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苦荞轻简栽培技术简介

2023-01-04 13:46田晓庆
南方农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苦荞荞麦植株

田晓庆

(重庆市农业学校,重庆 401329)

荞麦起源于我国,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二千余年。属于粮食经济作物中较为理想的填闲补种类型,我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荞麦为蓼科荞麦属植物,共有大约23 个物种,目前种植的有甜荞、苦荞、金荞3个种,甜荞淀粉含量高,香气浓郁、味道较好,苦荞香气淡、略带苦涩。据2020 年调查,甜荞、苦荞、金荞在重庆均有栽培,种植面积达14 867 hm2,其中以苦荞种植为主,占全市荞麦面积的72.7%。苦荞主要在酉阳、城口、彭水、黔江、秀山、巫山、巫溪、奉节等区县种植,其中,酉阳面积最大,达到5 333 hm2;在传统种植模式中,荞麦主要作为填闲作物,农民主要采用自留种,以撒播方式栽培生产,无鉴定品种,无施肥,随意种,随便收,单产低,苦荞单产70~80 kg/667 m2。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重庆荞麦单产逐年提高,2020 年全市苦荞单产达130 kg/667 m2以上,但在采用传统技术种植的区域,单产仍然较低。随着荞麦特别是苦荞的价值逐步得到认同,荞麦产业发展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荞麦种植面积由2013 年的约4 667 hm2发展至目前稳定在13 333 hm2以上,总产值达到1.5 亿元以上。通过对酉阳、城口、石柱、万州、渝北、九龙坡和黔江等地荞麦大田栽培生产环节的调查,发现由于荞麦种子不纯且品质不好,耕种粗放,不注意田间管理和施肥等问题,结果造成植株混杂,产量不高。为改进传统的苦荞栽培方式,我们通过对大量栽培试验、密度试验等数据分析,梳理出规范性要素,经过8 年的生产性试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苦荞绿色栽培技术。

1 生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荞麦的生育特点

荞麦生长期相对较短,其生长与发育的最大特征就是重叠期长[1],植株的生长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花期长达25~40 d。在气温25~30 ℃、水分适宜的情况下,播种4 d 即可出苗,出苗后12 d 左右开始分枝,同时开始孕蕾。在整个生长期间分枝与孕蕾同时进行。此外,荞麦随品种、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的不同,生育期的长短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早熟品种生育期60~70 d,中熟品种生育期71~90 d,晚熟品种生育期91~120 d 及以上。甜荞一般为早熟品种,可分秋荞与春荞两季栽培。

1.2 苦荞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2.1 温度

苦荞属于喜温粮食作物,对种植地方的气温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耐寒力弱,怕霜冻,气温若低于4 ℃就会导致叶片严重受害,低于0 ℃造成整株死亡。一般来说,在苦荞生长期内,为了保证“高产”目标的实现,栽培户不但要确保生长期内种植区域温度在0 ℃以上,还要保证萌芽期温度在15~17 ℃,开花结果期温度在20 ℃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受精结实而使产量下降[2]。

1.2.2 水分

苦荞喜湿怕旱。其繁殖的前期需水量低,在高湿条件下繁殖速度快,因为苦荞种子顺利发芽需要吸取大量的水分,当吸水达到了自身重量50%的时候才可以生根发芽。由于苦荞开花结实期需水较多[3],其耗水量比小麦、大麦等作物高。调查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荞麦的主茎叉形分枝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都呈现了减少态势。在种植苦荞的时期,土壤含水率需维持在合适的区间内,土壤中的含水率过高将会对苦荞根系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造成烂根烂苗。

1.2.3 光照

苦荞是短日照作物。苦荞对光照强度变化的反应较其他禾谷类作物灵敏,萌芽期光线不足,植物瘦弱;开花、结实期间光线不够,将导致花果掉落,结实率降低,产量也降低[4]。有研究发现,在苦荞幼苗阶段,通过缩短日照可以提高生殖速率、提早开花期和结果期,但也对苦荞的茎叶生长发育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减低了茎的正常生长锥分化速率,也减少了花序和分枝的数量。

1.2.4 养分

苦荞对养分的要求,一般以吸取磷钾较多,合理的氮磷肥配比对苦荞生长也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证实,合理的氮磷肥配施提高了苦荞植株氮、磷积累量,促进植株吸收更多的氮、磷养分,进而合成更多的同化物以形成较高产量[5]。苦荞根系发达,抗瘠薄力强,对土质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对土质要求不高,但以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为最合适。

2 苦荞轻简栽培技术

2.1 整地及施基肥

苦荞种植基地应选择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地块。要求选用地形较平缓、土壤肥力较高的壤土或砂壤土。在正式种植苦荞之前应当进行整地工作,清除田间杂草、秸秆、石块等,如果地块已属长期种植的,则不需要耕作。因苦荞植株根部发育较细弱,且子叶大,顶土力较弱,不易出土全苗,为降低苦荞的顶土压力,同时促进土壤提升蓄水能力,避免土壤中的水分大量挥发,为苦荞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条件,故有必要耕细土壤。如果土地是多年未种植的荒地,采取深耕整地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条件,为苦荞的出苗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6]。可以用旋耕机翻耕20 cm 左右,达到土地平整、无大石块、无杂草、无前作秸秆遗留,适宜微耕机作业即可。接着按200~300 cm 宽度划厢,开厢沟宽40 cm、深30 cm 左右,地块四周开宽50 cm、深40 cm 的深沟排水。

苦荞栽培采用施肥播种覆土一体化,先按每667 m2施15 kg 45%复合肥(N、P2O5、K2O重量比为15∶15∶15)作底肥,按厢一次性均匀撒施,后按照3.0~4.0 kg/667 m2的种子用量按厢均匀撒播,最后用微耕机均匀翻耕覆土,盖土厚度3~4 cm。

2.2 良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通过重庆市鉴定的抗逆性好、高产、稳产的荞麦良种,如酉荞1 号、酉荞5 号。在完成了种子选择之后,使用“泥水”将不成熟的种子剔除,有效保证后期种子的发芽率,同时保证幼苗的茁壮成长。种子筛选以后,在播种之前还必须进行晒种、浸种和拌种等工作。把选好的种子在晴朗气候进行3 d 左右晒干,并且每隔3 h 要翻转一遍,让种子均匀晒干,这不但能够增加种子活力,也能够提高发芽率,同时,在日光中的紫外光下还可以有效去除种子表层可能残留的细菌及虫卵。在完成晾晒工作之后,还需要将混在种子里面的草籽、破粒种子及掺杂的其他物质剔除。还可以通过浸种措施预防病虫害,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0 min,随后使用0.1%~0.05%硼酸进行浸种。在拌种的时候,一般会采用硼砂、高锰酸钾等物质,合理的拌种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后期苦荞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使苦荞能够稳健生长,进而提升苦荞产量及品质。

2.3 合理播种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和传统耕作制度,选择春播或秋播。重庆的苦荞种植地区春播日期通常是在2 月底或3 月初,温度保持在10 ℃以上时进行。秋播日期通常是在9 月底至10 月初。选土地墒情较好或在下种后1~2 d 降雨的天气,种植量一般由土地肥力程度、品种、种子发芽率及下种方式来决定,一般按照3~4 kg/667 m2进行,行距按照0.33 m,播种密度为9万~12万株/667 m2。人工撒播注意均匀;机播注意播种深度掌握在3 cm 左右,下种太浅容易遭风干,下种太深不易出苗。

2.4 田间管理

中耕: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除草剂,在播种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苗期封行前防控杂草。其余时间除草次数,则根据地区、土壤、墒情及杂草多少而定,一般当苗高6~8 cm 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剔除细弱苗,开花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并培土以达到疏松土壤、增强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的目的。

辅助授粉:苦荞是异花授粉作物,一般结实率较低。需在盛花期人工辅助授粉2~3次,每隔2~3 d一次,方法是在上午9—11 时,用一支软绵绳索,由二人各执一端,沿荞麦顶端轻轻拉过,并摇晃周围植物,使植株间彼此相互碰撞、共同授粉,从而提高结实率和产量。也可使用养殖蜜蜂辅助授粉。

根外追肥:初花期结合植株生长情况,可每667 m2用100~150 g磷酸二氢钾兑水50 kg进行茎叶喷雾,见效快,利用率高,使用方便。此外,由于苦荞生长需要的水分较多,在开花结实期间遇到干燥气候应适时浇水,多雨时节和低洼田块要适时排涝减渍,防止烂根烂苗。

抗病防虫:苦荞病虫害不多,病虫害治理遵循以预防为主,在全生育期间,做到清沟排渍,沟内不能有明水。通过合理轮作,净化田间以降低病虫源;培养壮苗,并做好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物理措施主要采取轮作、清除病残植株、灯光诱杀等。化学防治则通过使用常规的药物喷洒来预防,例如在荞麦立枯病发生时,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25 kg 加50 kg 种子拌种,或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 000倍液喷洒幼苗;霜霉病,喷洒25%的瑞毒霉600~800倍液防治;轮纹病,喷洒30%多菌灵或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防治。

2.5 适时收获

整株70%以上的籽粒已成熟,且籽粒颜色呈本品种的固有色泽(褐色、灰白、黑色等)时及时收获。最好在阴雨天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清晨到11时前进行。人工收获后,要在地中扎堆晒干5~7 d 以促后成熟,脱粒后进行清选,除去杂质,提高净度。收割和晒干脱粒过程中,各种用具要干净、无污染。面积较大时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最后,将新采收的苦荞种在避光、低温、洁净、通气正常、无虫患和鼠害的仓库中贮存。

3 结语

从2013年开始,重庆荞麦产业体系对苦荞绿色栽培技术各个环节技术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并在酉阳、城口和石柱等地进行了大面积试验。为提升重庆苦荞品质,以“绿色、优质、高效”为目标,结合重庆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实际,围绕“良种、节肥、轻简”,集成了一套“翻耕精播一体化,有机底肥一道清,无药减肥双发力,绿色防控各环节”为核心的苦荞绿色轻简栽培技术。八年来,在种子选择与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各个环节分别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为苦荞绿色栽培技术集成和示范奠定了基础;苦荞绿色轻简栽培技术在酉阳、城口、彭水、黔江、秀山、巫山、巫溪、奉节等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随着苦荞绿色栽培技术推广,重庆苦荞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提高,有力地推动重庆荞麦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苦荞荞麦植株
红山荞麦看木森
科学家揭示苦荞起源传播驯化路径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苦荞
准确辨识辣椒植株徒长及徒长的防控措施
哈密葡萄黄化病的发生情况及补救措施
荞麦
荞麦花开
苦荞饮品开发研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