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巴布剂研究进展

2023-01-05 18:23苏文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伤科巴布基质

张 毅,郭 亮,谢 辉,田 源,苏文莉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A区筋伤科,重庆 400010)

巴布剂又称凝胶膏剂。在日本已有较为悠久的应用历史,但在我国却是近年才兴起的新型经皮给药剂型。在我国2015版药典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将原药物与水溶性高分子基质混合成膏状,涂抹于背衬材料上,可作用于全身或局部的薄片状外用贴剂[1]。巴布剂与传统外贴剂相比,载药量大,保湿性好,透皮性强,对皮肤刺激小,剂量准确、规避肝脏首过效应,血药浓度无峰谷现象,使用方便可反复揭贴等。巴布剂对中药组方复杂成分的承载和药物释放优势突出,是近年中医外治法的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基质材料的优化和制备工艺的不断创新,巴布剂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骨伤、内、外、妇、儿等领域多种疾病都可以看到巴布剂参与治疗。贴敷疗法在临床的用量十分巨大,在患者中也具有很好的口碑,但目前临床应用的贴膏种类繁多,作用范围不是很精确,专病专药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1 制备工艺

1.1 基质研究

目前常用的巴布剂基质有明胶、聚丙烯酸钠、羧基甲纤维素钠以及微粉硅胶等高分子聚合物,作为骨架材料,是巴布剂制备的关键。梁培鑫等[2]通过比热法研究中药巴布剂高分子聚合物热力学性能发现:明胶的Tg(即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作为中药巴布剂的机制成分,可以降低整体的Tg,对巴布剂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2 基质优选

巴布剂的基质选择对药物的承载作用、皮肤亲和性以及透皮吸收效果影响较大。基质配方根据承载药物不同而具有差异,例如陈丽静等[3]通过实验确定少腹逐瘀凝胶贴膏基质的最优处方为NP700、高岭土、酒石酸,比例为2.43:0.95:0.17;另一项研究则确定了芦荟水凝胶巴布贴剂基质的最优处方为NP700、甘氨酸铝、酒石酸、甘油、PVPK-30、氮酮+丙二醇、水、芦荟凝胶(7.0g、0.4g、0.2g、35.0g、2.0g、5.0g、36.4g、14.0g)[4]。其试验方法多选用正交试验设计,还有均匀设计、星点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等方法,一般以黏附力(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涂展性、外观、综合感官等作为评价指标。有研究发现,采用流变学特性考察结合传统黏附力测试,可以全面考察基质的粘弹性能,有助于对巴布贴膏整体特性的研究[5]。

1.3 药物释放和透皮吸收

巴布剂属于经皮给药剂型,药物在体外释放并透皮吸收的效果如何,决定了药物的疗效。尤其是在促进药物透皮性方面研究较为丰富,渗透介质一般选用生理盐水,之前也有研究认为含乙醇的生理盐水更有利于药物透皮,但乙醇浓度过高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6]。现在许多巴布剂采用丙二醇、薄荷脑、冰片、樟脑、氮酮等促渗剂以促进药物透皮性,而现在许多天然透皮吸收促进剂如樟脑、冰片等大多具有易挥发的特性,李伟泽等[7]研究发现将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技术应用于樟脑,可以有效降低樟脑在巴布剂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挥发性,能更好的发挥其促透皮吸收作用。

田硕等从皮肤生理特性、功能特点研究认为促渗剂的频繁使用会破坏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甚至会对机体产生损害。他们还提出了“三微调平衡学说”,认为外用药物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并不一定是透皮吸收入血,而是通过局部的“微作用,微刺激,微吸收”,通过皮肤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发挥作用[8-10]。

此外,张丽花等[11]研究发现,离子导入和超声导入可以增强白芥子涂方巴布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某些物理技术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促透皮吸收作用,从而规避或减轻频繁使用促渗剂产生的负面影响。

2 临床应用

2.1 伤科疾病

中医外治法(贴敷、熏洗等治疗方法)最常用于伤科疾病,针对各种急慢性损伤以及伤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疗效。伤科疾病一般为骨折筋伤、气血受阻,现代医学认为其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许多并发症也多是由于气血津液失调引起。所以现在许多用于治疗伤科疾病的中药巴布剂也多从这些方面入手研究。刘永利等[12]通过研究发现,治伤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体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水平。董玮等[13]研究认为,滇重楼巴布剂可以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IL-1β和TLR4炎症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徐京育等[14]研究痛舒膏巴布剂治疗筋伤疾病的作用机制发现,痛舒膏巴布剂可以改变血液流变状态。杨佳生等[15]通过研究发现,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便秘患者时,在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调护和腹部按摩的基础上,加用西关正骨巴布剂穴位贴敷能更有效改善便秘情况。还有研究证实,中药巴布剂静脉损伤、静脉炎等血管病症也具有确切的疗效[16-17]。

2.2 其他疾病

治疗高血压。魏思宁等[18]通过研究老年阴虚阳亢型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药巴布剂治疗效果得出结论认为,交泰丸加味制备的巴布剂穴位贴敷可以降低该类患者的收缩压并改善临床症状。赵欣等[19]将巴布剂治疗与耳穴理论结合研究发现,采用天麻巴布剂耳穴给药对晕动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治疗肝胆疾病。王婷玉等[20]以肝功能、体质量、尿量、腹围及B超检查腹水变化等为观察指标,发现中药巴布剂腹部穴位贴敷治疗可以增加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尿量,减少腹水量和腹围,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袁凯等[21]研究发现,中药巴布膏剂外敷穴位配合口服熊去氧胆酸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胆汁淤积性肝病治疗效果显著,且优于单纯使用熊去氧胆酸的效果。

治疗腹泻。杨仲婷等[22]研究认为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疗效显著,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中腹痛、腹痛天数、腹胀、排便满意度、肠道症状对生活干扰等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估均有明显改善。另一项研究发现中药桂芍巴布剂敷神阙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也具有显著的疗效[23]。

赵旻等[24]将龟鹿二仙胶巴布剂用于治疗直肠癌化疗后,结果发现龟鹿二仙胶巴布剂能有效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体力及免疫力恢复有促进作用。

3 小 结

中药巴布剂优势明显,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制备工艺的进展,各种组方或单味药巴布制剂的研究报道层出不穷。需要考虑到的是,中药巴布剂虽然使用便捷,但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在体内、体外药物作用途径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不同,一些疾病可能并不适合选用巴布剂来治疗。因此,后面的研究应该充分考量巴布剂对疾病的适用性、安全性,兼顾临床疗效与便捷的操作,对各种中药巴布剂的作用途径和代谢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猜你喜欢
伤科巴布基质
4种不同配比基质对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论津沽珍本《正骨秘法》挖掘整理对后世津沽伤科推拿的贡献*
邵氏“芒针心法”伤科临证撷萃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石氏伤科:正骨传奇
发现“双胞胎”
刘氏伤科手法治疗“筋出槽,骨错缝”的体会
三封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