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服务的应用及农业气象智慧化发展

2022-12-31 13:09卿燃莉安明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

卿燃莉安明

1、邵阳市气象局 2、湘潭市气象局

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的许多环节都和气象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农业生产受到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效益。通过农业气象服务能够帮助农户趋利避害,提前预知灾害性的天气,以便在生产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确保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1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农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就包括气象灾害问题,防灾减灾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当前的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来看,气象服务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通过气象服务能够预知未来的天气变化情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农户能够掌握准确的气象变化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农业生产中的风险。农业气象部门应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将气象服务真正融入农业发展中,不断研发出最新的气象服务技术,农业气象的智慧化发展是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方面作用越来越显著。

2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2.1 时效性和针对性

在传统的气象预报工作中,因为受到天气信息多变和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发布的时间比较长,影响了天气预报的时效性。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应用到气象服务中,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气象预报的精确度,减少了研究勘测的时间。此外,各个地区的气象服务水平也在不断完善,制定了提高本地区气象预测水平的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2.2 精确性

保证天气预报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能够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为防灾减灾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天气预报的及时性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准备充足的防御时期,最大程度保证防灾减灾的效果。随着技术和农业的发展,气象监测设备开始在农业发达的地区应用,提高了气象收集信息的丰富性,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为推动气象预测向着精确化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3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3.1 预警能力

气象预警是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气象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气象的准确预警环节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气象预警系统,加强各个卫星之间的配合,建立相对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系统,能够为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数据的整理

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服务站,有些村庄和城镇已经实现了气象服务网络的覆盖,提高了气象数据的利用效率。通过气象网络能够对本地区的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提前的气象灾害预警。各个地区应该结合当地的气象灾害情况运用现代气象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气象数据库,将获得到的数据信息及时录入到数据库,并且定期更新。利用数据库中的气象数据可以对比每年的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分析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服务指导,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3.3 灾难的应急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打击非常大,准确的天气预报能够让农民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关工作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农民来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导致的财产损失。国家规定,针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气象部门应该科学地预见和科学地防范,尽量减少气象灾害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4 加强联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水平,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我国有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很难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主要通过广播或者电视等方式来获取气象服务信息。为此,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大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能够及时获取气象信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防灾减灾的水平和能力。在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要设置重点气象专项检查站,为农民提供气象预报信息。

3.5 短期预报

只有保证气象信息发布时间的及时性以及准确性才能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农民的经济损失。短时天气预报可以帮助相关工作部门及时利用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等方式来阻止气象灾害的发生,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确保农产品的质量。

3.6 长期预报

随着监测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天气预报中的技术类型也不断增加,要在现代化的气象发展中做好气象的实时监测,并且记录在案,掌握某一时间段的气象灾害的发展规律,增强预报天气的准确性。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中,利用长期预报手段能够了解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气候变化情况,并且能够预测灾害性天气可能发生的时间,从而帮助相关工作部门提前为农民发布预警预报信息,让农民能够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4 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灾害天气预测系统

天气预测系统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气象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相关工作部门应该加强对天气预测系统的建设,能够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发展中。要完善并提高天气预测系统的精确度,让农民能够及时地获得准确的气象灾害信息,通过先进的现代化气象服务来推动农业的长远发展,保证农民的经济效益。建立健全完善的灾害天气预测系统,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预警功能和水平,保证获取到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完整。

4.2 及时发布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天气预报的主要获取方式是通过广播或者电视。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更加广泛,并且速度更快,因为出现了微博和微信等传播方式,能够实现天气信息的及时更新,此外,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可以将气象服务中的信息转化为图像或者视频等生动的内容,能够让更多人关注,从而扩大了气象服务范围。

4.3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的建设

气象灾害预警措施也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可以建立预警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因地制宜地进行气象灾害预防信息的共享,并且制定完善的预警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全方位的气象灾害防治预警服务方式能够提高气象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4.4 完善气象服务产品

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和农业发展情况研发适合本地区的气象服务产品,了解农作物生长和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做好农业发展中的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工作,密切和气象服务之间的关系,能够让农民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做好如寒潮和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分析和评估,最大程度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对冰雹等气象灾害要及时预计,并且为农户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4.5 实施预警联动机制

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不同地区的气象机构必须要重视气候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气象灾害识别之后要制定应急预案,为农业生产提供预防指导,制定预测的对策。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构建完善的联动机制,相互交流气象灾害的防控经验,做好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提高灾害的预警化能力和水平,加强气象服务的保障,确保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指导,保证农业生产的有序开展。

4.6 能够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服务

在农业防灾减灾中,因为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了解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加强对本地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气象灾害适当地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时期,可以避开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时间。在农作物收获完成之后,要提供气象服务指导,尤其在农作物运输和上市等环节也要做好天气服务工作,为农户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4.7 加强科普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的方式加强气象科普宣传,让群众和农民掌握更多的气象学知识,为农业生产中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从当前的气象服务发展情况来看,许多科技工作者开始走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同时在一些气象日等重大的节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工作。许多地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农民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培训等方式加大了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可以与直播平台或者互联网等新型的社交网络相结合,拓展农民获得气象灾害信息的渠道,提高农业中工作防灾减灾的质量。

5 智慧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5.1 智慧农业的内涵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许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其中就包括云计算技术和传感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的智能化和种植的精确。在智慧农业发展中,在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可以实现对农业的远程化和可视化的控制和管理,通过先进的技术还能够获取农业生产中的数据信息,形成数据化的基础支撑,实现农业的智能化发展。

5.2 智慧农业的智能技术

农业技术是当前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感知,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农业的智能化发展,可以分析农作物各生长阶段的情况。

6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6.1 特色化的精准服务不够

当前的气象服务产品很难实现本土化,上下级之间的气象服务产品很容易脱节,尤其缺乏针对当地特色农业经济和农业产品的气象服务,特色化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不完善。从当前的气象服务情况来看,有些地区的农业气象服务不能很好地融入农户的需求,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

6.2 智能化服务能力不足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云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气象的智能化服务能力也应该不断提升。但是从当前的服务情况来看,智能化服务能力不够。在气象监测设备方面,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力度不足,无法实现农业生产中的最基本的智能化服务。为农户提供个性化的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不完善,精准地发送气象信息的支撑不够,气象服务还没有形成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6.3 人才队伍建设不够

从当前气象部门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气象服务队伍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人才短缺,对农户的指导往往采取大水漫灌式的方式,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指导,影响了气象服务化水平的提高。有些地区的气象服务人才不足,岗位分工不明确,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7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方向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进步的背景下,农业气象服务向着智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多元化合作以及服务品牌化等多种发展模式能够促进智慧化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

7.1 农业气象技术方法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各种先进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计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不同的农作物对不同的气象要素的敏感性不同,要建立不同的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的气象服务指标,结合智慧农业的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智慧化气象服务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确和智能化的气象服务知识。

7.2 农业气象服务向着智慧服务转变

应该将农业气象服务和新媒体传播技术相融合,按照智慧气象服务的理念开发和设计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的手机客户端,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确保气象服务的精确化和个性化,同时还能保证气象产品的时效性和便捷性。

7.3 面向特色作物开展智慧服务

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气象服务的信息需求量比较大,尤其是一些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针对不同的地域和特点以及当地的特色农作物来开展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推动农业气象服务的智能化发展,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防灾减灾能力。

7.4 开展多元化的合作

随着对农业气象服务要求的提高,单一的农业气象部门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发展需求,需要加强气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和科研机构以及院校合作开发出更多的农业气象服务的产品。此外,联合社会公司增加气象服务的渠道,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气象服务的转型和升级。

7.5 智慧服务的品牌化

除了需要为用户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之外,还应该提高气象服务的品牌效应,各个地区积极开发气象服务方面的产品,重视对气象服务品牌的建设,提高智慧气象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气象
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气象树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