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人民立场 做好救灾工作

2023-01-11 09:1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救灾

李 涛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面对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这一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把人民作为应对自然灾害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一切来自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屹立百年不倒的坚实根基;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不败的秘诀法宝;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追寻百年不灭的赤子情怀。人民立场已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并不断转化为党治国理政中的制度自觉、政策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我是谁: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执政标准取向

一切来自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屹立百年而不倒的坚实根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2]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标准取向,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思想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立场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人民立场的概念,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立场思想几乎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始终。列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立场的思想,并将人民立场思想首次践行在了俄共(布)的革命实践与执政过程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理论形成的直接参照。除却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理论作为一种历史产物,还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历经对人们“天”(未知自然力)的强烈敬畏和崇拜,到“天佑下民”的民本思想萌芽,再到以儒家民本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主流意识,并逐渐内化为统治者的执政理念。随着近代西方文化中的民主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民本思想的内涵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时期,愈发接近其真正的本质。但必须清楚的是,“中国传统的民本学说在本质上不是民本位理论,而是君本位理论,人民群众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3]。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和运用传统民本思想时,必须认清传统民本思想与党的人民立场思想的本质区别,实现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有机结合。

一切来自人民,党为人民而生。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明确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自然灾害频发是中国长久以来的基本国情,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复杂过程。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在改变备受欺凌的命运的同时,同样开展了应对自然灾害的种种举措。但中国人民尝试进行的无数反抗列强压迫的抗争均告失败,应对自然灾害的效果也不甚理想,且愈发加剧了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经过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尝试和比较后,当时中国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悲惨的命运,抛弃了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幻想,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为的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民立场也必然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理论与实践中。

二、依靠谁: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执政方略取向

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不败的秘诀法宝。作为一个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了多起自然灾害,如1942年河南旱灾和蝗灾、1959-1961年持续特大旱灾和严重台风洪水灾害、1976年的唐山震灾、1998年的特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SARS)疫灾、2008年汶川震灾、2020年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灾、2021年的河南特大暴雨灾害等。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强大政党。

革命时期,中国各种水旱灾害频发。面对连年的水旱等灾害,中国共产党并未因力量比较弱小而置人民于不顾,反而始终关注并团结带领人民,努力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主动应对灾情,发动多方筹款,发放赈济,鼓励根据地人民群众互助互济、生产自救等,有效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救灾体系。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面临着长期的战争创伤、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基础、被破坏殆尽的国家水利基础设施,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遏制,水、旱、虫、雹、疫灾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尤以水灾和震灾最严重。这一时期的抗灾救灾运动伴随着新生政权的巩固与新经济秩序的建立,应对自然灾害的诸多举措是和治疗战争创伤、重整国民经济、兴建水利设施等重要任务同步进行的。面对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党和政府一方面就如何开展抗灾救灾工作颁布了各种政策文件,形成了“生产自救,鼓励群众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辅之以必要救济”的救灾方针;另一方面迅速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构建了新中国救灾抗灾体系的初步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气候日益变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与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上升。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中的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防灾救灾减灾事业,坚持生产自救与互助互济的救灾工作核心不变,不断调整救灾工作方针,确立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建立以人为本的灾害应急救助制度,并正式组建了国家减灾中心。在与自然灾害的顽强斗争中,进一步完善了防灾救灾减灾工作制度、方针、政策,取得了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为基本方略,构建了坚持党的领导,形成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纵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百年历史,可以得出:取得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最根本依靠,其间涌现出诸多感人至深的中国精神也是党执政兴政的最可靠资源。只有一切依靠人民,党才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夺取抗击自然灾害的伟大胜利。

三、为了谁: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执政价值取向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追寻百年而不灭的赤子情怀。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高度关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每一次取得应对自然灾害胜利的背后,都是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置于党的一切事业的核心地位,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旨归,作为践行自身一切活动价值取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明晰自己“源于谁、依靠谁、为了谁”,也是判断党执政价值取向的试金石。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党以强大的领导力指挥、协调全国力量投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在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能够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灾情,并做好后续工作。民之所向,政之所行。每一个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生动实践,都彰显了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应对自然灾害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民的执政价值取向。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能够行稳致远的力量源泉。 一方面,人民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必须到群众中去。没有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应对自然灾害所进行的一切创造就是自发的,就不能取得战胜自然灾害的最终胜利。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自然灾害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救灾情怀,把党和国家“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价值取向贯彻得淋漓尽致。今天的中国仍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但随着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不断完善,党和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百年历史,始终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面对自然灾害仍旧多发频发的客观现实,人民立场仍将是党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重要法宝和根本保证,人民群众依然是党应对一切自然灾害的强大力量,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现代化是人民立场在新时代衡量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指征,坚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如一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追求。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5]。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救灾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