论“双减”背景下阅读出版选题优化与编辑阅读素养提升

2022-12-27 15:10冯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分级阅读数字阅读阅读素养

摘要:阅读是学生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是“双减”应有之义。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积极应对“双减”政策给教育改革和教育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阅读出版为研究对象,利用阅读分级理论模型,提出做好选题策划尤为关键。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分类调查法,结合编辑实务,从三个方面分析阅读选题的优化路径:一是打造经典阅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二是研发整本书阅读,关注考试风向标;三是开发跨学科阅读,培育核心素养。另外,在产品形态上,说明打造数字阅读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最后,为促进阅读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引入出版学相关阅读理论,探讨编辑阅读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策略:一是阅读要有主动性,二是阅读要学会鉴别,三是阅读要讲求方法。

关键词:选题优化;编辑;分级阅读;数字阅读;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2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3-0211-03

针对较长时间以来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现实学情,2021年7月,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的,是巩固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决策部署。

“双减”政策提到,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1]。

可见,“双减”减的是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和作业负担,加的是家庭、学校、整个社会的三方合力,加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家、校、社做好协同联动,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密码,才能让“双减”真正落地。

一、“双减”政策对阅读出版提出新要求

“双减”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引导着教育改革和教育出版的发展方向。仔细研读文件精神,研判全民阅读走向深入的新趋势,“双减”之后的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阅读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陪伴。

阅读出版應顺势而为,努力承担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为学生架起连通课内外多学科学习、沟通古今中外优秀学习资源的桥梁。

二、阅读理论:分级阅读

2016年12月,《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要求“借鉴国外阅读能力测试、分级阅读等科学方法,探索建立中国儿童阶梯阅读体系”[2]。分级阅读的理论并不是新鲜的概念,但如何将各类阅读产品与分级阅读的科学性有效地结合,真正实现阶梯式阅读的预期效果,需要编辑在选题之初就做好顶层设计。

阅读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培养广泛的兴趣,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石。因少年儿童认知发展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所以阅读需要分阶段安排,循序渐进。分级阅读的理论起源于欧美国家,经过50多年的实践,在提升少年儿童阅读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编辑要按照母语学习的规律,借鉴国际主流的分级阅读理论,合理嵌入出版社的优势资源,科学规划分级阅读选题,帮助不同年龄、不同阅读水平的读者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

以《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为例。读本根据七年级至十二年级学生在学业、交友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解析其在不同学段的心理特点及心理规律,科学设计,既运用国内外较新的心理咨询理念,又辅以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方式便于学生参与,避免心理课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更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这样的选题用分级理论指导学段安排,匹配相应的理论深度和学习生活场景,真正做到了与中学生心理成长阶段同步。

三、阅读出版选题优化路径

阅读出版在选题策略上应明确,阅读分级是手段,不是目的。好的选题、好的产品应该兼具可读性和趣味性,能够帮助读者找到阅读舒适区。探索阅读出版选题优化的路径,正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丰富的文本内容,设置合理的文本难度,把最合适的产品送到读者的手中。

(一)打造经典阅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经典阅读是为人生打基础的重要工程。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经典阅读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也是滋养语文教育的沃土。在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阅读选题有了新的方向。为广大少年儿童塑造价值观、传承文化基因提供精神养分,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成为阅读出版新的价值所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这是一套面向中小学全年级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本,由专家学者与一线教研员、教师共同参与编写。如五年级读本共六个单元,主题分别是风流人物、九州风景、寓言故事、艺术符号、八方习俗和文学瑰宝。选文以故事、经典原文、现当代名家的文化杂谈与文化专论等为主,并适当介绍古代文化常识;活动设计以地方文化活动为主,主要有文化参与、文化体验、文化探究等;力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魅力。

这样的选题通过分年级、分学段精心规划经典篇目,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国民教育的要求,也是阅读出版对时代的回应。

(二)研发整本书阅读,关注考试风向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研究”,“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

近几年,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多次进入高考语文试题,而这一升学考试风向标,对教育出版有着深刻的影响,整本书阅读也应是优化阅读选题的发力点。研发整本书阅读的优质产品,弥补新教育理念贯彻实施的产品短板,有利于服务教师开展教学,辅助学生课内学习。

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为例。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是统编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读本设计“基础解读”板块,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如梳理14篇文章的核心概念,提炼概括篇章的主要观点,借助思维导图厘清篇章的主体框架和行文脉络,并对疑难词句进行注释解读。读本还安排“教学设计与研讨”“测试与评价”等板块,完整呈现教学过程,为师生提供从基础到拓展、从篇章到整体、从书内到书外等多元阅读评价。这样的选题可以说切中了高中师生整本书阅读教与学的痛点和难点,是很有价值的。

(三)开发跨学科阅读,培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跨学科学习可以“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4]。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表达、交流能力”[5]。

可见,跨学科阅读是融合语文与其他学科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一种科学手段,既能让多学科资源为语文所用,丰富语文训练场景,也能让语言文字运用联结多学科学习,进而触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话题。跨学科阅读通过拟定阅读主题,设置驱动任务,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真正实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为例,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读本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文学、科学、博物、艺术、历史、哲学等七个领域,同时强调行动观念,将读书转化为任务驱动式的阅读活动,既可以供學生自主阅读,也可以对接学校课程教学。这样的选题践行跨学科式立体阅读,引导学生用开放多元的态度关注当下生活,培育核心价值观念,可以作为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

四、出版实践:数字阅读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阅读出版从平面的文字呈现,仅生产纸质媒体的传统印刷物,逐渐发展出立体的多媒体呈现,打造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产品。这种从单一文字到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的丰富表现,意味着读者既可以凭借抽象想象和理性思考理解文本,又可以通过直观印象和感性感受更加良好地接受文本。考虑到如今的读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加集中多元的阅读信息,在出版实践中开发数字阅读产品就有了现实性和必要性。

以《校园足球》读本为例。在纸书基础上,编辑同步开发教学应用程序,为书中的重点技术动作配套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便捷地观看足球运动员演练技术动作的详解视频。这些视频由同龄的足球小学员真人出镜,实景拍摄,并设置定格画面,分解动作要领。此外,利用三维技术建模的男女运动员形象,正是数字化技术的充分运用,也是纸书本身表现技术战术、设计球性球感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和数字阅读的实现,使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

这样的选题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数字出版的内容准备和技术准备,创造了选题的附加价值,是数字阅读的实践模式之一。

五、磨刀不误砍柴工:编辑阅读素养提升策略

编辑、出版和阅读行为,都具有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等功能,编者固然是编辑、出版行为的主体,通过对文本的组织建构实现这些功能,但编者也应是阅读的主体,通过直接面对文本更加切实地实现这些功能[6]。

阅读对编辑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编辑的个人成长和编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广泛阅读和深度阅读,增强阅读力(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是一种有效手段。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阅读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编辑更应提高自身阅读素养,从阅读中积淀语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培养创造力。

(一)阅读要有主动性

阅读是个性化的社会活动,阅读行为应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编辑要有阅读的企图心,或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是为了了解某个领域,或是为了持续提高语言文字素养和学科素养。通过转变观念,编辑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实际主动选择阅读的内容,化被动接收为主动把握,在阅读中提出并解决问题。

(二)阅读要学会鉴别

编辑既要做所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要做广泛涉猎、具有一定话语权的杂家。教育类、文学类、科技类、大众类等图书有不同的出版特点,编辑应该对相关学科知识的选择和编排有深刻的理解,及时跟进了解行业动态发展,精准把握市场和读者需求。要做到这些,需有一定的赏鉴能力。编辑应珍惜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挑选出经典好书进行重点阅读,为成为专家和杂家不断充电。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7]。经典阅读既能夯实编辑的文化功底,又能拓宽编辑的专业视野。

(三)阅读要讲求方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出,阅读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8]。在阅读一本书时,编辑应该思考并尝试回答:这个句子在说什么?这本书在谈什么?从这本书中我能学到什么?这本书能给我什么帮助?在阅读中形成思考,编辑应勤做笔记,进行信息整合。系统化的知识梳理,应建立在编辑已有的知识储备上,梳理的过程也是编辑形成记忆、吸收知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收获。

六、结语

为落实“双减”政策,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阅读产品应勾连课内外知识,渗透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阅读出版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探索选题优化路径,可以主动出击,有所作为。当然,要打造精品阅读离不开科学规划的编辑工作,编辑需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从而抓住机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新华社,https:// baijiahao.baidu.com/s id=1706163307792682862&wfr=spider&-for=pc,2021-07-24.

[2] 新华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27/c_129421928.htm -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2016-12-27.

[3]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2017-01-2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8-15,3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34.

[6] 赵丽华,楚晓倩.出版学视域下的阅读理论结构[J].现代出版,2021(6):70-75.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 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685.

[8]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Ⅴ-Ⅷ.

作者简介 冯薇,硕士,副编审,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编辑,研究方向:教育图书出版、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分级阅读数字阅读阅读素养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高中英语文学分级阅读选材研究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策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