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研究

2022-12-31 13:09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镇人民政府董锁霞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栽种管护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维新镇人民政府 董锁霞

在山区开展植树造林建设,需要在保证山区原本生态的背景下,与山区基本环境变化形式予以靠近,同时还应该按照山区当地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实施植树造林计划。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程度加深,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矛盾,工厂废气、生活废水等污染源每天都在排放,而在山区开展植树造林建设可以减轻山区附近城区、工业区的生态问题。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农村、山区等边远地区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即便山区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但是这也为山区大面积管理、全面改革植树造林技术供给了足够的土地环境,彰显了正确使用山区土地、植被来改善人们生活空间的正确决策。

1 山区植树造林与管护必要性

植树造林在生态涵养体系中,属于十分重要的构成,同时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绿色发展具备重要意义与发展潜力,积极利用植树造林技术,建设山区林业,对于经济方面与生态方面的效益都是不可忽视的。

1.1 植树造林利国利民

改善生态环境,绿化自然环境,为人们创造宜居宜家的环境,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项目建设均离不开植树造林工程,积极植树造林,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对于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维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4 年以后,我国的造林管护行业同样快速发展和崛起,生态管护技术也逐渐提升,这对于扩大植树造林规模,提高植树造林质量有巨大作用,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可以有效预防风沙侵蚀与水土流失,森林所涵养的水源也能够避免土地荒漠化,对于城市,也有降低噪音等功效。

1.2 林业资源状况堪忧

我国人口在前几年快速增长,人口的膨胀给林业资源的保护和扩展造成了一定限制,同时我国目前植树造林技术较为落后,管护措施不到位等限制因素的存在,使得整体植树造林的管护水平难以提升,不能满足现代造林建设的要求。除此之外,林业资源的分布与品质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林木质量也明显降低。林业资源由于保护不到位,开发不足,因此存在明显的各种类型林业资源灾害隐患,如病虫害严重、自然灾害侵袭等。林业市场受到明显挤压,经济和环境价值很难保证。因此加强山区植树造林的管理与管护势在必行。

2 山区植树造林准备

在山区植树造林前,需要充分、详细了解该地的地上与地下情况以及天气变化等方面的状况,对山区的地理、自然、空间等方面的状况,尽量在保证留存以前适地、适树植被的条件上造林,了解植树造林的种类和技术需要,同时应用正确的处理措施,根据当地不同的地理条件,做到因地制宜、科学造林,主要是利用造林、补植等管理林业手段,开展有目的性的植树造林项目,通过系统的科学治理方案,保障山区植树造林的效果。

山区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天气十分多变,因此需要对山区其地域性的土地特征开展相关研究,对于不同的土地条件实施相关的植树造林方案。对于山区合理耕翻作业,要做到让山区造林地上与地下环境不断调整,同时,造林的空间也应开展整改。

3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

3.1 整地造林

耕翻植树在植树造林前是十分关键的操作,通过耕翻能够调节植树的土地环境,将灌木、枯草等无用垃圾实施处理,为地表受到阳光照射提供更广阔空间,让白天地表温度能够长时间上升。耕翻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改变土壤的物性,使土壤的温度、湿度等向良好方向转变,从而提高植树的存活率以及成林的品质。翻耕种植地块的作业主要包含全面翻耕、带状翻耕以及块状翻耕等。整洁的方法主要包含割草整洁、使用农药整洁以及点火整洁等。割草整洁通常采用农机作业,以及人工清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将植树地块的垃圾整净之后,归拢成堆,将其搬运出去或者使用火烧来完成最终的整洁。随后再使用农药,将山区地块中会影响植树的灌木杂草等进行消杀。对于山区的地块,常用的耕翻手段主要是局部翻耕,即将带状地块以及块状地块的土壤翻开,改善土壤品质。在整地之后,要按照设计的植树间距挖出鱼鳞坑,在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放在两个部位,回填时先将表土填入,再将挖出的石块垒在坑的下沿,筑成半圆形的拦水坝,避免水分流失,为植树做好充足的准备。

3.2 植树技术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有很多种类型,在开展植树造林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山区立地条件和地理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试验,选择最具备可行性的造林方法,减少造林对山区稳定性的破坏。

3.2.1 插苗技术

插苗技术有很强的规划性与季节性特征,插苗栽种的实施季节通常是春季。进入春季后,北方的土壤逐渐解冻,南方地表温度也不断升高,动植物都开始复苏,这也是最适合插苗栽种的季节。插苗造林选择的胚芽直径约为2.0cm,胚芽长度约为30.0cm,同时母本的存活年限要保证大于2 年,这种胚芽才能用于插苗植树造林技术中[1]。另外,在插苗植树造林时还需要将土地实施规划,栽种的胚芽之间要保持间距,还要成排成列,同时还需要扦插土地和测试土壤水平。插种的幼苗需要与土壤表面距离维持在3cm 左右,如果插苗的土壤比较干燥,还需要在原来的土层上方依次覆盖细土、塑料膜来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缓解胚芽由于土壤干燥和水分蒸发造成的缺水情况,等插苗的新叶生长出来后,就可以将塑料膜撤掉。由于插苗栽种的规划性与季节性,因此在插苗植树造林中,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情况选择合适的插苗栽种方法,保证土壤中具备足够地让胚芽生长发育的水分。

3.2.2 新幼苗技术

新幼苗栽种技术是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植树造林技术,新幼苗栽种技术中用来栽种的幼苗的根系是完好的,确保幼苗有充足的生长发育生命力,同时新幼苗也会具备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侵害的抵抗力,确保幼苗的成活率更高。新幼苗栽种技术选择的幼苗主要有移植苗、营养繁殖苗、野生苗和插种苗等4 种,具体选择何种幼苗需要根据山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决定。如当选择新幼苗进行移植种,需要特别关注幼苗的成活期参数,在幼苗的成活期实施幼苗的移植,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最为保守的办法就是随时移植随之栽种,栽种后的幼苗要确保充足的阳光、水分、养分等必须生长物质。在应用幼苗栽种技术开展植树造林建设时,最为关键的还是需要保证新幼苗的新鲜成活,这也是山区应用新幼苗栽种技术经常会遭遇的问题,新幼苗的出土、包装、运输和移动等操作都会对新幼苗的新鲜成活期造成影响,并且当遇见山区交通不便的情况,将会对新幼苗的成活期产生严重影响,这对于山区植树造林建设应用和推广新幼苗栽种技术产生很大限制。

3.2.3 分生技术

分生造林技术又被称为分殖造林技术,是指将树木的树干、树根、树枝作为造林栽种的树苗。分生造林技术的树苗通常来源于已经成活且长势良好的树木,采集方法一般是直接截取,这对于育苗能够有效节约大量的成本和时间。同时分生造林技术的资格要求较低,操作较为简单,只要选择品种优良、长势优良的母本就能够保证分生造林的幼苗高水平成活率以及幼苗具备快速的生长期,因此,分生造林技术也是山区植树造林项目中常用的造林技术。在选择分生造林的母本时,需要选择杨树、柳树、松树等容易成活的品种,在选择土壤时,需要保证土壤疏松、肥沃,同时土壤的含水量也要保证较高水平,才能保证分生幼苗的健康、快速生长[2]。在实施整个分生造林技术时,母本树种的好坏对分生树种的成活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品种优良的母本树种,其截取的分生树苗也能够具备较高的成活率,反之不然。因此,在山区选择分生造林技术时,要十分重视分生树苗母本的选择,必须确保选择的分生树苗的母本树种具备优良的品质。

4 山区植树造林管护

在植树造林项目结束后,林木在林区快速生长,在林木的缓苗发育与快速生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林木质量。基于此,有必要开展有效的植树造林管护与抚育工作,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植树造林项目中各项外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积极应用科学的抚育与全面的管护措施,保证造林林区能够具备优良的生长环境与空间。例如,对于最新植树造林的山区地块,需要在当前就开始进行抚育工作,在之后要连续开展3 年的造林抚育工作。具体的抚育内容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造林苗木周围的杂草全部割除,随后将已经割下的杂草转移到造林地,完成堆腐作业。与此同时,进行穴内松土以及间苗的定株工作,保证苗木可以吸收足够的表土费力,每年开展的抚育工作总共为两次,追肥工作可以与抚育工作一同实施。

4.1 封山管护

第一,通过采取封山育苗的措施,可以将植树造林区域与外界的联系进行切割,从而减少外界人为因素对山区植树造林的各种不利影响,为植树造林创造优良的生长发育环境与空间。基于此,需要选择派遣专业的管护人员加强对最新造林山区地块实施为期三年的管护工作,避免外来人员在林地内开展各种非法行为,如用火、采矿、放牧以及盗伐树木等,对新造林地造成威胁[3]。第二,在封山管护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山区指数造林工程加快建设检查关口,做到对人类与牲畜等不良因素的有效管控,防止其进入到山区植树造林工程区域内。第三,要落实山区植树造林区域森林病虫害的工作,针对发现的病虫鼠害,需要立即上报到森林防护部门,及时购买灭虫与灭鼠剂,从而消除病虫害。最后,应该选择派遣专业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全部林区的割草与灌溉浇水作业,为苗木的存活、生长提供重要保障。

4.2 幼苗抚育

对于植树造林工程,幼苗时期的林木生长情况对于未来的成材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苗木的缓苗期和生长期中,需要面对各种虫害、灌木、杂草以及藤蔓等因素,这些不良因素都会给树木生长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阻碍树苗的快速缓苗与快速生长,对于山区植树造林的效率与品质产生不良影响[4]。基于此,对于这种情况,在结束山区植树造林栽植工作后,需要立即开展幼苗抚育工作,从而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求,通过对幼苗实施高效的抚育工作措施,保障幼苗在优良的空间中能够快速缓苗与快速生长,推动幼苗抚育工作的良好完成。植树造林的管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林木进行观察,对生长发育较差的幼苗,实施恰当的处理方式,并且定期浇灌幼苗,给林木充足的水分。

5 山区植树造林质量控制

5.1 人员技术培训

在整个山区植树造林项目建设中,人员是该工程的主要计划者与执行者,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山区植树造林的质量水平。基于此,需要对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分步骤开展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教育与培训活动,提高植树造林工作人员对于山区造林的重要性认识,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平时的工作中深入学习山区植树造林技术。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向工作人员开展专业技能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山区植树造林技术,进一步推动山区植树造林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5.2 完善基础设施

面对山区植树造林项目,林业企业以及有关部门均应该加大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完善与山区植树造林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植树造林项目的开展与完整奠定坚实的技术与设施基础,保障其能够充分发挥出植树造林技术的作用。如在一些水资源缺乏的山区,如陕甘宁地区,可以积极利用地下水,加快建设滴灌、水池、管网等设施,保障山区植树造林有充足的水资源。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该地区的交通与公路发展情况,构建针对该地山区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满足植树造林苗木、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采购、输出需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植树造林的质量与效率,还能大大提高山区植树造林的存活率。

5.3 健全管理制度

山区植树造林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山区来说具备重大意义,能够使山区植树造林体系更加规范。创建山区植树造林体系之后,还需要根据山区实际的植树造林情况来创建专业的部门对其开展经营,不同的部门管理山区植树造林的不同工作阶段,通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造林的经费与造林设施,保障造林工作与养护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同时,在山区管护的过程中,加强对各项灾害的防护,不断加强监督与管理,对人为、气候、自然等不良影响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达到提高山区植树造林质量水平的目标。

5.4 做好防火工作

在干冷或者干热的山区,十分容易发生火灾火险等问题,并且一些林区位于高压电线的下方,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更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造林防火工作的重视,为森林资源和人们的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完善山区造林的保护体系,建立健全林地保护相关规章制度,保障新造林地各项保护措施的贯彻落实[6]。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林区防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森林防火的关注与重视,强化森林管护的力度,严格禁止火源进入到山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根源上杜绝火灾隐患,为山区植树造林的成效性提供更多保障。

6 结语

在我国山区开展植树造林建设,发展植树造林技术,是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山区植树造林技术的推广能够减轻当地生态问题,改善当地居民自然生活空间,同时在山区植树造林也能够合理利用山区废地、荒地,使土地资源被合理利用,总而言之,山区植树造林工程的发展与壮大具备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栽种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有 时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