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栽培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

2023-01-03 11:38战向光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穗果青枯病病斑

战向光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上官地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49)

番茄种植对温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其保持在20℃~25℃。为保证番茄生长环境良好,需坚持无公害种植标准,严格把控种植土壤、温度以及湿度等要素,重视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提高设施番茄种植产量与品质。

一、设施番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设施栽培番茄一般选择早熟及中熟品种。早春栽培优先选取具备较高抗病性、耐低温且丰产性更高的早熟品种,或选择中早熟品种。秋季延晚番茄种植选择具备耐热性且抗病性的中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如果栽培主要以外销为主,需要优先选择耐运输且能够长时间储藏的硬质番茄品种。内蒙古赤峰市设施番茄种植需选取适合越夏茬种植的抗性强且高产优质的番茄品种,如普罗旺斯1 号、普罗旺斯3 号、靓粉1 号、汉姆1300 等品种,比较受市场欢迎。

2、选种与育苗

选取纯度超过95%、净度达到99%、发芽率超出85%且含水率低于7%的番茄种子。选种后需在1%高锰酸钾溶液当中浸泡20 min,随后用清水洗1~2 次。浸种后需要拌和2~3 倍体积的细砂,放置于盆中,覆盖湿毛巾,在25~30℃环境中催芽2~3 天。

育苗期管理。保证育苗环境阳光充足,增强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严格控制苗床温度与湿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3~15℃,湿度控制在45%~55%,地温保持在15℃左右,以培育壮苗,增强幼苗整体抗逆性。前期需遮光,避免高温以及强光影响幼苗生长。防治猝倒病与立枯病等苗期病害,幼苗期生长到2~3 片叶时及时喷施叶面保护剂。定植前必须进行7 天的低温、耐旱炼苗作业[1]。

3、施肥与定植

为保证设施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保证底肥充足。优先选择肥力水平较高的土壤种植,一般每亩需施用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 吨、复合肥100 kg、硫酸锌2 kg、硼肥1 kg 以及菌肥10 kg,肥料需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深耕25~30 cm 后整平地面,然后根据设计好的行距起垄做畦。设施番茄栽培株距45~ 50 cm、行距75~80 cm,每亩保苗1800 株左右。

4、田间管理

(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10 天缓苗,无需浇水追肥作业。缓苗后浇灌暗水,控制浇水量,浇灌后中耕作业。

(2)开花结果期管理

第1 果穗开花到番茄拉秧前都是开花结果期。番茄开花结果初期环境温度相对较低,低温高湿会造成花柄与果柄离层,造成落花落果。此期间室内温度需保持在22~28℃,夜晚保持在12~18℃,昼夜温差控制在10℃。

开花坐果期需适当提高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解决光照分布不均匀问题。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面积。

设施内部,每日上午10 时左右,室内温度达到25℃时打开顶风口降湿10~20 min,严格控制风口尺寸和开启时间。设施内温度相对较低时,可以利用生石灰等进行降湿。

(3)水肥管理

浇定根水后,第1 穗果坐住前无需浇水,蹲苗促进根系下扎,保证番茄根系发达。第1 穗果生长到核桃大小、第2 穗果生长到蚕豆大小、第3 穗果花蕾开花后结束蹲苗,开始浇水。每10~15 天浇水1 次,此阶段可以喷施叶面肥保花保果。每摘1茬果后,冲施1 次大量元素水溶肥10 kg/亩,主要是高钾水溶肥,保证果实品质。番茄生育期要避免大水大肥[2]。

(4)整枝

采取单干整枝技术,只留下主干并彻底清除所有侧枝。第1穗果开始变白后,将第1 穗果的老叶全部去除,避免养分的不必要消耗,有利于通风,避免根部因为湿度过大而产生病害。

此外,需疏花疏果,低温季节进行摘心作业,增加光照促进番茄转色。去除畸形、发育不良的花以及果实,避免养分大量消耗,保证果实均匀生长。

二、设施番茄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1、早疫病

早疫病受害叶片存在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随后扩大为不规则形,出现同心轮纹。潮湿环境中病斑会出现黑霉,大部分病斑由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萎蔫枯死。叶柄、茎秆与果实发病时出现暗褐色椭圆形病斑,扩大后出现凹陷,伴随黑霉及同心轮纹。青果病斑出现在花萼周围,严重时导致果实开裂。可每7 天喷施1 次600 倍百菌清药液防治。

2、晚疫病

晚疫病会直接影响番茄生长,防治不及时会导致设施内全部番茄感染。相对湿度高于90%时,果实表面会出现白色状霉菌,造成番茄果实严重腐烂。设施内空气流通相对较差、栽培密度相对较高时番茄晚疫病高发。

及时彻底清除设施内染病植株,加强设施内部通风。农药防治可选择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 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 倍液,均匀喷洒在茎秆、叶背、青果等位置,重点喷药区域如植株中下部位需交替用药。

3、青枯病

发生青枯病会导致番茄叶片枯萎、焦黄。设施内温度相对较高、光照强度不够时易诱发番茄青枯病。

防治青枯病时,需定期清除患病植株,带出集中无害化处理。达到防治标准后,可以喷洒200 mg/L 硫酸链霉素、或者30%DT 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根部灌入4000 倍液硫酸链霉素。每周使用药液300 g,灌根频率为10 天1 次,连续2~3 次。设施内加强通风、排水作业,防止大规模感染青枯病[3]。

4、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因为寄生菌侵染发病。选择优良的番茄品种,培育壮苗,发现染病植株及时隔离并清除感染。可将奥力克-霉止300 倍液稀释后添加一定量有机硅喷洒患病部位,5 天1 次,连续用药2 次,即可控制并避免病害大规模扩散。

5、脐腐病

番茄青果期脐腐病易发生。染病后,果实顶部出现病斑,开始为暗绿色椭圆状,随后变成暗褐色扁平状,一般不会导致果实腐烂。当设施内部湿度达到一定条件时,真菌会附着在番茄病斑上产生黑褐色或粉红色霉层。

番茄脐腐病防治时,必须保证合理浇水作业,避免设施内湿度过高。幼苗生长初期,每亩施加50~75 kg 石灰粉;也可在开花期喷洒浓度1%碳酸钙或1%氯化钙、脐腐灵,每隔15 天喷洒1 次,可有效预防番茄脐腐病。

三、结语

设施番茄栽培中要做好选种作业,从根本上保证番茄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做好田间管理,明确各个时期的管理重点,并做好常见病害的预防与防治工作,充分发挥设施番茄栽培优势,以提升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穗果青枯病病斑
设施番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烟草青枯病防治研究进展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温室番茄品质对不同沟灌方式和施氮量组合的响应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