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现实困境、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01-06 02:02
贺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武装思政意识

李 晨

(中国计量大学 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理论武装问题事关新时代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义。当前,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同时要善于把握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政治意识这一要素在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实效中的重要作用,从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的角度来探索增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路径,真正实现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目标。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17,这也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指明了方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历史经验,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迫切需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做好大学生思想武装工作。

一、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面临的现实困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本文认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核心就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此,全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举措,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从目前的实践来看,“三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包括高校责任主体意识不断夯实、一系列思政课教材不断出版、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推进、教师立德树人思想不断筑牢、学生主体认同不断提升等。

相较于“进教材”和“进课堂”,“进头脑”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理解认同“新思想”的内涵要求,并自觉做“新思想”的捍卫者和践行者。这既是做好“三进”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关键所在。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方面距此要求还存在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论认知方面存在实效困境

理论认知是受教育者接受外界事物的基础和前提,是建立理论认同的第一步。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前提的重要性。目前来看,在大学生理论认知方面存在一些宣传教育实效不佳的情况。

一是传统教与学的模式限制。传统高校思政课堂集中在以教师讲课为主,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难以调动全体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容易忽视实践教育环节的重要作用,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深化,难以在学生群体中产生有效共鸣。

二是部分学生理论学习主动性不高。“00”后大学生成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多元化和泛娱乐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关注社交娱乐多、关注时事政治少,主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不高。一些学生表示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必修课学分要求,或者完成党日活动、班团活动和“青年大学习”打卡要求,缺乏理论学习的主动性,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不高。

三是部分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有待加强。思政课是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最重要的途径,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实际效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发挥课程思政协同作用非常关键。目前来看,极个别专业课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还未完全融会贯通。

(二)情感认同方面存在主体困境

情感认同是指,个人在对事物认识判断的基础上,在心理情感方面产生认可、接受并开始从意识层面模仿和践行的过程。价值观认同作为情感认同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论武装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增强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情感认同方面,多元主体作用的发挥有限。

一是部分学生的自主性尚未有效激发。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依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分析,学生只有在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有主体参与,才能从理论认知转化为思想情感层面的认同[3]18。目前,在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未被完全激发,有效建立情感认同的难度较大。

二是思政队伍素质仍需提高。作为思政队伍的骨干,辅导员、班主任是与大学生开展日常交流最多的群体,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目前来看,一些辅导员、班主任的理论功底和宣传教育能力还有待提高,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作用尚未充分激发。

三是文化环境氛围有待进一步优化。真正让大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建立情感认同,就必须要选择与学生无缝对接的校园文化场域,通过校园文化的导向性、渗透性、互动性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当下一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效果有待加强,文化育人的功能发挥有限,导致一些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共鸣不足。

(三)行为表达方面存在制度困境

行为表达是指在观念、理论、情感支配下有目的的行动,是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深化,是内化了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外化表现。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最终目标也是促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上拥护和践行党的最新理论。当前,行为表达方面缺乏制度性规范,制约着大学生将党的最新理论外化于行的效果。

一是实践转化机制不完善。思想内化到行为外化之间需要实践转化的过程,大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才能真正做到外化于行。然而,当前极少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保障性,存在校内活动基地建设“窄”、校外实践活动“泛”、具体实践活动内容“空”等问题,影响了实践转化的效果。

二是社会实践制度不健全。真正实现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大学生,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优化条件,健全社会实践制度。目前来看,学校和社会在实践方面仍然存在一定脱节,未能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发挥社会这个“第二课堂”的效用。

三是行为表达渠道不畅通。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行为表达的主渠道之一,大学生成为网络的“常住民”,他们频繁运用网络进行日常社交和情感表达。长期以来为了防控意识形态风险,高校不断加强舆论监督,但是也应重视疏堵结合,在引导大学生积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社会问题、进行正确的政治表达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有效渠道。

二、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理论逻辑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而言,并不是简单地从理论知识获取到行为认同转化的直接过程,其中“政治意识”这一要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政治意识的内涵界定及构成维度

作为观念意识或精神现象的表现形式,政治意识通常指特定的政治参与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和政治价值等客体所形成的一种主观的心理反应[4]1。作为这种主观的心理反应,政治意识对政治行为主体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有着直接或潜在的重大影响,有时甚至产生决定性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政治意识不仅代表了个人的政治心理,也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5]59,即政治意识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在政治领域处于核心地位,能够规范人民的政治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6]22。

根据政治意识的概念,可以看出政治意识既包括低层次的政治关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等,又包括较高层次的政治信仰、政治思想等内容。按照政治意识的形成规律,大致可以分成认知、态度到信仰三个阶段。政治认知阶段是政治行为主体在认识、学习基本政治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政治现象建立较为基础的认知。政治态度阶段是政治行为主体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或情感判断,体现为对于政治现象存在价值判断。政治信仰阶段是政治行为主体对于政治现象有明确的政治态度并形成稳定的价值观,特别是对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政治形态的理性价值认同,属于政治价值观的范畴。

(二)培养政治意识与加强理论武装的内在联系

当前,一些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表达方面的问题,深层次上与其政治意识不稳定存在着关联,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理论武装的效果。因此,要从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着手,探索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有效路径,首先要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理论武装符合政治意识的内涵。分析政治意识的特点及构成维度,培育社会公众生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标准的政治意识,进而引导社会公众作出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旨归相一致的行为选择,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7]59。中国共产党主张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思想武装,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8]1可见,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理论武装工作,这与政治意识的内涵具有内在逻辑关联。

二是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核心是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进行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即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观察、认知和判断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等问题时所生成的一种主观的心理反应,包括政治认知、态度、信仰等综合表现或存在形式。作为政治行为主体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生力量。习近平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9]1。这实际上为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正确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坚定其理想信念,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过程同培养政治意识的过程相一致。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从心理层面产生个人认同,再到主动接受“新思想”,并在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表达上趋同于“新思想”的内涵要求,自觉做“新思想”的捍卫者和践行者,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过程与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的过程本质上相统一的。

(三)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高校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要提升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效果,可以从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着手。

一是要增强政治认知。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建立在对于基本政治知识系统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牢牢把握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提升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帮助大学生对于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相关政策等建立政治认知。

二是要明确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主观的心理倾向,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其政治态度不稳定且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发挥教师引导和朋辈互育的正向影响,帮助其建立稳定的政治情感正明确的政治态度。

三是要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高级范畴,大学生政治信仰表现为对于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信仰。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需要建立话语体系,深挖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发挥文化的凝聚作用。

四是要促进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指政治行为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形式,大学生有序的政治表达能够坚定政治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因而,要为大学生政治表达提供有效渠道,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党的理论进行正确的政治表达,进而促进其从理论认知到行为认同的转化。

三、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要善于把握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形成规律,从增强政治认知、明确政治态度、坚定政治信仰和促进政治表达等方面优化宣传教育策略,有效破解其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表达的困境,真正达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实现对大学生理论武装的目标。

(一)构建宣传教育体系以增强政治认知

一是牢牢把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一方面,高校要抓好思政课建设,努力提升课堂质量,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做好不同学历阶段思政课程衔接,通过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案例融入理论教学模块,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精髓要义等基本要素[10]91,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帮助大学生深化理解提高认知。另一方面,作为授课主体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讲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积累和授课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好思政课,不断探索课程创新,提高大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是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高校要从顶层设计出发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将党的最新理论及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探索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于思政教育的认同,真正提升理论学习的效能。

三是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育人成效。打破传统教与学的模式限制,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元素,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就日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理论学习动能,提升理论素养和政治认知。

(二)培养宣传教育队伍以明确政治态度

一是提升思政队伍宣传教育能力。相较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这一思政队伍的理论阐释能力和研究水平相对欠缺,但是作为日常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着力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群体的宣传教育能力。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阐释能力,增强对世情、国情、校情、舆情的判断,日常工作中注意经验总结和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运用党的最新理论回应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切,帮助大学生明确政治态度。

二是培养学生骨干实现朋辈互育。学生骨干是学生中政治素质较高的群体,扮演着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学生群体中威信较高的学生骨干甚至成为“意见领袖”,影响着学生的政治情感和价值判断。因此,要加强对班委会、学生会等学生骨干的培养,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培训,增强学生骨干理论素养,成立大学生骨干宣讲团,让学生骨干成为理论政策的宣讲人,运用学生话语宣讲党的最新理论,发挥自育和朋辈互育的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于理论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三是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群体的引领作用。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学生党员群体往往有更加明确的政治态度。高校要重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理论水平,通过培养考察来明确其政治立场,严格落实支部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积极开展党课宣讲、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重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促进身边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打造宣传教育文化以坚定政治信仰

一是将宣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办学治校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情感培育和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理念,切实发挥好校园文化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文化育人来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一方面,要立足校园文化阵地,加强理论宣传力度,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校园宣传文化设施、文化景观等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之中,以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二是使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话语体系。在打造宣讲教育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知识与通俗话语相融合,注重宣传话语的转换,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语,采取学生愿意听、容易懂、好接受的叙事方式进行表达,运用微故事、微视频、微漫画等新颖的形式,增强宣传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和话语的感染力[3]20,促进大学生从理论认知到情感认同转化。

三是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要善于运用典型案例开展宣传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政治认同。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要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党带领人民进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伟大斗争、实现全面脱贫伟大胜利等典型案例,全面系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优越性,加强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坚定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仰。

(四)搭建宣传教育媒介以促进政治表达

一是扩展社会实践活动渠道。从理论认知到行为认同必须要经过实践转化,因此,要努力把运用党的最新理论进行理论武装工作贯穿到实践活动之中。全面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内容和实践机制建设,利用好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集中实习实践等平台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广泛调研、了解国情、体察民情,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全面增强运用理论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是占领宣传思想网络阵地。重视网络舆论,在意识形态斗争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引导大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行回应,提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搭建网站、论坛、“两微一端”、易班等新媒体矩阵,积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促进有序的政治表达;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和监督管理,以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和风险应对能力。

三是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把握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规律,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迅速占领抖音、B 站等大学生受众群体使用广泛的移动网络平台。通过显性隐性相结合的方式渗透到新闻阅读、休闲娱乐、网络直播等领域,加强内容的生产和创作,造就一批思政教育“网红”;通过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发挥网络育人的功效,打造与主流价值观相统一的网络文化,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武装思政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红妆更爱武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M-24武装直升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