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良性互动对策

2022-12-31 13:09河南农业大学侯晓姚锡长姚航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机械化土地

河南农业大学 侯晓 姚锡长 姚航

1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村土地流转即以合法形式对农村家庭所承包的土地进行经营权的转让,以让其他农户、经济组织使用,农村家庭仍然保留经营权的一种行为,其是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可使农业经营模式朝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并凸显其集约化。在当前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经由土地的互换、出租或是合作、入股等形式实现,过程中要尊重农户意愿,坚持自愿原则,并且要到乡级管理部门进行备案,随后再进行流转合同的签订。土地流转需要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农民权益维度,土地问题是农民最大的民生问题,涉及农民最核心的利益。二是农业发展维度,即开展的目的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同时,之所以要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实施有序流转,也是基于这一目的。三是农村稳定维度,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各项改革的关键和核心。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推进也影响着经济繁荣程度。加之农业现代化程度加深,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发生大量的转移,用于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获得了大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也在显著加快,对于经营规模进行适度发展成为必然。相关实践证明,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为必由之路,可促使土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并予以劳动生产率提升,其对于粮食安全可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还可实现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目标,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极为有利,但需注意的是,我国人多地少,地域辽阔,农村情况也有千差万别,具体的工作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针对适度规模经营进行积极发展。对于新型的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要进行大力培育,借助于股份合作形式、经营权流转形式、土地拖管形式、代耕代种形式等,促进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诸多类型规模经营的发展。对农民进行积极引导,基于其自愿的基础上,以村组内互换并地等形式,推动按户连片耕种模式的实现。对家庭农场认定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予以规模适度家庭农场的充分扶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7 年9 月29 日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审议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文件,并提出建议,要以会议讨论情况为依据进行后续的修改与完善,随后遵行相关程序完成报批与实践落实。2017 年10 月,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对于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要进行巩固、完善,深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并针对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行以系统完善。基于此,开展现代农业产业乃至其经营体系的系统构建,并进一步针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细则予以完善,同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模式大力进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

2 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是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本属性,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思想,也就是说土地之使用权、所有权为分离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于我国农村获得的再次实践以及进一步的发展,更是农村土地制度继承与创新的体现。在该制度下,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属于集体,经营与使用权则由集体进行按户分包,交由各个农户进行自主经营。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其前提是要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鉴于此,我国必须针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以使土地的确权、交易得到实际落实,使农村土地资源充分盘活。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农村的深化改革方向,《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给出了明确指导,并针对既往没有给出明确规定且有所涉及的重大问题,也给出了突破性意见,这是一次创新和突破,其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而言,是推动其实施并在新时期获以完善的必然选择。

3 推进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良性互动的对策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获以实施以来,进入了发展的黄金10 年。2004 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记录数据为35.7%,而在2016 年,这一数值已增长至66%,由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迈入了中级阶段。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之土地集约化因素以及农村劳动力减少因素等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必然的农业发展趋势。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是其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也是经济结构调整最为关键的环节,故需持正确态度展开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的认知,深入分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促使农业机械化进程得以加快,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并为农业现代化目标得以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3.1 教育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6 年我国针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统计数值达66%,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以及水稻与大米这两种主要作物的收获环节,在机械化的普及方面均已基本实现。但是笔者发现在很多地方,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农民的农业生产观念守旧。

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民生产经营观念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生产经营,农民应从观念上进行转变,由既往的生存目的向经济理性进行转变。农业科技在发展,而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在加大建设力度,面对着日益充足的粮食供应,农民在物质生活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质的变化,大多数农民在当前首要考虑的不再是吃饱穿暖的生存问题,而是要更加关注如何获得盈利。那么,在对农作物种类、市场参与、生产投资等选择时,对于当代农民而言,收益最大化应成为其重要的考虑因素。

3.2 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在当前阶段,摆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一个很大障碍,即土地规模太小,且分布呈现出分散性的特点。相关调查中,自全国层面而言,我国户均土地面积近7.5 亩,而且还不是集中分布的,是分散于将近6块土地上,估算下来,每块面积近为1.5 亩左右,甚至不足。因过于零散和细碎,对于现代化推进,在经营格局上是极为不利的。故对于适度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与落实是十分必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进行适度的土地流转。农业可持续发展于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价值,规模化经营的实现作为其重要措施之一,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并可使农业现代化得以有效推进。然而,对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并非越大越好,而要以“适度”为宜。

河南为产粮大省、农机大省,经济形势近年来发展迅猛,二、三产业的崛起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劳动力短缺情况渐趋突出,土地流转趋势不可逆转,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也得到了大幅发展,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较为有利。相应地,农业机械化规模经营备受重视,提上议事日程。此情境下,农机合作社服务组织逐渐增加,在政府扶持与引导下,经工商注册的全省农机合作社在2010 年达到3520 家,入社的农户数量为3.9 万户,为390 万户农户开展了相应的服务措施,大幅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为粮食的连年稳定生产贡献了突出力量。但目前存在的不足是,农机合作社的规模存在较大差异,经营收益也因此有悬殊差别,经济效果相应的也是千差万别。鉴于此,需对现有自然环境、经营状况、管理水平、机器性能等多重因素展开分析,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机型组合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最优状态,并承担最佳作业面积。

3.3 加大先进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投入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持,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为例。传统小麦的种植采用的是人拉式播种机,一个人在前面拉着,一个人在后面推着播种机,作业过程劳动强度很大,而且效率很低。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可以悬挂在拖拉机后面的播种机,不用人在前面拉了。再后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了免耕播种机、精量播种机。现在已有部分高校和企业研制出了智能电控播种机,利用霍尔传感器实时监测拖拉机的前进速度,然后将速度信号转换之后传送给控制器(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检测的速度信号输出一个电信号给驱动电动机,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大小,从而调节排种轴的转速,控制播种量。在这个播种机上,还加装有一些检测控制装置,如漏播报警系统等。小麦的田间管理,如除草剂的喷施,以前都是用按压式背负式打药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有了电动式的背负式打药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特别是这种喷杆式喷雾机、喷幅宽、作业效率高、喷杆可折叠,增加了道路通过性。小麦的收获,最初是用镰刀割倒,然后用农用三轮车或四轮车拉到场地晾晒和脱粒,后来有了收割机,不需要用镰刀了,再后来出现了联合收获机,它可以一次性完成小麦的收割、脱粒和清选等。

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等方面,国外先进农业企业所达水平已然较高。故国内相关机构,应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予以加大,同时还要强化研发工作,使之与发达国家之间所具有的差距不断被缩小。可以由政府牵头,联合各科研院所,还可以由先进企业进行主导,对科研力量进行集合,专项研发对于农业机械中最为关键的共性与零部件技术。共性技术方面,主要是对数字化设计实验验证技术进行攻克,并着重研究可靠性技术与机械传感以及控制技术等。针对主要零部件的研究,以农用柴油机专用传感器进行集中攻克,并展开农业机械导航、智能化控制作业装置等的强有力研究。如拖拉机,在研究时,应以动力换挡、智能操作等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还要对无级变速、电控液压悬挂、GPS应用等集中力量进行攻克。

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需要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适度地进行规模经营,并且加大先进技术在农业上的投入,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政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农业机械化会取得较大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4 结语

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行以专门论述。三农问题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全党工作重点要始终围绕三农问题展开,并且要将农村发展放于优先地位,强调农村的生态宜居,并且要围绕生活富裕、产业兴旺为核心,深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在予以建立健全的同时完善相应的政策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于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要予以巩固、完善,并对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展开全面完善,使适度规模经营更为多元化的进行,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的衔接,从而为实现新时代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的良性互动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机械化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我爱这土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分土地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