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任丘市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

2023-01-03 11:38李艳蒲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鸿鹄新品种小麦

李艳蒲

(河北省任丘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任丘 062550)

任丘市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 年6 月,2014 年12月登记注册,注册资金762 万元,总部位于任丘市吕公堡镇前李花村。合作社业务范围主要有农作物种植业、苗木新品种研发、禽畜养殖孵化、农产品加工销售、生产资料供销服务、技术交流与信息咨询等。

一、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

合作社自创建以来,在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科技兴农,产业致富,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利用任丘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合作社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建立优质种植基地和农资配送中心,开展多元化经营。

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农业产业技术培训、优质种苗和农资供给;农户以土地或已建立的农业基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开展联合经营,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物资采购、统一品牌包装、统一销售;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合作服务协议,由合作社帮助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提供标准化种植管理服务。

合作社经营方式灵活,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农业知识技术培训、大田作物种植、蔬菜种植包装销售、农资配送等。

二、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内容

1、组建技术团队

做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工作,必须有技术实力雄厚的技术团队。合作社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在园区建立了小麦高标准试验田,试验示范与推广小麦育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赵广才研究员每年在园区进行小麦育种及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及新品种展示,为任丘生产优质高产小麦提供技术支持。

合作社组建了技术指导员团队,设立了科技服务站,与河北农业大学、沧州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形成“农业技术专家、专业技术团队、专业技术服务队”三级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体系。聘请李志芳(中国农大教授,农业科技前沿领军人物)、崔艳辉(北京金星有限公司技师,在种鸭养殖方面技术卓著)、王喜吨(中农汇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师,在农技推广、新品种推介、农作物种植等方面经验丰富)、乔艳辉(河北科润农业技术研究所所长,在科研育种、制种、品种推广等方面经验丰富、成绩卓著)等专家担任技术指导。

2、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丰产丰收的关键。

合作社几年来陆续引进了一批名特优新品种。小麦引进新品种“师滦02-1”“藁优2018”、黑小麦;谷子引进新品种“国钦一号”“冀谷39”;花生引进新品种“花育20 号花生”“小白沙花生”;马铃薯引进新品种“荷兰十五马铃薯”“大西洋马铃薯”。

引进并示范推广的新技术有“小麦深耕深松节水灌溉技术”“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蔬菜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

合作社还具备种鸭养殖繁育技术。2018 年春,合作社开展林下养殖,与北京首农金星公司合作建立种鸭繁育基地,引进优良种鸭2 万羽。

3、推进科研项目实施

2019 年在全国推进粮改饲的大环境下,与河北科润农业技术研究所合作,引进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成果“高湿玉米青贮技术”,即把籽实水分含量在24%以上的玉米,经过粉碎加工和贮存发酵,作为饲料原料加入动物日粮的方法和过程,具有降低饲料成本、减少用工、提高淀粉消化率等优点。合作社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试生产加工青储玉米1000 吨制作鸭饲料,用于合作社种鸭场种鸭喂养,效果良好。

2019年成立有机肥加工厂,利用秸秆和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既解决了当前农村日益严重的种植业废弃物、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问题,提供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解决方案,同时也是促进地区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为发展农业产业循环、经济结构性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4、实现管理与销售智能化

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经济、大数据农业是大势所趋,鸿鹄合作社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引进新的管理手段,开创建设网络销售平台。2019 年引进中农普惠公司开发的农场管理软件“慧种地”,可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日志,上下级之间发布命令和汇报工作,还可上传发现问题,签到打卡定位工人位置,管理农产品出入库等,并定期生成种植月报和年报,应用效果良好。

2019 年引进技术建成自有销售平台“中国优质小麦及面粉”,可以整合多家资源,面对全国消费者进行农产品网络销售,打造农产品行业的供求信息发布平台,提供行业供求、招商合作、技术知识、政策法规、行业展会等信息,给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精准化、免费的信息交易服务。创新农村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大型超市、食堂、农贸批发市场等,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农产品。

三、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方式

任丘市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始终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作为基地科学种植宗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对农民组织和农户进行技术指导,送技术、送信息、送服务。根据农时季节及时给农民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因地制宜地为老百姓确定农业产业发展方向,提高农民素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现代农业。经过基地和合作社的共同努力,对服务范围内的200 个行政村实现了科技全覆盖,形成村村齐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农村的农业科技水平[1]。

建立科技传送网络,以点带面,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以科研院校农业技术专家为干、农业农村部门专业技术团队为主枝、合作社专业技术服务队为分枝”的科技服务常青树,三级联动,保证科学技术传播快、稳、准。

积极开展科普培训,合作社在2017~2019 年共计开展科技培训310 场次,科普讲座122 次,发放图书5000 余册。建立线上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微信群,网络直播等方式传递新技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利用网络平台提醒农民掌握适宜时机,做好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播种采收等农事操作,实现管理同步、技术同步。

四、鸿鹄种植专业合作社服务成效

1、自身发展成效

随着合作社生产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和科技应用比例不断增大,目前已建成3 个种植基地,即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吕公堡种植基地、种养结合的锁井基地、粮树间作的长丰基地,共计流转土地面积10000 亩。2019 年合作社实现年产粮食7200 吨、苗木20000 株、有机肥10000 吨。

2、社会效益显著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共有20000人次受益。合作社共计推广新型农业实用技术8 项,推广新品种6 个,培育科技示范户510 户,科技带动农户培训农民总计37000 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优质小麦+优质富硒绿色小米种植基地,选用优质小麦品种“师滦02-1”“藁优2018 ”,谷子选用“国钦一号”“冀谷39”,实行小麦、谷子两茬轮作;同时做为有机肥试验基地,全部施用有机肥种植。优质小麦平均亩产450 kg,亩产值1170元;谷子平均亩产350 kg,亩产值1050 元。600 亩新流转土地年产值133.2 万元。

节水灌溉、生物物理防治、科学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防灾减灾等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带了广泛的社会效益。推广节水小麦种植、农机深松等农业技术,优质节水小麦种植面积稳步扩大,优种率达到98%以上,推广面积25000 亩,1500 多户农民受益[2]。

2020 年重点实施“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项目”。选择抗旱作物品种,如谷子、葵花、角瓜等,采用抗旱保墒耕作方法,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变灌溉高产种植为适水高效种植。在推进“旱作雨养种植试点项目”的同时,统一种植原则下并行推进了食用葵花育种项目和南瓜子、南瓜粉生产加工项目,示范推广新型谷子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该技术计划辐射农户600 户,带动面积5000亩。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减少了灌溉投入,降低生产成本15%,给合作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保护地下水、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3]。

猜你喜欢
鸿鹄新品种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青菜新品种介绍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央视播报龙感湖聚14万只候鸟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雄鸡与鸿鹄
哭娃小麦
青菜新品种介绍
张鸿鹄《决战胡麻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