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工作的思考
——基于国内外27个案例研究

2023-01-08 10:27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建筑 2022年1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空间

宋 密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住建部王蒙徽部长提出建设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和八大目标任务。涉及生态、文化、安全、智慧、居住等众多内容,城市更新有了更为广义的内涵。

1 国内外典型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基于更为广义的城市更新内涵,笔者搜集了42个相关案例,希望通过更新案例的研究来获得城市更新相关工作的经验借鉴。最终选择27个案例进行归纳思考。整体分为旧城更新类、旧工业区/港口区更新类、历史文化更新类、公共空间提升类与河流区域整治提升类五大类型。

2 国内外案例研究对未来城市更新思路的启示

2.1 关注绿色,更新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侧重

在生态文明宏观背景以及“五位一体”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城市的发展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城市更新亦如此。过去,城市更新注重在存量空间上挖掘新的土地资源,主要针对建筑等物质实体或物质空间环境展开,而这种物质空间环境多停留在设施的配比、道路的畅通、公共空间的改造上,较少关注更新过程中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直至“城市双修”概念的提出,才将城市更新的内容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倾斜。斯坦福市弥尔河、首尔清川溪、成都府南河、马鞍山长江岸线的综合整治带动沿线区域更新,实现了城市与生态共生的复兴。因此,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城市更新必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1]。未来的城市应绿色更新,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侧重。

2.2 聚焦空间,更新在单元片区基础上兼顾线性空间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首次创新引入了源于台湾的“城市更新单元”概念,并确立了以“城市更新单元”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规划与计划管理制度,将“城市更新单元”作为管理城市更新活动的基本空间单位[2]。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城市更注重河流水系、生态廊道等的管控。更新应关注生态环境,而在城市中,这样的生态环境往往在河流水系沿线,因此,更新应在“城市更新单元”基础上兼顾城市线性空间的更新改造。此外,线性空间的城市更新行动更易出彩,这是因为城市的线性空间主要为河流水系或道路,其往往贯穿城市,涉及范围广,更新行动沿线展开辐射面大,而“城市更新单元”主要聚焦在片区。上海杨浦滨江沿线公共空间的塑造让“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上海愚园路的更新改造创造出更多的绿地、公共空间和网红地标,波士顿大开挖工程以退桥还地来释放公共空间,塑造了波士顿的新翡翠项链,这些沿线空间展开的城市更新活动既塑造了城市新的形象,又满足了人的生活使用需求。

城市快速发展,高架路桥的修建处于高潮阶段,高架桥下的灰色空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量涌现,目前,“桥下空间”脏乱差、违法占用等现象十分普遍,笔者认为,高架桥下灰色空间的更新改造应受到行业重视,而另一城市更新不可忽视的线性空间则为高压走廊下的绿色线性空间。高压廊道部分线段穿城而过,其下宽达几十米甚至百米的防护绿线空间常常闲置,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这是一处宝贵资源,应结合城市更新在其防护为主的功能下对其进行景观化、场地化的适度改造。

2.3 追求精细,关注并整体策划微小空间的微改造

老城区大拆大建的更新思路往往实施难度大,城市更新理念正在从过去的“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城市“微更新”和“有机更新”成为当前广受提倡的更新思路[3]。微更新、微改造往往作用于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街角、零星地块和街道建筑山墙间围合的空间等。这些微小空间的微改造贴近人群生活和需求,其更新效果立竿见影——“人民城市为人民”,也呈现了更为精细的城市。美国佩雷公园在建筑山墙间仅有的390m2的用地面积里,塑造了一处利用率极高、人人称赞的“口袋公园”,这对微小空间更新改造的借鉴意义极大。城市里微小空间众多,就单一微小空间的微改造易造成雷同性。我们应追求精细且特色化的城市微改造,这就要求我们应对城市的微小空间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与整体策划。巢湖市“口袋公园”的整体建设促进城市增绿节地、融合发展,整体把控分类定位,从而使得全市的“口袋公园”风格、造型、主题各有特色。

2.4 推动产业,更新融合新时代创新产业发展

前文提及城市微小空间的微改造更服务于群众,那么城市大区域的更新改造就更倾向于城市产业的转型。从国内外旧工业区类的城市更新案例来看,均是通过更新将工业区或工业建筑再造,向文创、休闲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转变。其中北京798艺术区、合柴·1972、纽约SOHO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变成文创基地,而伦敦金丝雀码头引入全球知名金融企业总部和金融监管机构来带动金融业聚集发展,巴尔的摩内港区通过更新来设计沿海知名建筑地标,毕尔巴鄂港口则设计标志性文化艺术设施古根海姆博物馆,均形成城市新IP,带动城市旅游业发展。

如今,创新发展理念下催生出众多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创业企业,一改以往主要在郊区办公园区集聚的传统路径,转而向大都市中心城区集聚[4-5]。笔者认为,受到文创园区的启发,结合城市更新,改善中心城区城市环境,可利用原工业建筑或城市整体片区的改造塑造城市创新街区,即吸引创新企业入驻,从而带动城市创新产业的发展。

2.5 寻找契机,更新借机城市大事件系统推动

城市通过城市体检发现问题,进而以更新为手段解决,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更新。还有一类更新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即对于不适宜城市既定定位及发展目标的区域进行更新改造。除问题和目标导向的城市更新外,还有一类城市更新是借助城市举办的大活动、大事件或大项目而产生的。

城市特大事件的举办是城市对外宣传的途径,需要提升城市形象而进行更新改造,这时,需要大手笔的城市更新。如伦敦下利亚山谷的城市更新,借助奥运会的举办来系统推进。城市大活动的举办具有时效性,会因时间的变化而消逝,我们需要对这类举办重大活动或事件的城市空间进行更新再造,兼顾活动前后城市空间功能的转变,点线面系统开展。

2.6 更新模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驱动

目前,在国内城市更新主要分为推倒重建和有机更新两种方式,其中,推倒重建侧重土地结构、产权结构和空间形态等重构重塑和大规模的功能急剧更替,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其强调短期经济利益的实现。有机更新,有机更新主要体现为街区更新(主要是历史风貌街区的商业设施的盘活)和园区更新(主要是“退二进三”后的老工业厂区的商业再利用)[6]。侧重小规模、缓慢渐进式的局部调整和功能、产权的延续,自下而上地由多元主体参与推动,作为此类更新模式典型代表的上海田子坊地区更是成为上海旧城更新的一座丰碑[7]。两种更新方式的并存就必然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更新模式的相互作用,同时“拆改留”向“留改拆”渐进的过程中,也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更新模式的双重驱动,才能有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空间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国外城市更新的经验对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借鉴意义
创享空间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创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