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讨

2022-12-30 07:31陈进兴福建昱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1期
关键词:园林工程风景园林苗木

陈进兴 福建昱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

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对每一个施工细节进行严格把控,并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风景园林工程自身的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具备相当的专业性,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施工技术应用以及施工措施管理,提高对整个工程的全面掌控,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平。

1 风景园林工程概述

风景园林工程是随着城市建设而逐步发展的。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对于园林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重视程度在逐步加强,它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人们对于工程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意欲打造独特的园林景观,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另外,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还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风景园林工程不仅是一项具有自然效益的生态工程,同时还具有社会经济效益。为加强对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通过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利用先进的设计水平、施工技术以及后期的养护措施,确保整个园林工程的全面发展。

2 风景园林工程的特点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体现出的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特征,通过设计人员的精心设计,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工程独特性,最终建成具有艺术特性和空间适宜的风景园林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园林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与艺术性兼具的产物。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时,要将工程项目建设的观赏性特点、实用性和适地适树特征充分结合,使人们感受到园林景观的独特魅力。另外,通过综合性的建设理念和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融合现代建筑与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的健康发展[1]。

3 风景园林工程的应用价值

风景园林工程能够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进行房屋、建筑以及山水植物之间的合理配置,实现自然与现代建筑之间的融合,保证人们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贴近自然。此外,园林工程的建设还可以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缺问题,减轻城市内部的环境污染,有效调节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由此可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对于整个城市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工建设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人类对自然保护与利用的关键路径。

4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1 园林种植技术问题

在园林工程中,种植技术是整个风景园林施工的关键内容。但由于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缺乏对种植技术的重视,一些施工人员认为园林种植只是一些花草树木的栽种,这样会导致工程的建设缺少前期的规划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园林种植技术会遇到很多的阻碍,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苗木种植的存活率,增加了整个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成本。另外,在选择苗木种类的时候未选择抗病苗种,这也是导致苗木存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首先,幼苗的高度和粗度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其次幼苗进行修剪的时候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执行;最后,在幼苗运输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幼苗的保护工作,造成幼苗损害比较严重。此外,种植前土壤的检测也没有被给予充分重视,造成后期土壤养分不符合苗木的生长的需求。

4.2 规划设计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规划问题非常常见,一些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时,只是根据相关的资料制定了工程的施工方案,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信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忽视了关键技术的引进,造成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的沟通不足,造成工程没有按照规划的施工工序操作,也无法发挥风景园林工程相关技术应有的价值。

4.3 施工人员操作问题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整个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后期建设质量。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特别重要。然而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风景园林工程的人才选拔门槛较低,人员没有经过严格从业学习就上岗,其技术能力和职业操守都有待提升。另外,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低,也会给整个工程建设的工期成本带来不利影响。

4.4 植物养护管理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养护工作是影响工程的关键因素,养护工作人员要对植物进行补充和修剪等才可以提高整个绿化的建设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建设单位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工程的建设以及前期的施工技术应用中,却忽视了后期园林的养护管理,既没有指派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园林工程的养护,同时也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在这一背景下,园林内部的植物由于缺乏管理存活率较低、生长得非常杂乱,不能够发挥其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最终影响了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

5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5.1 科学规划与设计

为了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和质量,管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规划和设计,其中涉及工程中的土方工程、硬质景观、绿化景观等。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前期,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整个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场地的基础资料以及复核资料的准确性。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工程的每一道施工工序、施工材料、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人员的安排做好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风景园林工程的具体建设要求,对每一个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保证后续工程能够全面的实施[2]。

5.2 定点放线技术

在风景园林工程正式施工建设前,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定点放线,它可以有效防止后续工程建设中出现偏差的不良情况。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掌握工程设计图纸的内容,明确放线的要求,并结合设计图纸对工程的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为后续的施工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放线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测量工具和设备,技术人员要全面掌握这些技术和方法,提高整个放线的精准度,避免发生放线标志不清或错漏的情况,为后续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消除施工现场的一些不良影响,通过及时的防控处理,提高整个放线工作的水平。

5.3 土方施工技术

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土方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为了实现工程预计的目标和要求,设计阶段就需要注重风景园林工程自身的美学价值以及实用效果。在保证原有地形地貌不会被破坏的基础上,加强园林工程的整体风貌层次感和美感。例如,某工程在建设的时候需要对周围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考虑到风景园林工程中对水资源的应用,还要通过合理的排蓄水系统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3]。此外,对于风景园林工程中一些亭台、阁楼等景观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整个工程的土方施工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5.4 树穴开挖技术

树穴的开挖在整个园林工程中会影响到后期苗木的成活率以及成长效果。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苗木种类和规格进行树穴的开挖,这是保证苗木能够健康生长发育的关键。苗木开挖的合理性会决定后续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相关技术规范的指导下开展作业,避免因操作失误对苗木带来不良的影响。

除此之外,树穴的深度也要根据苗木的生长规律而定,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工程的不良损失。在苗木洞穴开挖前还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和规划,根据具体的土壤性质选择相应的苗木种类,确保挖掘的深度可以满足苗木的生长要求,为后期植物的健康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5.5 合理选择肥料

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肥料对其生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在土壤中进行基肥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成分,避免一些植物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为苗木的健康生长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部分园林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养护人员会选择腐熟的树叶作为肥料,这样可以在促进苗木生长的同时,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能力,更好地抵抗病虫害,使植物健康的生长。但是在实际施肥的过程中也要遵循相应的原则,虽然肥料的使用可以促进苗木快速生长,降低死亡概率,但过度施肥也会造成苗木根部营养过剩,甚至出现烧苗、死亡的现象[4]。

5.6 苗木移植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中苗木地栽种有很多种类型,由于不同的苗木要选择针对性的栽种方法,这样会使得整个栽种工作变得复杂。通过一些相应的移栽技术可以提高整个苗木的成活率。因此,现场的施工人员要提前了解苗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及移植的特征,防止错误的移植技术给苗木带来伤害。在移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苗木根部的保护,尽量减少水分的流失。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苗木根部的包裹,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6 风景园林后期养护措施

6.1 定期修剪与施肥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光照,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要通过定期修剪,使园林植物保持最美的状态。这样既提高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观赏效果,也保证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在园林工程中,定期修剪植被可以保证植物的稳定生长,同时还要结合相应的肥料补充使植物更加健康。

园林工程的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这也是作为合格养护人员的基本专业素养。在适当的气候环境以及时间段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施肥,可以在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提高植物的生产能力和丰富植物的季相景观。很多植物的施肥时间是在春季的二三月,但各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养护方案,才能够保证植物健康生长[5]。

6.2 补植工作

在风景园林工程中,大部分植物都需要进行补植工作,因为自然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外在因素,比如病虫害带来的不良影响,造成部分植物死亡。针对这些死亡的植物要及时进行补植处理,确保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补种的植物与之前移栽的植物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需要通过特殊的处理技术才能够确保与原有植物的统一性。此外,补植后要加强对这些植物的保养,防止植物再次死亡。

6.3 水资源供应

水资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源泉,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础。对于新移植的植物,在做好防护处理的同时,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灌溉,保证正常的饮水。但是,由于部分植物不需要频繁的灌水,需要适当地控制水资源灌溉,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具体的植物种类做好水资源的分配,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同时,避免水分过剩造成植物根部腐烂。

6.4 防风处理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通常会存在不同的植被种类,在植被生长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防风处理,有效抵抗自然灾害,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缓解自然灾害对植物造成的损伤,提高工程的美观性。对于刚移植的植物,抗风抗灾能力较差,需要依靠专业的保护工具进行辅助。例如,园林施工工程中经常会使用三角支撑在树的旁边架立,通过支架对大树的根部进行有效保护,使苗木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6.5 病虫害防治

对于植物的养护和护理,病虫害防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积极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才能够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要积极落实病虫害的治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对植物带来的危害。针对于这一问题,要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能力,防止植物的存活率受到影响。

6.6 除草养护

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养护的过程中,除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它是保证风景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因此,施工人员要结合风景园林工程的情况做好除草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根据绿色生态理念,摒弃传统的人工除草方法,加强对除草技术的逐步创新,重点做好生物防治等技术的应用,使整个园林体系能够更加健康和生态。

7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这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影响。而在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传统的技术及管理方法已经逐步被淘汰,只有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才可以实现风景园林工程的全面施工建设。

在实际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技术控制方法以及相关的养护措施,可以提升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体现出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园林工程风景园林苗木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