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2022-12-31 13:09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洮坪林场蒋晓宏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种苗林木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洮坪林场 蒋晓宏

引言

新时期,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非常关注,各个行业都在向着生态方向转型,对于林业来说同样如此。作为我国的重点行业,林业在生态建设方面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如何在林业生态与经济之间创造一个平衡点,是当前林业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林业的生产过程中,森林病虫害对其威胁极大,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会严重削弱林业的作用,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为此,林业方面要加强森林监测,采取技术性手段,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消除病虫害对林业发展产生的威胁和阻碍,进一步促进森林生态稳定性的提升。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分析

1.1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的一项社会性任务,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各个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在过去的许多年中,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理念不当,虽然在经济领域上取得了瞩目成绩,但是也引发了多种负面问题,比如环境质量的持续下降,就是单方面发展经济的后遗症,当前我国的环境生态形势比较严峻,环境部门也在采取各种措施,改善生态质量,消除环境工程隐患。森林在生态改善方面有非常突出的功效,森林资源的生长,能有效净化环境,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同时,利用植物的生长作用,释放氧气,从而给人们创造优质的生活环境,完善当地的生态体系,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在林业生产中,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不足,会导致森林资源生长受阻,林木长势不良,如果病虫害比较严重,蔓延速度较快,会出现林木大量死亡,所以,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可以间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对环境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要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2 减少水土流失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些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中养分含量降低,在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大量泥土进入到河流中,导致河道淤积,增加堤坝压力,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决堤事故,产生严重危害。另外,在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土壤结构的稳定性会持续下降,在自身重力以及外力的作用下,出现塌方、滑坡等事故,给当地居民和建筑带来极大威胁。在水土治理方面,森林资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林木的生长,能实现对土壤的有效固化,在树木的遮挡作用下,雨水无法对地面造成直接冲击,冲刷力度也明显降低,而且森林如果形成规模,对风力也有很强的减缓作用,防风固沙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消除水土流失隐患,对多种自然灾害都有很强的防控作用,为此,为了充分地发挥出森林资源的作用,就必须要在林业生产中,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促进植物的稳定生长,在这个基础上,森林资源的防风固沙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1.3 促进经济发展

林业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林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在许多地区,林业经济都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较大,属于当地的支柱型产业,关系到了地方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通过林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地增加林业经济,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更强的推动作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因此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现代林业理念下,林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生态理念下,不能无节制地开发林业资源,需要协调好林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技术手段和林业管理的优化,提高林业资源产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适度的开发林业资源,并且以林业为基础,开发二三级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正产体系,另外,还需要重点的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消除森林病虫害对林业资源产生的威胁,保证林业产量和质量,通过技术性手段和人为性干预,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林业的经济价值,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

2.1 缺乏有效的林业监测

关于森林病虫害问题,需要以预防为主,在森林病虫害还没有爆发之前,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防控,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林业管理的作用,这也是林业部门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如果监测力度不足,就会导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出现滞后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林业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森林病虫害对林业资源造成严重侵蚀,削弱其功能性作用,对林业经济的增长和林业生态的发展都非常不利。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许多的林业部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林业监测力度不足,对于森林病虫害的严重性缺乏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事后控制为主,在森林病虫害出现的初始阶段,没有被及时发现,往往是森林病虫害形成规模以后才发现,不仅治理难度增大,而且也会增加治理成本,林业生态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林业部门要加强监测工作,利用技术性手段,实现实时性的林业监测,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事前控制。

2.2 防治技术应用不合理

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真正地发挥出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优质的生态体系,基于此,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建立在生态建设基础上。现阶段,我国的林业部门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多种开展方式,不同的技术体系在防控效果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化学防治技术是当前的主流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该模式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效率方面,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对林木进行喷施,以达到灭杀虫害,消除病害的目的,一般来说,应用化学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遏制森林病虫害的蔓延趋势,但是此种治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病,化学药剂的使用,虽然效果显著,但是残留的药剂会对当地的生态产生严重威胁,尤其是在雨水的作用下,会对土壤造成侵蚀,污染当地水体,对地方生态建设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森林病虫害防治方式需要有所创新。

2.3 苗木种植技术应用不当

关于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体现在林木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在苗木种植环节,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对苗木进行妥善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林木的抗性,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控手段,对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非常明显的助力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在一些林业项目中,关于苗木种植,许多的种植技术要点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在林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频发,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具体来讲,在林业种植中,相关部门没有对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自然生态信息进行全面勘察,树种选择不当,林木的生长习性与地方环境不符,生长状态萎靡,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另外,在苗木种植之前,没有对其进行有效防疫处理,苗木自身系携带病菌或者虫卵,在苗木生长中,这些细菌会大量滋生,虫卵孵化,对森林造成严重威胁,这也是森林病虫害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巡视力度不足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部门的重点工作,在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定期地开展巡视工作,以便于及时的发现森林病虫害,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治理。但是就现有形势来看,一些林业部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中,缺乏有效的巡视工作,对森林的监督力度不足,许多的森林病虫害没有被及时发现,往往在森林病虫害形成规模以后才进行治理,不仅治理难度大,而且治理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

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加强林业监测

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实时性的林业监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效的林业监测,能收集当前的森林信息,及时的发现异常问题,第一时间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而且在监测数据的作用下,还能制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林业发展决策,为林业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这也是当前林业部门的重点任务。具体来讲,林业部门要把林业监测工作列入管理制度中,并且对监测内容进行确定,对林业监测过程进行规范,保证实现对林业信息及时全面地收集,尤其要针对性森林病虫害展开监测工作,在森林病虫害的初始阶段对其进行处理,可以在降低防治成本的同时,提高防治效果,对林木的稳定生长和林业生态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林业监测效果,林业部门要积极的引入信息技术,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林业的远程监测,比如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实时性的收集林业信息,任何的异常情况都能被及时发现,为林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这也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举措,需要引起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3.2 生物防治技术

森林病虫害处理难度很大,而且相比之前,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形势更加复杂,进一步地增加了处理难度,在一些地区,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森林病虫害威胁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森林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对生态建设也非常不利,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也会导致当地物种的大量消失。为了保证农森林病虫害处理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合理的应用相应的处理技术,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彻底的消除森林病虫害对森林产生的威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进一步的满足森林资源的供需平衡。现阶段,生物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利用食物链的原理,针对森林病虫害的类型,投放害虫的天敌,可以在短时间内遏制虫害蔓延势头,处理效果非常显著,这种处理方法的主要优势,就是不会影响生态物种的平衡性,对环境产生的威胁可以忽略,而且经济性较强。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研发,进一步的完善森林病虫害治理技术体系,全面消除森林病虫害产生的生态威胁。

3.3 科学选择苗木类型

在我国当前的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林木种苗的类型多样,不同的种苗对环境和气候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在林木种苗培育环节,为了保证种苗的稳定成长,就必须要保证种苗选择的科学性,这也是林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林业部门要对当地的气候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结合地域特点,初步确定种苗类型,同时,对种植地的土壤成分进行分析,整体性的规划林木种苗培育流程,保证当地的环境与种苗成长需求充分一致,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种苗茁壮成长,在成型以后可以具备更高的成活率。为了保证种苗成活率,减少各种不良因素对种苗生长产生的威胁,需要对其进行防疫处理。通过科学的苗木选型和技术处理,能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森林病虫害事前防控手段,林业种植人员必须要真正地认识到苗木选型和苗木处理的重要性,在初始环节入手,消除苗木生长隐患,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为苗木的稳定生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4 加强林业巡视

在林木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对其威胁极大,严重的病虫害会导致林木死亡,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林业资源的功能性作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生态建设非常不利。在林木栽植完成以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的进行巡查,及时的发现各种不良干扰因素,尤其是病虫害,如果灾害的发生范围较小,可以采用人工处理模式,对发生病虫害的枝叶进行清除焚烧处理,如果病虫害蔓延速度较快,影响范围较大,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理,消除病虫害对林木产生的侵蚀。另外,国家要结合林业种苗生产形势,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大力的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教育领域,要在高校开设相应的林业课程,增加专业课程深度,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林业部门也要鼓励技术创新行为,对林业种苗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嘉奖,利用专业的人才,加速林业种苗生产技术革新,从而促进林业的稳定前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林业方面的重点任务,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方面,林业工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林业的生态发展,有效地改善了自然环境,实现了对环境隐患的有效治理。为了充分地发挥出林业资源的作用,进一步的加速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林业监测,并且要大力研发生态型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对林业苗木进行有效处理,尽可能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事前控制,保证林木的稳定生长,消除森林病虫害造成的侵蚀和威胁,打造优质的林业生态环境,为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种苗林木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