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65例

2023-01-05 18:23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颈源棘突拇指

吴 双

(广西中医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3)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小、小关节紊乱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导致关节失稳,软组织炎症,刺激、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以头痛为主,伴有颈肩、臂疼痛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笔者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65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均为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门诊部、南宁市武鸣区中医院及南宁市武鸣区府城中心卫生院收治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37例;年龄21~72岁;病程1天~26年。所有病例均排除内科疾患所致头痛。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2]拟定。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或急性头痛,疼痛部位在偏头痛或双侧痛、后枕部痛、顶颞部痛等,性质有持续性隐痛、抽触痛、放射痛,或入夜难安、睡后痛醒,常伴有头晕、恶心欲呕、胸闷,颈部运动、咳嗽、劳损会加重头痛,或出现颈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严重者影响工作生活。查体可见枕骨后风池穴均有明显压痛,或左侧或右侧或双侧,大部分有向头部放射痛,可触及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出口处水肿,条束状,双侧颈项肌不同程度紧张,弹性差,压痛,枢椎棘突压痛,不在正中线,头部旋转时症状加重。X线片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寰枢椎半脱位,或C2~C5椎体棘突偏歪等表现。CT检查多无特殊变化,少数患者可见颈椎间盘突出。

2 治疗方法

推拿疗法:采用理筋与整复相结合的推拿方法。①理筋手法:患者端坐,术者立于侧后方,一手扶其头部,另一手先以轻柔手法拿、揉、按颈项部、肩部数分钟,同时活动头颈部,以放松颈部肌肉;然后以斜滚法滚两侧颈项部、肩部,以透热为度;接着点按双侧风池、风府、率谷、太阳、印堂、肩井、大椎等穴,每穴20~30s;再用拇指在项韧带、颈椎两侧横突周围、颈枕交界处及耳后乳突内下等处寻找敏感反应点(如条状物、硬结及压痛点等)用力按压、点揉,每处20~30s。手法轻重以患者年龄和耐受为度,并尽量使点按局部有酸胀、发热、针刺感,如能向病灶处(头痛位置)或者深部放射为佳。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②整复手法:整复手法分寰枢关节旋转扳法与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前者适应于伴有寰枢椎半脱位的患者,用以整复寰枢椎半脱位;后者适应于伴有颈椎棘突偏歪者,用以整复C2~C5偏歪的棘突。整复手法每5天1次,2次为一疗程。a.寰枢关节旋转扳法:患者坐于低凳上,颈略屈,术者立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住第2颈椎棘突,另一手扶于对侧头部,肘弯套住其下颏部。肘臂部协调用力,缓慢地将颈椎向上拔伸,在拔伸的基础上同时使颈椎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阻力位时略停顿一下,随即做一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而顶住棘突一手的拇指亦同时进行拨动,常可闻及“喀”的弹响声,拇指下亦有棘突跳动感。操作过程中不可强求弹响声。b.颈椎旋转定位扳法:亦称小角度矢状位颈椎定位板法,患者取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颏部,令其低头45度,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然后将头慢慢向患侧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停顿一下,随即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矢状位(前后位)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操作过程中亦不可强求弹响声。

针灸治疗:主穴取颈部夹脊穴、风池穴、外关穴、阿是穴。配穴:偏头痛加患侧率谷穴、翳风穴、头维穴;后枕部痛加风府穴、天柱穴、大椎穴;顶颞部痛加百会穴、四神聪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头痛、颈肩部疼痛和体征完全消失,能参加正常工作,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复发。显效:头痛基本消失,或仅有颈肩部疼痛症状。有效:头痛减轻,由每日数次或每月数次,1个月仅发作1~2次,遇劳累精神刺激有轻微隐痛。无效:症状未减轻。

4 治疗结果

痊愈40例,占61.54%;显效14例,占21.53%;有效9例,占13.85%;无效2例,占3.08%;总有效率为96.92%。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10次。

5 讨 论

颈源性头痛多因颈部劳损、外伤或受感染等因素,造成寰枢关节错位或颈椎后关节错位、周围软组织水肿、粘连、瘢痕形成,致使颈部神经、血管(包括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继发性受损,继之受到卡压或炎性物质刺激,释放致痛因子,引起头痛,此即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理[4]。

颈源性头痛属中医“头痛”、“痹证”范畴。病因是劳伤、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病机是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5]。推拿手法配合针灸治疗见效快,安全性高,容易被患者所接受[6-9]。通过拿、揉、按、点、滚等手法以舒筋活血、松解粘连、温经通络、解痉止痛,消除无菌性炎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在颅骨上项线与颅骨乳突之间的区域点按、按揉敏感反应点(如条状物、硬结及压痛点),可对此区域易受卡压的颈部神经、血管(包括椎动脉)和交感神经有明显的松解作用。用寰枢关节旋转扳法和颈椎旋转定位扳法,可恢复椎间及各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从而减轻对颈枕部神经的刺激和压迫,达到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目的。再配以针灸治疗,疏经通络、调理气血、通络止痛。推拿和针灸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颈源棘突拇指
棘突记忆合金内固定装置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降落伞(翻绳)
“低头族”注意了:当心颈椎病引发高血压!
搓腰
——壮肾
“拇指西瓜”
有趣的拇偶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针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