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2-31 13:09潜山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汪胜明
河北农机 2022年6期
关键词:潜山农机化植保

潜山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 汪胜明

1 潜山市农机发展现状

至2021 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5 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总播种面积58.71 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其中机耕水平93.1%,机播水平70.1%,机收水平92.44%。近5 年来潜山市共兑付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142.574 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3315 台套,使2062 户农民及农业企业受益,拉动投入1.945 亿元。在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拉动下,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拖拉机926 台,收割机672 台,水稻插秧机361 台,粮食烘干机180 台,植保无人机223 台。农机化科技水平稳步提高,新机具新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油菜机械化种植、无人机植保、粮食烘干、机插秧(直播)同步侧深施肥、秸秆综合利用等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大幅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至2021 年底,全市在市场监督部门登记注册并正常运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53个,全市已建成水稻育秧工厂61 个,粮食烘干中心42个,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6 亿元。

2018 年潜山市获“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称号。

2 经验与做法

近年来,潜山市主要围绕实施“八大工程”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2.1 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提升工程

潜山市农机局在2015 年成功实施了部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水稻) 项目的基础上,2016~2017 年,结合省级农机化示范县创建项目,进一步加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快工厂化育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进步伐。2018~2021 年,结合省、部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项目,通过建设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扶持一批承担项目任务的服务组织,树立可复制可推广典型,带动提高了水稻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植保、烘干、秸秆综合处理等机械化水平,至2021 年底,潜山市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1.47%。

2.2 是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

潜山市结合农机化示范县创建项目,产油大县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和油菜万亩观光带建设工程,建设具有发展潜力和带动作用的油料生产基地,加快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至2021 年底,油菜机械化种植面积9.5 万亩,油菜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6%。

2.3 是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工程

粮食晾晒已成为制约潜山市种粮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一大难题,粮食烘干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之一。近年来,潜山市加大对粮食烘干技术培训和购置烘干机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的资金扶持力度。至2021 年底,全市建设粮食烘干中心42个,烘干机达180 台,批次烘干能力达2900 吨,全面提高了应对收获期阴雨天气对秋收的不利影响,使粮食安全入仓得到了保障,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

2.4 是高效植保机械推广工程。

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绿色发展理念,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引导他们购买先进的新型植保机械装备,开展以托管方式为主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特别是随着植保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全市主要农作物植保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5 是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

坚持“增总量、调结构、废老旧、抓配套”的原则,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调控引导作用,积极落实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政策,促使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油菜复式智能播种机保有量快速发展。

2.6 是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完善工程

通过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和国家、省、市、县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搞好规范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大力培育扶持农机合作社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其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农田保姆等多种形式,开展高效便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从而带动了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广泛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发展。

2.7 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民生工程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作田块小变大、陡变平、弯改直,合理建设一批机耕道路和下田坡道、会车点。潜山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1.2 万亩,农业运输和农机下田的必要条件大大改善,农机作业环境和作业效率明显提高。

2.8 是农机实用人才培育工程

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农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5 年来,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共举办培训班45 期,培训学员2135 人次,根据农民需求,最大限度满足了农民对农机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要求,全面提高了潜山市农机操作人员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为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健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3 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潜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虽然农机总动力持续增长,但装备结构还不够完善,小型普通机械多、大中型高性能机械少的状况没有完全转变。从作业环节上看,虽然耕、种、收环节机械化水平较高,但机械化栽植、机械化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仍然滞后,制约了潜山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2)潜山市粮食烘干机械保有量已达223 台,日烘干能力2900 吨,但受环保、烘干作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使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烘干能力。由于受农业设施用地审批难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主产区乡镇烘干中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

(3)开展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是目前推进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水平的主要措施,加快发展机插秧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但工厂化育秧投资极大地制约了推广进程,种植大户在购买机械、建设机库棚等基础设施以及流转承包土地等方面已投入了大量资金,继续投资规模化育秧,资金压力较大。前几年,在市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资金的扶持下,潜山市工厂化育秧机插秧发展较快。近4 年随着建设水稻育秧中心奖补资金的取消和购置插秧机、育秧播种设备补贴额的下降,其发展进度明显下降。

育秧需要大量的优质营养土,土源紧张,晾晒制备复杂。育秧基质价格偏高,一亩育秧基质成本需28~30元,在目前水稻种植收益较低的情况下,种植大户想用但用不起,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下降明显。

(4)根据《安徽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建设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需求的农业设施用地审批难的矛盾突出。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也相对较弱,整体投入较少,对应农机服务组织不能体现出社会化特征,发展速度不高。针对车棚建设与维修工作,不能及时落实,较多的农业机械体现出个体管理的现象,机械柴油价格有所增加,市场中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农机整体效益难以提高。

(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出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机手紧缺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动摇了农机化技术应用需要实用人才支撑这个关健因素。农机化推广队伍结构和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现代农机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

4 对策与建议

4.1 强化组织领导

将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列入当前和今后农机化重点工作,强调“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落实分工,明确职责,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同时,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安全生产及水稻育栽机械化等农机化重点和关键环节工作纳入乡 (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落实目标责任,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2 加大政策扶持

全面落实省市“两强一增”行动方案,推进“机械强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及报废更新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补齐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短板,给予新建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资金补助。市政府增列农业机械化发展专项资金,对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急需的机具进行二次补贴,积极推广应用新型智能高效复式作业机械;实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工程,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整合农口部门“一喷三防”等政策资金,扶持组建高效植保专业合作社,进一步示范带动;多措并举保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年增1%以上,从而实现“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

4.3 抓好示范引导

认真组织实施部、省级农机化高质量发展项目,建立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研究,推动农机化技术集成,优选适宜的技术路线和装备。树立可复制、宜推广的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4.4 注重技术培训

依托县级农机化培训基地,举办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和农机手培训班,建立健全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掌握全程机械化技术和机具操作要领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培训方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组织为主体,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抓好后续跟踪指导与服务,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也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和宣传培训,建设一批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完善技术路线和技术模式,发挥引领作用。

4.5 培育市场主体

积极培育一批机具配置合理、管理运行高效、能够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市场主体。帮助农机服务主体解决好融资难、用地难、维修难、请机手难等实际困难。发挥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人才培训管理方面,制定长期的农机推广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合理引进人才、开发人才,促进人才流动,鼓励农机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也可以和重点学校开展合作,经常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将农机技术人员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的全能型人才。还要加大以农民机手为主体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建立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农机手培训体系。

4.6 强化宣传引导

及时总结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通过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工作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为推进全程机械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7 重视跨区服务

在农忙过程中进行相关作业,工作者应保障信息集成化管理,接下来大力发展农业组织,使农机手跨区项目可有效进行。之后由乡镇进行全方位安排,实施收割机作业形式,及时完成作业补助,并且重视技术服务质量的提升,时刻保持农业生产进程,让农机化的整体效率有所增强。

4.8 对农机进行全范围监督

宣传与推广农机作业标准的监督,让农机作业整体水平显著增强。时刻保障农机作业项目的规范性,整体上管理好农机技术检验流程,完善乡村区域的农机作业管理阀杆,公安单位与安全监督单位的人员应互相配合,对农机项目的进度进行检验,实时分析农业运作潜在的问题,体现农机项目的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潜山农机化植保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安徽潜山:“田管家”授技术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古皖之源,“皖”美潜山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