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对比,文章无与伦比

2022-12-31 06:18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2年9期
关键词:闰土水生手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王 玲

概念阐释

运用对比手法,可以让文章更有魅力。对比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事物,抑或一种事物的不同方面一起呈现出来,从而将一种事物或事物的某个方面特质凸显出来。通俗地说,就是将两种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部分一起列举出来,通过比较,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目的是起到凸显主题的作用。妙用对比手法,可以让主题得到凸显,让文章主旨更加清晰,充满感情色彩。

名家美文

少年闰土(节选 有删减)

鲁 迅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30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30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闰土的身世和自己的身世做了对比,初步交代“我”和闰土的差别。)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写少时“我”和闰土的相处,表明“我”和闰土现阶段并没有什么隔阂,相处融洽。)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强调闰土没有见过城里的事物,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少年,和作者的身份差距较大)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闰土给“我”讲述了很多新鲜事,这些事都是只有农村少年才能接触到的,身为少爷的“我”从未经历过,正因如此,“我”才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向往,好奇闰土所描绘的场景,想去探寻外面的世界。)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闰土所说的这些事情让“我”感到很新鲜很稀奇,从而使“我”对闰土产生了羡慕和钦佩之情,羡慕他能见到这么多新奇的事物,钦佩他见多识广,好像无所不知。“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触过闰土口中的事物,与闰土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没有见过农村的事物,但闰土却体会过很多稀奇古怪的新鲜事,将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满,不想继续做一个眼界狭小的“井底之蛙”,渴求和闰土一样,到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故乡(节选 有删减)

鲁 迅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运用外貌描写,简单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形象,和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闰土这些年的变化。)

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将中年闰土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十分细致。)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少年闰土与作者是好友,此时却称作者为老爷,对比中看出当时阶级的分化严重。中年闰土的拘谨和少年时的无拘无束对比,水生的拘谨和少年闰土的自由对比,都表明阶级分化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墙,且会越来越严重。)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引出“水生”这一人物,交代水生的形象和少年闰土相似,运用对比手法,巧妙暗示了水生可能会延续闰土的命运,表现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深切的悲哀。)

赏析借鉴

在《少年闰土》一文中,作者运用大量笔墨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活泼、自由”的闰土形象,与“我”形成了各种角度的鲜明对比,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凸显了闰土的特点。

而在《故乡(选段)》中,作者记录了中年闰土与自己再次相见的场景,同样在文章中采用了对比手法。文中,将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进行了对比、又将少年闰土和闰土的儿子水生进行了对比、还将“我”和中年闰土进行了对比,种种对比表明往日天真烂漫的少年闰土已经被生活打造成了彻头彻尾的“庄稼汉”,一个卑微的下层小人物,生活将他的腰彻底压弯了。中年闰土失去了少时的活泼、机智和自由,变成了一个拘谨而恭谦的中年人,在他的心中,有一睹看不见的名为阶层的墙。

这两篇文章,都十分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让“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曾经天真烂漫而又勇敢的少年闰土,逐渐被生活打磨成了一个麻木的底层人民,过着平凡而艰难的生活,与昔日好友“迅哥”已经不再能像从前那样交流,只能以下人和少爷的身份相见;对待曾经的好友,不再像以前一样畅所欲言,而是处处透露着卑微和拘束,交流中也处处透露着隔阂,可见当时社会森严的阶级制度。

透过“闰土”这一封建社会的小人物角色,可以看到当时社会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民形象特征,能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对比,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鲜明,凸显了社会现实,让读者透过文字看到了旧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

佳作展示

不平等的爱与被爱

“怎么回事?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来?我好烦!”

寒风中我蜷缩着,对着电话那头的爸爸不停地抱怨。我开始后悔,觉得自己不该答应和爸爸一起买年货,要是呆在家里就好了!

“等急了是吗?嘿嘿。”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已经悄悄地出现在我面前。我转过身去,不想搭理他,便直接大步走向摩托车的方向。

“生气了吗?怎么不说话呀?”

“我都快要冻死了!你怎么才来啊?”我看着湿漉漉的裤脚,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对着爸爸吼道。爸爸见状,赶紧放下手中提着的东西,尴尬地弯下腰摸了摸我的裤子。那一刻,我突然有些后悔刚才的粗鲁行为。

“不要着急,走,我们到那边去买条新裤子,你再洗个澡。反正现在还早,我们也不急着回家。”他立即拉着我的手,向对面的服装店走去。他的手很冷,想必忘了带手套。他用冻得通红的大手牵着我,小心翼翼地照顾我,生怕我摔倒。

“你为什么出来了?我不是叫你去洗澡吗?”他看着我不解地问。

“哎呀,澡堂里面人实在太多了。明天和妈妈一起来洗吧。”“那可不行,明天有雪,你现在不洗个热水澡明天肯定会感冒的。走,我在这里等你。不着急回家,先好好洗个澡,然后舒舒服服地回去见妈妈。”于是,我不得不转身再次走进浴室。

最后,我终于不情愿地洗完了。当我走出浴室时,天已经有点黑了,可爸爸却不见了踪影。我顿时慌了神,惊慌地寻找着他。找了10分钟,才发现爸爸在院子的门廊下坐着睡着了。我开始后悔听了他的话。刚刚下过了一场雪,停在路边的摩托车上已经落上了一层雪,爸爸脚上也落了一层雪,也不知道会不会渗进鞋子里。我轻轻弯下腰,耐心地替他拂去头发上的雪花,没想到他却立刻惊醒了。

“洗完了?呀,天都快黑了,那咱们快回家吧,你妈妈应该已经等得很着急了”

“爸爸,冷吗?睡在这里冷吗?”

“没有,我没睡。不然怎么你一出来我就知道了,我没睡着!不冷,放心,爸穿得多!”他站起来,竟然是满脸的错愕。慢慢地擦着车上的雪,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我默默站在他身后看着,不知不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我为什么把爸爸的辛劳忘记了,却只记住了他的迟到……我怎么忘记了,他今天早上才刚从上海一路奔波到家里;我怎么忘记了,他为了省点路费,不愿意吃一顿好点的饭;我怎么忘记了,他这么辛苦都是为了我啊……而我却一味地对他抱怨,没有一点点耐心,就因为在雪中多等了一会儿,就把爸爸的好全忘记了。

爸爸的等待远远超过了我的等待,爸爸对我的爱也远远大于对自己的爱,远远大于我对他的爱。这一切的付出与回报从一直以来都是不平等的,为什么我始终意识不到呢?今后,我一定多体谅爸爸的辛劳和付出,让爸爸也能因为我而感到欣慰。

点 评

文章讲述了过年期间和父亲去镇上置办年货但出现矛盾的故事,开头以“我”的抱怨引出故事——“我”和刚回家乡的父亲在大雪天气去镇上置办年货,由于父亲耽误了时间导致“我”十分生气,进而对父亲生出诸多抱怨。随后,通过一些细节,“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以及父亲的不容易,决心对父亲多些关心和理解。文中有许多语言和动作描写,将“我”对的怨气和父亲对“我”的耐心进行鲜明对比,将父亲的耐心、细致、沉稳、宽容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角色的形象更加突出,从而凸显了父亲的宽容、沉稳、耐心、细致等特点,表现了父爱的伟大。如此,主旨格外鲜明,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同身受、有代入感,能切实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是一篇可圈可点的佳作。

总结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运用对比手法,能将原本不易刻画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鲜明,将原本难以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巧妙地表现出来。运用对比手法时,应注重对比的运用要点,将具有明显差异、矛盾或对立特征的事物、人物放在一起比较,让读者明确哪一方是刻画的重点,哪一个是着力凸显的特点,通过次要角色或事物与主要角色或事物的比较,突显主角的特点或精神,收到主角和配角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为文章增色。

猜你喜欢
闰土水生手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互助
互助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