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路径探索研究
——以潍坊学院美术学院为例

2023-01-06 02:47张芳芳
潍坊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美术

张芳芳

(潍坊学院教务处,山东 潍坊 26106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新时代高校美术类学生,其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同时受到多元文化和艺术思想开放等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还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乏等问题。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谓正当其时,亦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契机。

美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分子,除与其他院系的学生一样,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外,也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如何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美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艺术形式展现党带领人民进行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夺取伟大胜利的辉煌历史,创作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时代精品作品;如何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2]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学什么?

(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报国实践

高等教育始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因此,我们要契合青年学生的时代特征和成长导向,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紧抓建党百年历史契机,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汲取奋进力量,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历史、实践和现实逻辑,及时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自觉,增强青年学生的“三气”(志气、骨气和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奋斗力量。

(二)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锤炼思想品德,厚植爱国情怀

党史是弘扬精神谱系、厚植爱国情怀的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3]。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合在一起,整合各类资源,合理利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尤其是青年学生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与艺术精髓为突破,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引领学生读懂一个百年大党历尽艰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历程,激发其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实践创新,强化责任使命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将党史学习、创新创业、乡村振兴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度融合,组织青年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走向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围绕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红色文化、田野调研、“民艺设计工作坊”等系列主题,[4]推动创新创业实践,运用创新创业成果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引领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助力乡村振兴、传播红色文化,让新时代高校学子在最生动最有温度的国情大课、思政大课、实践大课中增强获得感,激发他们的逐梦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美术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怎么学?

据调查,美术类大学生受招生政策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具有浓厚的专业情结。由此,美术类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深入挖掘美术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打破专业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在专业知识与党史学习、思政教育融合上动脑筋,寻找与思政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实现专业课程、艺术实践、校园文化与党史学习、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艺术课堂,做到学史明理

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和特点,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欣赏、研究和探讨,将党史内容和红色美术经典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艺术之美于一体,以画为体,以史为魂,从党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代表性的作品,就百年来专题性美术作品创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把党史、革命历史、理想信念等精华内容与美术创作、艺术设计等专业学习紧密融合,对其基本形式、表现手法、造型原则等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5]将党史学习深化到艺术课堂。一是通过欣赏画面、视频、欣赏作品等,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时代意义,专题研究经典作品背后的红色故事和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概括归纳怎样从美术作品中汲取力量,学好党史。二是从绘画的时代意义和功能角度,通过课程思政、专题讲座、讨论交流党史画展等多样化形式与同学们一起从专业角度讲解、赏析作品的色彩、写意等的绘画技巧。由此,同学们既可以了解画作的历史意义和绘画技巧,也学会如何去欣赏经典作品,在红色美术经典作品赏析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三是引导学生将党史理论和艺术实践、艺术评论相结合,研究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在新时代如何更好的解读和传播推广。既深入研究作品本身,又深化研究代表性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背景和心理,探讨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增强课程教学的体验感,提升党史教育的代入感。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艺术实践,做到学史增信

艺术实践是美术类学生专业学习的关键环节。高校要充分借用建党百年契机,引导美术类大学生围绕建党百年精心组织创作,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一是组织他们深入挖掘本土丰富的红色党史教育资源和元素,深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和红色故事、故事还原等,挖掘党史和学习党史,开展党史学习主题艺术实践创作,“艺”起“画”党史,“艺”起“创”党史。二是引领学生以新的创作思路,用紧贴新时代的艺术语言表现党史内容。可以借助建党百年绘画、设计、书法等艺术作品大赛,精心策划选题,聚焦现实,以创作带动教学,融入育人过程。三要做好红色创作资源调研,找准节点,提炼精神,拓宽视野,用大学生的新颖表现手法和创作技术,在题材范围、创作内容、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上创作具有思想和审美境界的时代经典作品。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做到学史崇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6]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将红色文化引进校园,能够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融入学生心里。一是要以党史为主线,开展“美术作品中的党史”宣讲、“艺起学党史”“画说党史”“年画中的党史”等校园文化精品活动,以“故事再现+艺术升华”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体验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将校园文化转变为艺术党史课堂,引领学生从中汲取奋斗智慧和拼搏力量。二是要充分运用校园环境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宣传党史。可以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时间、重要节点,将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中的鲜活人物、英雄事迹、生动场景等元素,通过橱窗宣传、作品展示、党史走廊等方式捕捉学生眼球,形成视觉冲击,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发声,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三是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建党百年美术作品展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多样化展览方式、传播方法和现代信息数字化手段,增强经典美术作品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做到学史力行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做到学史力行。要充分发挥美术专业优势,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党史故事画在墙上”美术作品党史故事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汲取党史中的智慧光芒和精神力量,赓续红色血脉,磨砺奋斗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三、美术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成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潍坊学院美术学院(以下简称美术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形成工作育人合力,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艺术教学、艺术实践、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深度融合,与服务地方有机结合,激发广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学党史与学专业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火”起来

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从“低头”到“抬头”,真正入脑入心,美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深度结合学科专业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巧妙镶嵌在艺术课堂教学中,以艺术手段为媒介,以艺术经典教育为主创,建立“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匠文化”“实践文化”融合一体的教学架构。专业教师注重把百年党史的辉煌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等有重点地嵌入艺术教学中,带领同学们讲解、赏析红色美术经典作品,打破专业壁垒,创新“学党史+学专业”育人方式,促进学党史和学专业无缝对接,让党史学校教育“火”起来。

(二)学党史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

美术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学院总体工作布局,在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重点培养环节,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师生结合专业学习党史,开展美术创作“艺”起画(话)党史,带领同学们通过国画、招贴海报、书法等形式,描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作品不仅仅注重专业素养,更加注重党史元素的体现。党史学习效果直接体现在作品创作中,生动再现我们党100年来波澜壮阔、开创未来的光辉历程,了解美术经典中背后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三)学党史与实地感悟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高校要将党史学习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深入运用和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带领同学们走出去,深入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实践基地,通过课内外结合,校内外融合,进行体验式、感悟式学习,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开放流动党史教育课堂,采用情景体验、故事还原、人物创作等不同形式,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淬炼红色信仰,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成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时代新人。

(四)学党史与新媒体结合起来,让党史学习教育“潮”起来

针对青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可以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全方位开展“互联网+”视域下的新媒体党史学习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优势,打造党史学习新阵地,做到学生打开手机,既能看到“高大上”的理论宣讲,也能读到“接地气”的红色鲜活故事,又能观赏到激发斗志的红色电影,将党史学习送到学生手上,让党史学习从指尖延伸到心尖,打造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的新阵地。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新媒体参加党史竞赛、写时评、谈感想,努力变“独唱”为“合唱”,激发党史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让党史学习教育潮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7]因此,美术学院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科专业优势,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的原则,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学生党员、团员青年学生的“必修课”,将党史学习与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互融互促,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党史育人方式,在学习教育上再下功夫,在宣传引导上再发力,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再推进,引领学生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催人奋进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美术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美术篇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