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困境及破解路径

2022-12-31 08:55买慧君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富民完全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买慧君(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富民完全小学)

从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来看,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心理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匮乏、教学方法不当以及心理暗示缺乏等,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基于此,作为一线小学心理教育教师,要认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积极找寻破解路径,大胆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现状与困难

(一)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师资匮乏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大困难。学校为了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好由非专业人员兼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这些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相对陈旧落后,这些现实问题影响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今天,仍有不少学校为了所谓声誉,狠抓教学质量,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仍主要落在课堂教学上,落在提升考试成绩上,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小学生出现厌学、缺乏学习兴趣、情感脆弱、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小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心理问题增多。同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活动均以文化课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形同虚设,流于形式。另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缺位。不少家庭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他们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小学普遍缺乏成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内容大都是利用网络东拼西凑而成,内容空洞,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大多数兼职教师对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并无深入了解,在课堂中只能按照搜集整理的素材按部就班地进行理论宣教,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另外,不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很少开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

二、破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困境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养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倡导教师以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感染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和仿效的楷模。心理健康教师要彻底摒弃“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醒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向教师求助。另外,心理健康教师要保护学生的隐私,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敞开心扉,将心理问题最小化。

2.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心理素质

学校要多渠道、多途径培养和打造心理教师队伍。首先,开展心理专业知识培训,或选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讨会,或聆听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学习兄弟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成功做法,不断拓宽心理教师视野,丰富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倡导心理教师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利用网络资源、专家授课实录、教师沙龙等途径与形式,积累教育经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二)浓厚教育氛围,提升教育实效

1.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首先,学校要注重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如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书香班级评比、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倡导学生诵读经典,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宽文化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其次,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完善和健全心理咨询功能室及其设备,为学生心理咨询提供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等阵地作用,向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校成为学生陶冶情操的精神园地,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2.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氛围

家庭是培育孩子的土壤,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心灵依靠的港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可使孩子的心理更健康。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要积极创设愉悦、融洽的家庭氛围,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赞,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生活的幸福,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家长要经常性与教师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拓宽教育渠道,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学校要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当地实情,广泛搜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开发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引导。心理教师要利用校本教材,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消极心理的危害性,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可以开展“健康从‘心’开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心理健康教育短片,让学生参观心理健康教育画报展览,使他们切实体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可以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兴趣社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可以借助心理辅导功能室,通过沙盘游戏、放松训练法等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减少心理障碍和预防其他心理问题的出现。可以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娱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理地发泄情绪、调节情绪,不断地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3.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深入发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采用榜样示范、情感感染、耐心疏导等多种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助推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习得课本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实现智育、心育齐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较为艰巨的教学任务,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积极找寻破解路径,为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品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感受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