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2022-12-31 20:30崔小艳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喜雨春雨杜甫

文|崔小艳

【教学理念】

如何让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能在有效的40 分钟内接收到教师的讯息并得法,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得法,提问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要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我将秉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新课程理念,采用多种诵读策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力争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直观画面入境,节奏诵读悟情,联系生活树人。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诵读古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能背诵这首诗。

2.以品析“喜”“好”“潜”“细无声”等字词为切入点,理解诗句含义,体味字句的妙处。了解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进一步了解杜甫,体会诗中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以品析“好”“潜”“细无声”等字词为切入点,理解诗句含义,体味字句的妙处。了解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小雨,中雨,大雨,暴雨(体会春雨的温柔)。

一、时间轴导入,整合知识

1.出示时间轴,梳理古诗词。

2.出示古诗词学法,生补充学法。

3.了解锦绣成都,走进杜甫草堂(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借助游戏激趣,通过预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感受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整合知识,提升学习诗词的兴趣(综合性学习必不可少)。视频引入课题,更拉近了学生与成都草堂和杜甫的距离,为完成教学目标1做准备。】

二、朗读感受,形成表象

1.(出示杜甫画像)他是谁?

2.动画创作背景展示。

3.自由读、小组读、齐读、教师范读,走进诗歌。体味“喜”,板书“喜雨”简笔画。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了解作者,多种形式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奠定感情基调,消除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空间感,集中注意力快乐学习古诗。】

三、进入意境,读出韵味

1.在诗人眼中,这是一场怎样的雨?你从哪些关键字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指导。)

2.品“潜”字好处,表示默默无闻的意思。(出示:“春蚕到死丝方尽”“落红不是无情物”。)

3.了解五言律诗的特点。(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重点句品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小结:盼雨、听雨、看雨、想雨,这是一场及时雨。春雨贵如油。

6.随音乐自由诵读,小组诵读,读出韵律美,体会诗人心中有他人的情感。(自评,互评,师评。)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字词句的解读,进入诗的意境。多种诵读训练,提升读的品质。分层次检查读的情况,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盲点区”。教学中不断确定自己教、学生学的内容和策略,完成教学目标1,初步完成教学目标2。】

四、品读喜雨,诵解诗情

1.圈出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谈感受。

2.对比读《春雨》,体会诗人的情感,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

3.欣赏《经典咏流传》之《春夜喜雨》,品味杜甫那时生活惬意,却不忘老百姓的生活。毛泽东评价他是“人民诗人”。的确,他当之无愧。

【设计意图: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通过对比读加深对诗人忧国忧民品质的理解,入情入境,再次观看视频提高了学生的感知和创造能力,完成“知诗意”“入诗境”的任务并达成教学目标3,突破了教学重点。】

五、书画诗雨,成就自己

1.边欣赏音乐边书写诗或画画杜甫心中的春雨。

2.学了这首诗,你想对杜甫说什么?

3.联系生活,我们应该向杜甫学习什么?应该怎么做?

六、作业设计

必做题:背诵古诗。

选做题:给爸妈讲述杜甫的故事。注意添加《春夜喜雨》内容,分享忧国忧民的杜甫。

【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是一种审美体验的教学,诗歌学习是一个寻美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力图融入“美”的元素,从“形象美、语言美、韵律美”入手带领学生身临其境,认识杜甫,同时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真、善、美。

策略一:提炼内容,有效质疑。

课前,我让学生用时间轴方式整合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精心诱导,注意设置适合的问题,让学生更有成效地自读、自悟、自创。不仅如此,我注重挖掘教材潜在因素,重诵读,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简笔画,用直观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历史厚重的古诗词,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以生动的形式拉近了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愿意主动地探索真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策略二:质性评价激励,呵护学生的自信。

对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不能过于随意,嘻嘻哈哈一带而过,这样,就会只顾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的成效。如课堂上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或者发挥想象理解诗意,我都做了对应的评价,让学生真正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将回归于生活。

策略三:重视对比吟诵,关注情感体验。

在教学《春夜喜雨》的同时,我还选取了一首有关春雨的诗作对比诵读,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杜甫。多读,多积累,多提炼情感体验,重视语言文字的实践,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本真课堂。

猜你喜欢
喜雨春雨杜甫
春夜喜雨(外二首)
春雨
杜甫改诗
春夜喜雨
喜雨怕雨分两下
绝句
你那里有没有春雨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