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岷山导江,巴蜀名河

2023-01-02 10:50
河北水利 2022年7期
关键词:成都平原支流大渡河

岷江是长江上游川江段四大支流之一,又名汶江、都江,亦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全长735km,流域面积约14 万km2。

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都江堰以上为上游,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乐山以下为下游。

岷江有大小支流90 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西河等。

岷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896 亿m3,约占长江宜昌年水量的20%,为长江水量最丰富的支流。上游开发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下游开发以航运为主。

岷江全河落差3560m,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4888.6 万kW,是长江流域水能最丰富的支流。其中,大渡河(不包括青衣江)为3132 万kW,青衣江约为424 万kW。流域内已建成一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岷江干流上有映秀湾、太平驿两座电站;岷江支流草坡河、杂谷脑河、渔子溪等河流上还修建了草坡、理县、甘堡、渔子溪一级和二级、黄丹、坛罐窑等中小型电站;大渡河干流上修建了龚嘴、铜街子大型电站;青衣江上建有铜头、雨城、槽渔滩等中型电站。

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的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工程建于22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时任秦国蜀郡太守的李冰父子经过调查研究,总结自然规律和前人治水经验,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成都平原顶点、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对工程进行合理布置,带领西蜀各族人民,经过多年艰苦奋斗,终于建成都江堰。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都江堰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及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项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发挥引水、分洪、排石输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工程的建成,使成都平原自此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宋元后,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岷江流域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犹如童话世界,生态环境天然原始,空气清新,雪山纯净,森林幽幽,湖水奇幻,让人流连忘返,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五绝”更是令人啧啧称奇。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集聚了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凌云山紧傍岷江,上有建于唐代的凌云寺,依山开凿大佛一座,通高71m,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为唐代开元名僧海通和尚创建,历时90 年完成。大佛为一尊弥勒坐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人们将之形容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猜你喜欢
成都平原支流大渡河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古蜀先民以何为食以何为居
大渡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及环流特征分析
大渡河流域乡村产业融合优化途径研究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
三峡成库后典型支流航运条件及通航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