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组合作学习中“五大共同体”建设

2022-12-28 03:32邯郸市汉光中学高丽华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任课老师共同体班级

邯郸市汉光中学 高丽华

邯郸市第十中学 王志国 田文龙

“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交往”是合作的本质。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任课老师之间、同头课老师之间、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之间结成了生生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学科质量、班级管理、班级质量五个共同体。这五大共同体的建设、运转状况决定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就分别谈一谈各共同体建设的要点。

一、生生合作学习共同体——生生互动是灵魂

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至关重要。生生互动既是求知过程,也是交往过程。合作交流不仅有助于成员对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

在小组探讨环节,每名成员都应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相互尊重,充分倾听他人的观点,肯定、接纳其正确、合理的成分。小组发言人在课堂上要尽可能表达小组交流之后的集体成果,不周、遗漏之处由其他成员补充。这样,人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和主体责任感。

小组中,成员既有分工,又要密切配合。为提升个体能力,在一定条件下成员角色可以在组内轮换,比如小组发言人可以轮流担任。学优生要积极辅导、督促学困生的学习、作业,并且也要注意学习学困生的优点。总之,成员之间是平等对话、互助合作关系,目的是激发内驱力,共同进步。

二、师生合作学习共同体——教师收放有学问

合作课堂中老师从“主宰”转变为主导,教师抛出问题、引导互动、激发思维碰撞、适时点拨,师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成长。

教师要敢于放手,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定论式答案或自己经验下的解法,而要放手让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习惯倾听学生的表述,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掌握学情、了解学生思维方式及优势特长等重要信息的途径,更是对学生的鼓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要多给予包容、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也要懂得“收”,要掌控全局,及时点拨、引导。教师布置的学习、讨论任务要清楚、明确,不能放任自流,以致离题万里,讨论变成漫谈。小组学习中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和方法,教师要予以指点并勤于提醒。例如,组长如何根据成员的不同能力、特点分配合适的任务,如何组织成员交流等。学生自主讨论时,教师要通过巡视了解学生所讨论问题的焦点,发现他们思考中的疑难点,适时地点拨一下,拉一把。

三、学科质量共同体——合作技术是关键

合作学习是一个技术活儿。同头课老师在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共同形成科学方案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

目标设定。同头课老师要根据课标和学情研讨、设定含有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性目标的学习目标。学术性目标就是基于学科素养的三维学科目标;合作性目标就是学会交往和合作技能方面的目标。学习目标要体现出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照,只有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课堂提问技术。教师要精心设计优质问题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能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活动、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才是优质问题。

教学活动技术。支持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一般包括“激发动机——呈现目标——自学精讲——合作活动——展示评价”五个环节,每个环节中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由内容与结构形成。同头课老师应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设计出相对成型的教学活动版本,减少随意性。当学生熟知了这种版本后,就能对教学过程心中有数。师生能踩着共同的课堂节奏,利于产生共振,使课堂教学高效流畅。

评价反馈技术。同头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评价策略。一般而言,教学事实性知识,评价可借助纸笔书写来实现。而培养综合技能、素养的课,宜用表现性评价实现,比如演说、作文、作品展示、实验操作等。

四、班级管理共同体——文化建设是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共同体的主要建立者和推动者,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班主任的定位和把关。班级小组文化与班级文化一脉相承,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基础。

划分和构建小组时,班主任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性别比例、人际交往情况、个人兴趣爱好、遵规守纪情况、学习状况和态度等因素,合理划分小组。

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组织学生在民主协商的氛围下制订本班学生公约,明确奖惩办法。在班级公约框架下,指导各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制订本组的口号、目标,个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张贴在班级文化墙上予以公示,形成督促。

班主任要定期在班会中总结各小组的阶段表现,表彰和奖励先进小组,分享优秀小组的经验,引导学生珍重小组荣誉,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大局意识。除此之外,要定期组织小组长见面会,分享小组管理经验,对小组长进行案例式培训,帮助暂时落后的小组找到原因和改进方法。

五、班级质量共同体——齐心合力是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不太可能单单在某一学科中取得成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团结一心、形成合力,他们之间的精诚合作是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的保障。

班主任是这一共同体的核心,他要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辅助任课老师处理好与学生磨合中产生的问题。班主任对学生学情和个体性格特点、兴趣特长更为熟悉,因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共同研究在班级内采用的合作学习策略,改进方法,以高效推进合作学习的开展。

相比于传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不单单是教学模式的变化,更是课堂文化的深层变化,是教学活动中各角色之间关系的深层变化。每位学科老师除了关注本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与其他学科老师结成同盟,在学科之外就共同话题多加交流、沟通,共同打造班级质量共同体。

这五大共同体建设对小组合作学习顺畅实施意义重大,对以班级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意义重大,对班级成长、学生成长、教师自身成长意义重大。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五大共同体的不断成长、完善中才更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任课老师共同体班级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与任课老师的沟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