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与造林方法

2022-12-31 13:09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张章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树苗树木造林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 张章

引言

林业资源是绿色能源和环境资源,林业造林工作的良好不仅可以推动林业以及相关产业的良好发展,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还能有效地满足民众日益增加的林业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可以进一步推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和环境生态方面的有效提升,从而让人们享受到更为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1 我国林业资源情况

第一,我国林业资源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空间。基于当前林业发展现状和民众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情况来看,我国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加强,这为林业资源的良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林业资源的面积也在有序增加,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而森林资源的发展开始走向“上升期”,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林业资源是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能源种类,因此要想有效地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对林业资源展开合理的开发和管理,要对林业产品以及资源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第二,林业资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国正处在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产业经济都在蓬勃发展,林业经济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1]。近几年,林业产品已出现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木制建筑、木地板、家具、书本、卫生纸、木质厨房用品等,且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效果,并且很多林业产品已远销国外,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较大的份额,也有着十分良好的声誉。除此之外我国也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因此竹材和竹制品也有着非常好的销售情况,并且竹笋和竹荪等作为天然保健食品也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这既为林业资源发展带来了好的前景,也可有效促进林业产品和竹类产品的多元化发展。第三,林业资源所带来的其他优势。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来看,林业作为农村地区重要的一种发展资源,林业资源的平稳发展可以为广大农民的个人经济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帮助。从农村地区就业情况来看,林业资源也有效带动了一部分农民就业,如林产品制造、加工等。

2 当前林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第一,森林资源存量小、质量低。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森林资源存量小、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不佳,因此虽然说森林面积在有序增长,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林业资源使用和生态环保这两方面的需求。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种植方面的问题。我国林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别较大,并且一些省市林业资源发展中存在同一地区不同位置的树木生长情况可能都不同的情况。在实际的树木种植环节,相关的种植工作需要能根据林业部门的相关要求规定进行规范开展,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部分种植人员因能力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等原因影响,没有规范地按照规定进行种植,而多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或是采取粗放的方式进行种植,如对不同区域的树木采取统一的种植方式、对树木生长周期考虑不足等,从而造成树木整体生长受到阻碍,也易引发树木成活率不足等问题出现,使得树木材质无法满足社会的木材需求。其次,树木种类存在单一性。在实际的树木种植环节,需要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内需选择种植的树木的种类和数量,需要对当前市场经济供求关系进行合理科学地研究[2]。当前一些林业种植场所或者种植的相关规划设计人员忽视了对经济需求的良好认识,没有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出发展开林木种植规划设计,而是单一的选择种植树木的类型,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在选择时选择过多观赏性强的树木进行种植,造成实用性树木的种植量缺乏,让木材短缺的情况加重。最后,树苗培育基地条件差。在前期的树苗种植环节,提升森林树木的覆盖率是种植工作的首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林场进行树木种植都是从培育树苗开始,这样可以让树苗通过露天野外培育后生长力增强、成材率提高,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树木种植花费的时间较长,无法很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供需平衡[3]。基于此,我国推出了树苗培育基地的措施,即在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都可以有效适应树苗进行培育的野外地区建立树苗的培育基地,以便有效保证树苗的质量和数量,也能更好地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对树苗种类进行调整。但在现实情况中,林业部门的基地相对较少,其环境也不佳,为此造成所培育的树苗无法很好地达到预期。第二,人造板工业落后。在我国木材加工行业中,人造板材制造存在规模小、技术不足、管理水平不佳、原料生产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造成我国人造板材产业发展的不良好,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造成竞争力不足。第三,法律层面的问题。一是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法律问题。生态补偿机制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当前这种制度落实得还不够完善。二是林业保护管理监督力度不足。近几年虽然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高,国家也对林业资源加大了监督和管理工作,但一些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还不够[4]。

3 林业资源的培育技术

首先,林业资源的培育工作对于造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较为常见的育苗技术就是树苗更新法。这种方法是现今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技术开展是通过林业栽培人员在培养基地进行树苗的培育,待可以进行栽种后再展开林区内的移栽。此外还有封山育林法,这种技术方法就是在树苗栽种后进行封山,展开全面的管理和保护,进而让树苗得到好的成长,其优点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最后是人工促天然培育更新法,这种方法是在宜林地上选留母树进行下种,或是运用迹地上残留的林木的再生能力,人为将其与松土、劈草等进行结合,为种子或幼苗的良好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

4 林业造林的相关方法

4.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法,其方法主要是将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展开造林的一种方法。这种播种造林方法适用于种子颗粒大、较容易进行发芽、种源充足的树木,如红松、山杏、核桃楸等大粒种子的树木。在进行种植时需要造林地的土壤水分充足、灾害较少,为此边远山区是较适合运用这种方法展开造林的。造林的方法具体有:撒播、条播、穴状、块状等,在进行造林前种子要能进行消毒、浸泡、催芽等处理,从而提升幼苗的成材率,也让幼苗的抗寒能力加强,此外在幼苗成长中要减少鸟兽对其的损害,让其可以更好地进行成长。

4.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和植树造林,这种造林方法主要是通过用根系较为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原料展开造林。其优点是在不良环境下也能进行好的成长,生长较为稳定,对造林的环境要求较低[5]。虽然说这种方式的优点较为明显,但是在造林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让其根系受到损伤或挤压,要能保证根系水分的良好,不然其栽种效果会大大受到影响。其次在运用这种造林技术前要能先育优质壮苗。总的来说,因造林的位置和条件的影响这种造林方法还是受到人们喜爱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4.3 分殖造林法

这种造林方法就是以树木枝、干、根等营养器官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其优点在于较省时间和成本低,可以不需要育苗。相关的操作技术也是较为简单的,成活率也较高,这种造林方法一般应用在杨树、柳树等营养繁茂的树木造林中。

4.4 其他造林方法

第一、插柳造林法。这种造林方法多用在春季或秋季造林中。春季在树木发芽前到解冻后这一时间段内。秋季在落叶后至结冻前这一时间段内。具体操作可以选择生长一至两年的、粗细为1.5~2 厘米左右的树枝剪去侧枝,再将其剪成12~15 厘米的插穗,根据相应的行距进行扦插,然后将周围的土踏实,土上留出2~3 厘米枝丫即可。第二,插根造林。这种造林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选用1 厘米以上的根,将其剪成20 厘米左右的长段,进行扦插,这种方法和插柳造林法的流程大体相同,但要注意这种方法在进行造林时要能先在地上挖出20 厘米左右的树坑,将根四十五度埋入坑内,使其顶部埋入土下3 厘米,不进行外露。第三,分蘖造林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通过分蘖苗展开造林,多用在沙棘这种蘖苗多的树木造林中。

5 林业造林的相关要求

5.1 科学选择造林时间

一般情况下,造林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但因我国地缘广阔,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造林时还是要能展开多方的考虑,如地域、气候、树种等,然后选择最佳的时间和优质的树种进行造林工作,不能采取统一标准进行造林,以便更好地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效果。冬末春初时,气温还较低,这时的苗木还在休苗期,所以可以在这一时间段进行起苗和栽苗工作,减少其水分的流失,可以有效提升栽种的成活率,并且这时候进行移栽也可以让苗木更快地进行扎根,让其在春天时可以根系稳定展开上部枝叶的良好生长,提升苗木的抗旱能力,这也是提升其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冬季展开造林可以有更为充裕的时间,有助于栽种工作的良好开展,保证造林的效果。以上的方法只适用于冬季气温较为正常且较为湿润的地区,对于气温过低或者干旱严重的地区就不适宜在冬季进行造林工作,这些地区仍以春天造林为宜。在对苗木进行栽种的过程中要能对天气进行重点关注,可以在阴天或者下雨后以及晴天进行栽种工作,但避免在连续大雨或者霜冻严重以及刮大风时进行苗木栽种[6]。

5.2 合理选用造林技术

造林工作的开展一般是选用穴植的方式展开造林,不管是缓坡全垦地还是带状整地都要进行树坑的挖掘,大小在30 厘米~55 厘米之间。深度在25 厘米~45 厘米之间,要让树坑的底部平整。大部分树苗需要垂直下放进行栽种,这样根系才会顺水平方向进行生长。合理的栽种技术和科学的种植方法都是提升树苗成活率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5.3 根据实际情况展开造林

对于造林工作来说相关的规划工作应按照实际的社会发展需求来进行,要能科学合理地对种植树木的种类、数量等展开具体分析和研究,从而针对不同情况展开不同的科学化方案的制定。在树苗选取环节,要能根据林区的土壤、环境、降水量等情况合理恰当地选取树苗,从而展开科学的培育工作。此外,在进行树木种植规划环节时,还应严格按照当地的生态发展要求展开树苗种类的选择,要能考虑到地区地理环境和生物链发展,从而展开良好的规划和种植工作,减少因引入外来树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异常的情况出现。植树造林是我国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造林工作既要能依据经济发展的生产供求关系,又要能有效保障我国相关的林业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5.4 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造林

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造林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能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开展,要能在造林规划工作结束后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和实验,从而减少其实际开展造林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让造林效果得到更好的展现。要能对造林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好记录,对施工、操作的具体内容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材料保留,方便以后的各项资料检查和资料参考工作的开展。在展开统筹管理过程中要考虑细小的环节,要对可以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做好准备和考量,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不良影响的出现。对于树木生长环节,要做好树木生病或者虫害等的提前预防,对于死亡的树木要能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减少其他树木出现这类死亡情况。

5.5 造林地的清理

对造林地进行清理是造林开始前必需的一项工作。整地可以有效改善造林地的土地条件,对杂草、灌木和杂物进行清除可以让造林地的地面透光度和透水度增加,可以让土壤温度发生变化,让土壤的温度更适宜于树苗的成长,从而让其成活率得到一定的增强。此外整地也有利于造林施工,可以对造林的质量进行提升。造林地的清理主要是将地上的杂草、灌木、枯枝等杂物清理掉,当前对于造林地的清理分为三种方式,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清理的方法有割除、火烧、化学药剂清理。割除就是通过工具对造林地里的杂物进行清理,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使用火烧的方式清除。化学药剂就是通过喷洒化学药剂对灌木和杂草进行清除。

5.6 营造混交林

随着杉、松等商品林面积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纯林的一些弱点也暴露出来,如不利于改善土壤地力、对环境适应能力差、易出现虫害等,因此从土壤地力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出发,可以展开多数种混交种植,将杉、松、阔为主的树木进行混交,增强土壤地力的同时也有效让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加。同时可以提高阔叶林的面积比例,阔叶林的种植面积比例的增加可以改善土壤的环境结构,又能很好地提升树林的质量,还能改变林貌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资源景观,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方面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土地条件较差和山地红壤的造林地来说,可以种植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树木,如让马尾松与杉树进行混交种植或杉树与松树进行种植等。对于土地条件变化较大的造林地来说可以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展开不规则块状的混交,如在山窝、山洼处种植阔叶树纯林,其他部分种植杉树或松树,从而做到适地种植,也让其混交的效果得到实现。

6 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资源,要能让林业造林工作更为良好地进行发展。要做好对林业造林方法的合理科学选择,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让苗木的成活率提升,让林业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让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树苗树木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巧栽树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树木之最
三棵桃树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