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3-01-09 20:52王永波山东省滕州市兖矿鲁南化工厂区学校277527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数学

王永波(山东省滕州市兖矿鲁南化工厂区学校 277527)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表明要在教学中融入德育,从教学设计着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和知识学习完美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提高知识基础上获得思想境界的提升,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一、生活化教学,渗透德育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要研读教材内容,围绕教材知识设计生活化问题和开展生活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锻炼学生知识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例如,在学习《整理房间》内容时,一方面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类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对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组织学生开展“整理房间”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别的物品,鼓励学生根据一定标准对这些物品进行有效分类。在引导鼓励下,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会得到有效排解,在动手分类的过程中不仅对分类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还会认识到劳动对生活的意义,劳动重要的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人生的认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会主动分类整理自己的东西,如文具盒、书桌和书本等,养成亲历亲为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人格的健全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再如,在教学《元、角、分》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模拟商品交易场景,通过扮演销售者和消费者开展“义卖活动”,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钱币单位的转换规则,提高教学水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发挥,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有效利用数学故事,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数学故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数学故事将数学历史和人文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摆脱了数学课堂的束缚,使数学知识概念能够自由灵活表达。另外,引入数学家的故事,带领学生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实现榜样激励效果,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教师发现,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公式解答相应的计算题,但很多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可以引用数学名人的经典故事,比如,陈景润先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验证工作;在城墙破败之际亚里士多德依然在用心钻研数学图形;面对世界难题,高斯用直尺和圆规奋斗了一夜,终于完成了正十七边形的绘制工作。再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发现以及发展历史,浏览了著作《周髀算经》,思考“周三径一”是什么。另外,为学生讲述我国数学家刘徽为圆周率的发现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数学故事本身不需要包含复杂的数学知识,它的作用在于文化激励,可以成为学生正身的明镜,让学生从数学故事中领悟到真理,从故事中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感受数学名人身上展现出来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会起到洗涤学生心灵、感染学生情绪的效果,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培养刻苦努力的良好品德。

三、利用数学游戏,开展德育渗透

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所以发自内心喜欢学习数学知识的并不多。我们要改变学生的看法,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主动投入数学学习中,这时可以引入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将德育与数学游戏相结合,实现寓教于乐和渗透德育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扮演钟表的指针,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身份,作用和表示的含义等。这种集体互动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对钟表的组成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此外,还可以设计具体的活动场景,带领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比如,以每周一次的固定班会为活动场景,教师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班级,首先向学生表达了歉意,陈述了迟到的原因,其次为学生讲解人与人交往时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让学生对时间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醒自己要做一名守时诚信的人。数学游戏虽然难度不高,却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运用,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感知会更加深刻,这样在以后参加各项活动时就能更好地遵守时间,起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合理利用数学练习,实现德育渗透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带领学生挖掘数学练习中的德育元素,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训练方案,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严格要求下逐渐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实现德育和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

例如,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学生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审题过程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题目是否正确?计算的方向是什么?这样计算是否是最简方法?其次解题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检查解题过程,及时发现自己出错的点,分析出错原因,明确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最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工整,确保小数点和运算符号的规范性。教师要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实现学科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统一,深入挖掘练习中的德育元素,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

五、通过利用积极评价,培养良好道德习惯

小学生自尊心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因此教师要借助这一特点通过积极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其他同学做好榜样,激励其他同学向自己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保持良好习惯,同时还能起到激励其他同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习惯,让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效果事半功倍。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推动德育工作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关心学生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小学数学德育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