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用分析

2023-01-05 17:26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部门

李 霞

(莒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 临沂 276600)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卫生管理也越来越重视,而开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时需加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产生,对于大规模传染病需采取针对性、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社会的稳定性[1]。对国内公共卫生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防止传染性疾病大面积传播,可借助相关法律、政府机构以媒体方式开展传播公共卫生的管理概念、目的,从而使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效率得到提升[2]。因此,公共卫生的管理部门应按照国情,探索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减少传染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1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加强公共卫生管理的意义

在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公共卫生管理能够对染病群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激发,促使其可以积极参与到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使其引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得以深入开展,对传染病发生、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且公共卫生管理具有较好的协调职能,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卫生管理的相关部门可有效协调各项工作,保证相关的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如公共卫生的管理工作过程中,因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系统性较强,卫生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结合宏观部署、微观管理,科学协调各方的力量,使各方的力量都积极参与到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进而提升预防、控制效果[3]。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全球化特征,若无法科学检测传染病,则会增加产生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的几率。所以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应对传染病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在其扩散萌芽的阶段彻底消灭。国内公共卫生的管理体系比较薄弱,若有危机产生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公共卫生的管理体制、强度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非常重要、关键,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可促使人民群众公共卫生的意识得到提升,从而有效防止传染病传播,给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氛围、环境。

2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公共卫生管理问题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相继在各地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体型,且在预防传染病的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果。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当前传染病任然呈现出高发、高危的态势,特别是医疗设施比较落后的地方,爆发传染病的几率更高。国内疾病预防工作中公共卫生管理依然有许多不足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缺少操作性

现如今国内相关部门、机构针对各地的具体情况、传染病现状制定了具体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但是在实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过程中,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且有的单位、部门没有彻底贯彻落实相关的条例,致使法律法规应有的效果全部丧失,而无法顺利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2.2传染病的防治能力欠缺

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有较多的漏洞存在,且有责任不明确情况,问题发生之后相互推卸责任。且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没有准确进行布置,致使公共卫生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无法落实,阻碍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2.3传染病的防治队伍组建缓慢

公共卫生管理的部门中缺乏内部人力资源,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预防、控制知识欠缺,无法有效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工作,导致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的质量降低,致使传染病不断扩散。

3 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公共卫生管理加强策略

3.1做好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工作

在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患病人员均是传染源,所以,开展公共卫生管理时需将患病的人群隔离,做好医院的整体消毒工作,对各项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对传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疾病扩散。且当地政府应加强对传染病监测、疫苗接种的监督力度,积极组织人群接种疫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疾病预防的方案进行调整,保证干预的具体效果。对传染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时,需对传染病的类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年龄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保证从源头上对传染病进行控制。产生季节性的传染病时,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应做好预防宣传工作,对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公共卫生环境得到改善,高效抑制疾病的爆发。

3.2应急方案体系的建立

建立疾病的应急系统是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部门需对其工作体系进行构建,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病情况时相关部门需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对疾病的预防工作进行记录,并报告上级部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而且为有效提升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质量,要求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对传染病的信息充分进行整合,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对系统信息及时进行更新,确保相关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准确、快速上报具体的疾病相关信息。使工作人员在面对传染病时可更加顺利地开展防控工作,保证具体防控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3.3增加硬件投入的力度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且加大硬件的投入力度,保证基层的社区医院在预防、控制传染病时有更多的物力、人力资源。首先应合理增加传染病病房,建立更加严格的疾病隔离区域,保证有效控制传染病。且隔离区内应严格按照病房的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工作,严格进行隔离区的消毒工作,并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保证传染区域中的患者病情不会加重,不会对其他人员造成威胁,进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展情况。

3.4做好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且文化背景也参差不齐,致使人们在传染病方面的认知程度也高低不一,如果社会上有大规模的传染病情况发生,相关部门暂时缺少有效控制的措施,而且受到网络舆论影响大多数民众会产生恐慌、害怕的情绪,从而引发社会动荡、不稳定,群众不能正确的看待、面对传染病,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开展造成影响。所以公共卫生部门需加强民众的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在民众中开展相关的教育宣传活动,使民众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认知,增强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从而减少对不良信息传播。爆发传染病时政府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对舆论进行控制,通过媒体给民众讲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对民心进行稳定。且新闻媒体对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报到时需对报道工作进行妥善处理,准确播报具体的传染病信息,避免传播不良信息、引导舆论,从而使民众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更加有利于疾病的预防、控制。

3.5应对工作队伍强化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公共卫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工作队伍的高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才能使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得到保证。相关部门应强化已有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专业技术,尤其是对于基层医疗工作人员,需积极学习更加专业的知识,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而使其尽心尽力的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同时需要考核工作人员的学习状况,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从而更加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及管理工作,增强传染病的预防效率。

3.6应对工作制度完善

公共卫生部门在开展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中需对工作制度进行完善,确保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使相关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对病情发展的方向、防控工作进行明确,从而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情况,保证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传染病的预防涉及到许多方面工作,需根据制度对常规工作进行固定,基层社区医院应按照自身状况合理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使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专业性得到保证,做好防患工作,对于每个病患都应及时进行登记、询问,从而保证每一位患者均得到有效的管理、治疗。

4 结束语

目前,传染病在国内呈现高危的势态,公共卫生部门需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避免病情大规模的扩散。但是现阶段公共卫生管理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所以相关部门应对公共卫生管理的系统进行完善,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从而不断提升公共卫生的管理质量,使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序性得到保障,更好地对社会稳定性进行维护,强化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传染病部门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