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2022-12-31 13:09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袁志兵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区树木林业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 袁志兵

引言

现阶段,在工业领域不断发展下,使得全球气温持续上升,这种情况对我国北方林业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无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生长环境,从而降低了树木的质量与产量。并且,病虫害持续发生,严重影响到了树木的生长。为保证林业产业的良好发展,工作人员应注重气候变化与林木病虫害间的关系,制定出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1 甘肃林区林业虫害防治现状

当前环境下,全球气候变暖情况的出现,使得甘肃小陇山林区的气候条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尤其是在冬季时节,气温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情况下,为林业病原及虫害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得林业病虫害明显增多,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对林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近年来,甘肃林区造林绿化工作得到不断发展,小陇山林区的林地面积逐渐增加,但在林业病虫害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了森林资源,无法有效保证该林区的森林资源安全。甘肃小陇山林区林业活动开展环节,具体会受到蛀干性以及食叶性害虫的不良影响。在不断发展下,甘肃小陇山林区已经认识到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关键作用,实际工作开展环节,也持续加大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力度。不过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环节,在方法上不具备较高的有效性及针对性,无法全面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及质量。为进一步落实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甘肃小陇山林区应针对不同林业病虫害类型,选择综合性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科学的预防与治理,综合考虑各项气候因素影响,实现林业病虫害防治质量的有效提升。

2 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对于林业病虫害而言,其主要具备以下特点:第一,类型较为复杂。我国森林面积较大,存在较多的林木类型,在林业病虫害发生类型上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些病虫害,具有突发性特点。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这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难度[1]。此外,一些病虫害的产生及防治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例如叶甲、杨小舟蛾等,这些病虫害在发生及防治上均存在较大的难度。第二,影响较为广泛。就当前我国林业资源情况而言,种植类型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同时,较多具备集中分布的特征,较多林区营林地通常选择的是一种树大面积种植的形式,这种方式下,进一步促进了病虫害问题的发生,而且,发生病虫害后,会以较快的传播速度,严重影响林地发展。第三,虫类具备较强的顽固性。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通常会选择化学药剂防治的方式,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下,药力较大,并且药效会持续较长时间,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不过从长远角度来看,在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下,会提升一些害虫的抗药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

3 气候变化对林业病虫害的

首先,气候变化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良好条件。现阶段,气候变暖速度逐渐加快,并且,极端气候发生频率也更高,这种情况下,使得病虫害的扩散面积以及发生几率,逐渐向北方林区蔓延,在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上,也得到了明显提前,存在较长的持续时间,病虫害发生间隔的时间逐渐缩短,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度及难度进一步加大,若发生病虫害问题,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控,使我国林业资源面临较大的损失,影响到林业建设及未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生态系统整体质量的提升。其次,在气候的不断变化下,有效扩大了病虫灾害面积,从众多的病虫害扩散面积及暴发频率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气候变化情况与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息息相关,在病虫害的扩散面积上也逐渐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林业受病虫害影响的面积,已经超过了800 万公顷,这种问题的严重化,主要是由于近年气候变化不稳定以及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导致,严重阻碍了林业的良好发展,因此,需要立足气候变化,制定出有效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案。

4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发生,甘肃小陇山林区需要选择综合性的防治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

4.1 提升林业病虫害防范意识

甘肃小陇山林区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为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农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综合考虑气候因素对于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影响,尽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的不良影响。实际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林业部门应对自身工作理念进行不断完善与更新,不仅要做好日常宣传以及管理工作,并且,还应确保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效性以及科学性,使各项工作良好落实,充分发挥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作用[2],促进甘肃小陇山林区林业经济良好发展。此外,为使病虫害防治力度有效提升,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要做好宣传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所在,并且,还应不断强化病虫害防治人员的工作意识,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控制林业病虫害传播,降低病虫害对林业的危害性。并在相关培训活动下,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提升虫害防范意识的同时,确保各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实施科学高效管理

现阶段,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工业化逐渐发展中,对气候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大了对绿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对林业产业领域的发展关注力度。甘肃省林业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在有效方针指导下,森林覆盖率逐渐提升[3]。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病虫害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病虫害进行科学、有效控制,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工作中,需要实施科学高效管理,通过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实现林业实时监控管理,对不同树种生活习性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选择有效的策略进行防治,将病虫害抑制在初发阶段,避免对林业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农药防治的方式或者害虫天敌的放置,有效防控病虫害。安排专业的林业管理人员,进行不同树木的分区分片管理。通过列表总结的方式,详细标记各种树木易发生的病虫害,通过这种方式,针对性地预防各区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上,相关技术人员应制定出各种类型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应对方案,并且,管理人员还应强化对外交流,为林业技术人才提供与其他林场深入交流以及进修的机会与平台,所以,应在整个林场协调配合下,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4.3 应用多样化的防治手段

要提升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效率,应科学调整树种结构,确保林木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及时更新种植的树木品种,保证树木种类分布的多元化,在不同的树木种类种植下,避免林业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进行树木种类结构调整,应确保树木获得足够的阳光照射时间,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间隔设置,进一步提升植被的透光性,保证树木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4]。对于已经感染病虫害的树木,需要做好隔离工作,并选择多样化的防治方段进行防治,实现多种防治方式的有机结合,在应用药物防治手段的同时,还应选择生物防治措施,例如应用病害的天敌或生物特征进行防治。除此之外,为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使病虫害问题更好地解决。在化学药物配比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用量及浓度,应安排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指导,保证防治质量的同时,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

4.4 做好隔离措施

林业部门应加大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力度,统筹分析下,做好隔离措施。在树苗养护阶段,需要对病虫害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林业发展中,青枯病、落叶病、小卷蛾及白蚁等属于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在青枯病、落叶病等防治上,应做好树苗生长土壤消毒,将土壤中的病菌清除干净,防止树苗受到病菌的感染。在树苗生长环节,褐斑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存在较强的传播性,植被患病时,在叶片上会存在斑纹状的细菌,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5],树叶会逐渐被侵蚀,从而枯死掉落,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树木死亡。树苗染病后,需要进行及时隔离,以免健康树木被感染,防止病虫害的不断传播。应及时清理种植地周边的杂草,破坏病虫害的滋生环境,同时,也能防止杂草与林木争夺养分,影响林木生长。在杂草的清除上,可以选择火烧的方式,不仅可以快速清除杂草,还能够在高温作用下,将土壤中存在的细菌杀死。在小卷蛾或白蚁等虫害的防治上,可以选择喷洒药物的方式将虫害消灭。

4.5 增添林业病虫害防治设施

当前,小陇山林区已经将林业病虫害防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当地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还构建了完善的病虫害检测及预警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基层单位预防信息报道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且,甘肃小陇山林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重点进行信息化、智能化跟踪机制建设,同时,创建了专门的信息化防控处理及预警中心,对阻断、预防以及监督情况进行了实时更新,在以上工作的良好落实下,该林区形成了有效、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有效阻断病虫害的目标。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较为关键的工作就是进行病虫害防治手段的不断完善。所以,相关部门应加大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建设力度,同时,增加技术及资金投入,针对性地增添林业病虫害防治设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科学、完善的病虫害防治建设机制,进一步丰富甘肃小陇山林区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为林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6 优化防控治理方法

对防控治理方法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推进甘肃小陇山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并且,还应选择科学的手段,全面控制病虫害。进行规模性爆发的虫害防治时,应构建综合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体系,尽可能提升化学防治技术水平,与病虫害特点相结合,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6]。同时,提升物理手段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引进先进的大型机械防控设备,提升作业效率,获得更好的防控质量。开展优质育苗工作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基础工作,加大人工设备的投入力度,保证基层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从总体上提高防控质量。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新型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宣传及引进力度,并且,还应加大科研强度与力度,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更好地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积极学习先进的防治经验,建立并完善病虫害防治系统,林业工作人员还应根据相关标准、要求以及工作制度,做好树种检疫工作,避免由于新树种的引入,使林区发生病虫害。

4.7 营建混交林

林业实际发展环节,若林木类型较为单一,则不会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一旦在种植环节出现病虫害,会迅速蔓延,危害到整片种植区域,会对林业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林木种植环节,需要加大混交林营建力度,保证林木环境,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在混交林营建下,会发挥出落叶及枯枝优势,在其作用下,会有效分解腐生物,并且,可以为病虫害的天敌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混交林模式下,会使物种之间发生良好混合,保证林业得以良好生长。除此之外,混交林营建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林业良好发展,例如,混交林营建环节,可选择耐阴性能力好的树木种类,保证林木类型多种多样,并且,还会增强林业抵抗能力,获得较好的林业经济效益。

4.8 做好培训,提升监测及检疫水平

林业病虫害防治活动开展过程中,工作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受到防治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影响。所以,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相关部门应严格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利用先进、高效的手段,开展针对性地病虫害防治工作[7]。工作开展环节,需要做好人才选拔,对人员综合素养及专业水平进行不断提升,并做好人才选拔工作。进一步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的教育及培训,提升人员的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在以上措施下,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可结合虫害实际爆发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同时,能够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将病虫害的影响降至最低,促进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还应对气候因素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加大检疫及监测工作,对病虫害蔓延及扩散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整体上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林业工作人员,应科学判断病虫害发展趋势,使监测预报有效性不断提升,减少由于病虫害导致的林业经济损失。

4.9 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国家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时,也需要将这一理念引入其中,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林业发展健康。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上,应做好选育、耕种以及培育等工作,从源头处避免林业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在林业种植之初,相关工作人员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质树苗,并且,保证树苗健康不存在病虫害现象,种植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法,做好种植栽培工作。树苗生长环节也应选择适宜的措施,例如轮作方式、科学使用有机肥料等[8]。林区管理工作中,基于整个培育过程下,做好科学化管理工作,深入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先进的机械化技术,开展栽培种植活动,保证林区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实现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气候不断变化,使得林业产业受到较为严重的病虫害影响,因此,做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林业发展尤为重要。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提升林业病虫害防范意识;实施科学高效管理;应用多样化的防治手段;做好隔离措施;增添林业病虫害防治设施;优化防控治理方法;营建混交林;做好培训,提升监测及检疫水平,通过以上方式,更好地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林区树木林业
学思践悟 | 隋洪波代表:作好“林区三问”新答卷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辨认树木
昌宁林区有了首条水泥防火通道
树木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