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秦宝”冬枣避雨栽植管理技术

2023-01-06 12:23王娜娜苏小云张京都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枣园冬枣树形

王娜娜,苏小云,张京都

(西安市阎良区林业科技中心,陕西 阎良 710089)

“秦宝”冬枣品种由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5年选育成功并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2010年在阎良区栽植以来,一直表现出果个大、均匀,产量高,口感清脆,适口性好,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很受消费者欢迎,栽植经济效益好。为减轻成熟期果实遇雨裂果、病虫害危害,常规大棚设施前期高投资、管理技术要求严格,一般农户难以接受,为此我们根据“秦宝”冬枣生物学特征、生产习性,借鉴葡萄避雨生产技术,提出并试验示范了“秦宝”冬枣简易避雨大棚生产技术。示范结果显示,与露地栽植相比一般裂果率降低10%以上,病虫害发生率下降78%,减少农药使用量80%以上,果实成熟期连阴雨年份裂果率低于5%,比露地降低约70百分点;与常规设施大棚相比,每公顷果园大棚投资减少7 500元。另外,“秦宝”冬枣大棚避雨生产技术易掌握,易管理,不仅隔绝雨水,预防雨水引起的裂果,提高果品品质,还能增强品种优势,降低枣树病虫害发生基数,投资少,效益高,极具推广价值。

1 冬枣新品种“秦宝”生物学及产量特性

4月10日左右萌芽,4月中下旬抽发枣头、枣吊,5月上旬显蕾,5月底至6月上旬开花结果,花期30 d左右,9月下旬进入白熟期,10月初进入果实成熟期,11月上旬落叶,全生育期220 d左右。根系发达,耐旱抗涝,树势强健,枣头分布在树冠外围,当年生枣头褐红色,枣股持续结果8~14 a,叶片中厚而绿,花量中等;果实扁圆,果肩正圆,顶洼广浅,平均单果重18 g,最大单果重30 g,大小均匀,果皮中厚,深红色,果肉绿白,致密而细,汁液丰盈,风味蜜甜,品质极佳,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全红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0%以上,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食率96.1%。高接后当年少量结果,第二年株产11.2 kg、单产18.48 t·hm-2,丰产期单产24.80 t·hm-2。

2 栽植建园技术

2.1 园地选择

选择空气、水源、土壤等符合绿色生产环境要求,土质肥沃,地块规整,便于整齐布置避雨棚的地块。

2.2 苗木选择

选择“秦宝”品种特征性状明显、纯正,枝根健壮, 一级2 a生嫁接苗。

2.3 栽植时间

先整地,后栽植。采用全园深翻、耙地、平整的方法整地。春栽时间为春季萌芽前,秋栽时间为秋季落叶后。

2.4 栽植密度

按照避雨生产园设计布局,南北走向,每棚栽植1行,行距3 m,株距1.5~2 m,每公顷栽植1 670~2 220株。按照栽植密度要求的株行距,确定好定植穴位置,然后挖0.8 m×0.8 m×0.8 m定植穴。挖树坑时将表土、心土分别放置,不可混放。

2.5 栽植技术

栽植时,将20 kg有机基肥与表土混匀填入,中间略高。填土时,按照枣树苗木大小,穴深20 cm左右,然后放入苗木,开始培土,培土一半时,轻提苗木防止窝根,用脚踩实,使树苗根系与土壤密接,再填入混合土至坑深2/3后踩实,剩余混合土全部填入,并第三次踩实。

2.6 栽后管理

树苗全部栽植结束,沿行向起垄做1 m营养带,栽后立即浇足定根水,水量每株约15 kg,栽植7d后,再灌1次水,松土,覆盖黑色地膜保墒。未成活苗木及时更换补栽。

春夏季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栽后可视土壤情况适时浇水。在枣苗生长高峰期(6-7月),当新植枣苗新梢长至10~15 cm时,每株追施尿素0.1~0.2 kg,分枝多的苗木适当修剪。枣树苗木定植当年有假死现象,应浇水促进苗木发芽。8月以后禁止施入氮肥,促进枝条成熟及避免冬春季干梢现象。新建园原则不间作,间作时选择矮杆作物,但一定要留出1 m宽保护带。

3 避雨设施建设技术

“秦宝”冬枣避雨设施栽培,先建园后建棚。定植后第2年春季,完成枣树整形修剪后,按照建造避雨设施规划,顺行向每3 m设置1个棚架立柱,挖长、宽、深各50 cm预埋坑,做埋件,混凝土浇筑,安装棚架立柱,安装主拱架、总拉管、平衡线、防风撑、门柱骨架和门。立柱材料使用水泥柱建筑架管,主拱架、总拉管使用热镀锌管。避雨设施长、宽、高为60 m×3 m×2.6 m,棚架间距3 m。

4 设施栽培管理技术

4.1 树形管理技术

4.1.1 主要树形 秦宝冬枣避雨栽培树形选择细长纺锤形、开心形。

(1)细长纺锤形

树高1.8~2.2 m,主干直立,离地50~60 cm以上,按照下密上稀,南稀北密,在主杆上螺旋排列6~8个主枝,主枝间隔30~40 cm。基角60°~80°,结果枝直接着生在主枝上。主枝长1 m,冠径2 m左右。

(2)自然开心形

主杆高60~80 cm,着生3~4个主枝,主枝角度30°~40°,每个主枝上斜侧向外培养1~2个侧枝;主侧枝均匀着生结果枝组,形成中心较空的扁圆树形。该树形树体较小,主侧枝分布均匀,结构简单,通风透光好,利于成形,树体管理简单。

4.1.2 整形修剪

(1)幼树修剪

定植后1~3 a以扩大树体为主,结合培养小型结果枝组,尽量增加枝体枝叶量和光合面积。整形中,综合运用,夏季摘心、刻伤、拉枝、短截等修剪办法,构建合理的树形结构。

(2)结果树修剪

结果树修剪按“以疏为主,疏截结合,去密留稀,去弱留强”原则,建造良好的树体骨干结构,适时进行结果枝组更新。

4.2 土壤管理

栽后1~3 a新建枣园,配合秋施基肥逐年向外扩穴,穴深20~30 cm,3 a完成全园深耕,3 a后每年秋季施肥深耕。

每年中耕3~5次,中耕深度10~15 cm,雨季应及时清除杂草。

4.3 肥水管理

4.3.1 施肥 盛果期枣园每年施优质农家肥45.0~75.0 t·hm-2,幼园施农家肥22.5~30.0 t·hm-2。

全年进行追肥2次,其中盛花期1次,以氮肥为主,株施尿素0. 5 kg;果实膨大期进行第2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株施磷、钾肥2 kg。忌施含氯复合肥;生长季每15 d叶面追肥1次,常用叶面肥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1%~0.3%。

4.3.2 灌水 全年浇水5次左右,包括催芽水、促花水、幼果水、膨果水和冬灌水,催芽水、促花水、幼果水、膨果水可选择采用穴灌、喷管、滴灌和树盘灌水,以便控制灌水量。冬灌采用大水漫灌,浇足浇透。

4.4 促花保果技术

4.4.1 花期环剥 定植后第2~3 a,当枣树开花30%~40%时,开花时气温稳定在25 ℃,根据气象3 d无雨即可环剥。环剥部位选择主枝、骨干枝、侧枝,并留好辅养枝。密植枣园在主干中下部,或主枝、侧枝上。环剥宽度根据树龄、树势,一般控制在3~8 mm。

4.4.2 花期环割 环割在树体树干或主枝上进行,根据树势环割1~2圈,暂时阻断树体养分通过韧皮部向根部输送,确保开花坐果营养需求,环割深度以阻断韧皮部为宜,不能损伤木质部。环割2圈时,间距10 cm左右,中间留1个活枝;若树势较弱,可先割1圈,5~6 d后再在其上5~6 cm处再割1圈,花期连续环割3次。

4.4.3 夏剪摘心 当骨干枝枣头枝有3~5个二次枝时摘心,结果枝如有发展空间留2~3个二次枝作为营养枝,无利用价值的枣头一律摘除。

4.4.4 激素调控 盛花期喷10~15 mg·kg-1赤霉素+0.1%~0.3%硼砂或硼酸钠。 激素调控选择晴天、无风上午10∶00前或下午5∶00后进行。正常年份喷1~2次,然后根据坐果情况选择是否补喷,每次喷施间隔期7~10 d。

4.4.5 花期喷水 气温过高时,枣园喷水能促进坐果,一般年份喷2~3次,严重干旱年份喷3~5次,隔1~2 d喷1次。

4.4.6 棚内放蜂 棚内放蜂可提高枣树坐果率,放蜂期间枣园避免使用农药以免对枣园蜜蜂造成伤害。

4.5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是枣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但应注意以下四个关键时期:春季发芽展叶期,防治绿盲蝽和红蜘蛛;花蕾期防治灰霉病、绿盲蝽;开花期防治灰霉病;幼果期防治绿盲蝽、红蜘蛛、炭疽病。

4.5.1 枣树绿芒蝽 开春气温上升到10 ℃以上,在清园的基础上,全树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萌芽长0.5~1 cm时,若有虫害发生喷1 200倍联苯菊酯防治。喷药必须仔细到位,不留死角。同时在枣树基部涂粘虫胶控制害虫上树危害。

4.5.2 枣树红蜘蛛 生长前期刮树皮,翻刨树盘。做好枣园清园工作,仔细喷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螨。在树干中下部涂抹5~10 cm宽粘虫胶环,阻断红蜘蛛危害,当虫口密度0.5只/叶时,喷施阿维菌素5 000倍液防治。

4.5.3 枣树灰霉病 加强棚内通风透光,合理浇水避免湿度过高诱发病害。枣树染病时可选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控制病害发生。

4.5.4 枣果炭疽病 在做好春季修剪清理的基础上,将枣树上残留的染病枣吊及修剪枝条集中深埋或烧毁。生长季喷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6 000倍液天然芸薹素—“硕丰481”(商品名),每10 d喷1次,连喷2次,防治枣果炭疽病。

猜你喜欢
枣园冬枣树形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桃树几种树形的特点及整形修剪要点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延安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树形灯
我总想起枣园巷(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