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色根脉”的基础扎牢夯实

2023-01-08 04:33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1期
关键词:根脉行政村网格

卢 泉

“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是省委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出的战略性、全局性、牵引性重大部署。基层是守好“红色根脉”的第一线,詹家镇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总抓手,以强基层、建机制、谋创新为原则,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红色根脉”的基础扎得更牢、夯得更实。

找准“发力点”,夯实基层“内动力”。发挥镇党委“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关键人抓关键点,实现机制抓党建、依靠机制促党建,让基层党建责任切实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一是抓统筹强机制。年初签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季度督导考核,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自觉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充实党建办人员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充分利用“周二无会日”分区块下沉指导督查,确保党建责任真正落实落地;二是抓落实强实效。对照“七张问题清单”,扎实抓好基层组织换届“回头看”,科学评估换届后运行情况,通过“导师帮带”薪火相传,逐村分析研判,因村制定整顿提升措施,排查、整改问题30余条,西方、芝江等信访重点难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得到有效整转;严格审定各村五年发展规划,推动79项“开门一件事”落实。三是抓示范强引领。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总体思路,打破企业与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壁垒,构建以“一米一菜”为基础的党建联盟示范点,串点成线,发挥省市兴村(治社)名师作用,在党建帮带强队伍、产业帮带强发展方面协助村党组织进行提档升级。目前,“一米一菜”党建联盟示范点辐射全镇21个行政村,服务面积达4.5万多亩。2021年,中国水稻研究院胡培松院士团队共同富裕示范区龙游服务站在詹家镇落成,进一步推动詹家镇农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数字化”,打通考评“新渠道”。建立起可衡量、可评价、可检验的基层党建考评体系,让“主”字型的基层党建统领更有力,条块协同高效的理念在基层压实。一是集成联办推进闭环管控。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为抓手,推进龙游通、矛调中心建设,建立“城镇智慧大脑”新型信息指挥平台、接入“无人化智慧巡检平台”,实现全镇一个大脑统数据、一个平台统指挥,处置非法流动加油、占道经营等基层治理一件事343件,满意度达100%。二是“三联三比”提升服务效能。以线上“浙里党群心联心”平台、线下组团联村推进力量下沉,实行“一周一通报”制度,切实发挥组团联村成员指导作用,压实村“两委”干部责任,激发普通党员先锋意识,把好党群联系“第一道关口”,完成纠纷调解、噪音污染、“三改一拆”等“点兵点将”任务398条。三是“四维考评”强化结果运用。做实做细乡镇干部“四维考评”,并积极向村网格延伸,将21个行政村143个村干部和45名网格员全部纳入“四维考评”评估中,全面建立起镇本级、镇对村、镇对网格的“四维考核”体系。深化“重点项目比拼、重点工作排名”活动,以目标倒逼进度、以考核引领争先。在集镇安置小区征地中,詹家镇发挥党建统领作用,通过“镇工作专班+村两委分户包干+微网格战斗单元”模式赛马比拼,建立镇村干部联系征地农户制度,仅用7天就实现85户100%签约。

争当“排头兵”,全力打造“硬实力”。着力坚持干事导向,以基层党建的有形、有力,实现服务工作大局的有为、有效。一是推行“实战练兵”培育机制。突出打好干部工作“选准、用活、育强、培优、管好”组合拳。坚持“向一线倾斜、向实干倾斜”,推行“实战练兵”培育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畅通干部队伍晋升渠道,2021年以来,推荐提拔县管干部1名,提拔7名新中层干部,推荐3名优秀干部至市县专班挂职锻炼。二是实行“一村一策”精准“消薄”。紧跟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大发展脚步和方向,着力开展经济薄弱村的“消薄”工作,因村制宜建立党建统领、多村联建、企业帮扶、飞地投资等多种模式,全镇各村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为20个移民村搭建“造血”平台,通过多方对接和积极争取,争取到2308万元芝溪物业楼省级水库移民项目,实现异地置业增收整体“消薄”;马叶村与国网新源天荒坪公司结对帮扶,立足农业特色,投资建设1080万元马叶村共富楼暨绿色新型农产品交易场所项目,目前正在对外招商中。三是运行“合”字型基层监督体系。坚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坚持查处案件、完善制度、教育警示三管齐下,努力实现标本兼治。

猜你喜欢
根脉行政村网格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追迹上古三代,往探华夏根脉
“根脉”与“归属”:做好两岸文化交流报道的根本逻辑
追逐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参加中华辞赋高级研讨班感怀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志书中“行政村”一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