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2022-12-31 05:04吕梦真
花卉 2022年12期
关键词:造景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吕梦真

(德州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山东 德州 253000)

0 引言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社会中,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城市的发展更好地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文明的都市,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可以提高环境质量[1]。

1 风景园林的概念

风景园林是以园林规划、区域规划、植物学为基础的学科,包括公园绿化、道路景区、颐和园、拙政园等传统园林的保护与修缮。

2 风景园林的意义

众所周知,风景园林是一种自然与生命的境界,而非平面艺术,也谈不上什么“美学”。在许多世代相传的公园里,皇室和私人公园是政治、文化、休闲活动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宗教花园、公共花园和旅游景点。汉代前期皇帝的采伐和封伐,余明洪主张的“风水学”,并非始终具有美学目的。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中国园林学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职责是组织休闲活动、美化和改善环境。我国在20 世纪70 年代就开始了园林广场的建设[2]。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城市园林面积逐步扩展,包括湿地、道路、开发区、科技园等。公司的经营范围逐步扩大至全球的园林规划。

3 对植物造景的具体分析

所谓的植物造景,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树木、草本植物,再根据植物的特性,经过精心的处理,最终形成一幅让人赏心悦目的美景。植物造景的设计,对生态花园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不但可以帮助城市的发展,还可以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生物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因此,在很短的时间里,植物造景技术发展的很快,不但使植物品种更加丰富,同时也使其在城市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从原本的建筑中变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3]。对于园林来说,它的作用就是提升自己的观赏性。近几年,随着风景园林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植物造景应该超越传统的观赏性,它自身也包含着生态景观和人文内涵。景观设计是利用自然形态、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出景观、植物、建筑、道路等自然景观。

4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应用现状

4.1 配置不合理

要使风景园林达到完美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植物的配置。在一些园林中,植物的分布不合理,使园林的观赏价值下降,植物的分布不合理,主要是由于植物品种单一,使整个园林缺少层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园林的设计中,使用过多的植物,并且由于生长环境的原因,造成了不和谐的效果。另外,植物的选用要有目标,能够和建筑物产生共鸣,体现出其独特的风格[4]。

4.2 忽略生态保护

在目前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有些设计者忽略了园林的核心思想,过于追求异国风情给人的感受,采用了大量昂贵的珍稀树种进行大型的造景,这是一种违反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没有考虑到生态的影响,这样的设计不但会削弱了植物的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景观的效果。

4.3 植物品种较少

在园林的使用过程中,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是有限的,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园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植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园林的整体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例如,我国北方的一些园林就喜欢用一些高大的南方灌木和乔木来表现自己的风格[5]。

4.4 缺少文化的品味

园林的设计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的气候、环境等情况,使其与整个园林的发展趋势相适应。

5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原则

5.1 生态原则

植物造景要遵循生态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和观察相关植物的生长特性,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其在园林中茁壮成长。

5.2 平衡原则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发展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这些现实因素要求如同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一样,在建筑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景观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综合运用各种色彩,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体现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整体大气的影响,运用平衡原则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6]。

5.3 审美原则

在植物造景的设计中,应注重植物的颜色搭配,反映对象的相互关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设计,并对具体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充分考虑到植物间的协调。比如,通过捕捉山,水,植物,路灯等元素的颜色,增加植物的排列与比例,从而提高植物景观的美学价值。同时,在植物造景的设计中,要注重整体的布置,并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美。在绿化中,既要突出主体,又要遵循审美原则,体现出各要素的美学价值。

6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6.1 充分体现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

将植物造景运用在实际景观设计中,可以使景观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将色彩与植物的绿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性,保证园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植物的可塑性很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植物造景,可以将植物与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自然的效果[7]。

6.2 形成独特的风景园林组景效果

将植物造景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将人工建筑的神秘之处凸显出来,而人工造景则可以调整阳光的照射,有效地净化周围的空气,提高环境的品质,此外,植物景观还可以解决土壤侵蚀等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栽种一些奇异的植物,让人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能将植物景观与景观中的小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让景观变得生动活泼,又能凸显独特的组景效果。

6.3 点缀风景园林中的山石水体

植被本身就具有防治土壤侵蚀的功能,而植物造景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岩石的美观,大大丰富了水体的美满性,使得风景园林中的岩石和水都充满了勃勃生机,无论是天然还是人工的,都能将原本死气沉沉的岩石变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赋予岩石不同的生命和活力,使得景观整体的颜色更加丰富:①植物的高可塑性有效地提高了园林的自然易感性,让植物和建筑物更协调。②将植物的颜色与其他的设计颜色结合起来,能够在整体上突出整体的风景,增加景观的饱和感和观赏性。③植物不但可以产生光影的对比,而且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效果。④植物景观可以掩盖园林自身的地形缺点,比如在不平整的道路两边栽种植物,有些地区则作为一种特殊的观赏植物[8]。

6.4 利用植物景观保护园林环境

由于灌木、草坪等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因此,其自身的气候与环境对小型生物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所以,小型动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维持园林的生态平衡。

7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7.1 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科学设计树木草坪布局,反复优化设计。在使用一些高档植物时,必须加入能反映高档植物特点的设计元素,使植物景观反映最佳效果。植物景观应与人工建设相结合,体现景观建设的和谐性。通过改善园林与植物景观的结合,增强园林整体审美吸引力。

7.2 重建景观设计

在绿化过程中,道路两侧种植花束等,形成景观,解决道路不规则、不规则的问题,用于表面较高或较陡的景观美化的特殊观赏植物,以全面提高观赏质量,以及真正覆盖不完美的浮雕,这样观众就可以忽略景观的缺点,让人们有很好的植物设计经验。

7.3 丰富的景观岩石和水

在景观设计中,山石水是实现景观多样性和营造有利环境的重要载体,植物景观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使参观者在欣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艺术感知能力,利用岩石和水资源可以极大地保持土壤,有效地改善环境。让山、石、水在植被作用下焕发生机,依托空间综合建设,在河川植物反射的基础上丰富色彩和空间感。

7.4 保护花园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只关注植物景观对园林美的影响,忽视了生态效益,与植物景观有关。鉴于这种现象,必须充分考虑其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效益,并利用灌木进行景观设计,因此,科学的景观设计可以保护园林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7.5 园林道路的组景作用

在景观设计中,除了使用固体材料铺设必要的道路外,还必须使用树木、草坪和其他植被。如果蜿蜒的道路被视觉所阻挡,那么它就不能很好地展示蜿蜒道路的艺术概念,虽然它可以从山上的建筑中分离出来,但除此之外,树木可以用来进行空间分割,通过树木和灌木丛可以封闭,说明了其良好的景观功能。

7.6 突出风景园林的功能

植物景观应与整体景观布局相适应,以保证植物景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在选种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综合分析景观设计效果;其次,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规律和气候变化,精心选择植物;最后,要认真考虑科学的园林空间设计,针对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植物,植物景观应突出园林功能[9]。

8 植物景观方法及应注意事项

8.1 注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注意时空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自然法则,尽可能降低对植物的负面作用,使园林绿化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园林设计中,始终捕捉时空变化,将植物生长规律与自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表现植物的自然美。

8.2 注意空间划分

自古以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一直特别注重空间分布,包括景观、植物和建筑。我们亦知道,不同的空间划分会有不同的功能和策划影响。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在进行植物景观工作时,要全面细致地观察植物生长规律,然后根据具体的工作方案对植物景观进行科学的分布。同时,需要利用植物景观,在景观中形成一定的开放空间或半封闭空间等特殊技术,优化景观建筑的整体空间,力求隐蔽封闭。当然,在空间的布局中,需要利用植物的各种功能来选择和放置,只有合理利用植物,并注意其空间分布,才能创造出隐蔽、美丽或壮丽的景观。

8.3 群体景观的合理设计

在此基础上,为了体现植物景观的自主性,设计者通常通过强调景观建设使其显得宽敞。在群体景观的植物景观中,设计应突出协调植物景观配置,充分利用植物景观,展现独特的群体景观效果,植物景观的群体设计通常采用不同植物优先补充的方法,在混合过程中表现出构型间的和谐,达到群体景观的合理化设计。

8.4 合理设计水体植物造景

水生植物景观比例应适当,总体布局应以具有适当空气表面的方式构建,为了实现水生植物景观的美丽,水生植物的选择和栽培是首要的问题。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条件等多种因素,要创造更有利的水生生态环境,必须要在水下建立能够限制水生植物生长的船只或设施。

8.5 景观设计中几何的合理利用

植物景观本身在景观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利用了灌木、树木、藤蔓等草本植物,形状和颜色的复杂配置往往会产生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这是更有效地融入设计和反映各种植物颜色的美丽所必需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植被景观资源进行几何景观设计,由于景观视觉和感官层次结构可以通过视觉或图形变化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展,不同的植物和花卉在几何组合中展现出不同的视觉美。

8.6 提高植物景观的科学性

在景观设计中,为了增强植物景观的科学性,必须进行整体的地形和功能布局,这也是实现植物景观效果的关键。总的来说,考虑到各种因素,植物景观在园艺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的。

9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推动。从景观设计的观点来看,植物造景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自然美感,强调观赏性,激发景观效果,净化空气,对景观的设计具有积极的影响,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意景观美化、地貌改造、环境保护等因素,掌握科学的方法,促进更有效的风景园林的发展。

猜你喜欢
造景风景园林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