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可靠途径

2023-01-11 07:15罗倩
当代体育 2022年46期
关键词:积极性高校学生体育教师

罗倩

高校学生压力较大,且因为更专注于专业课程以及相关技术的学习,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于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再加上,体育课堂上需要进行各种活动锻炼,身体会迅速进入疲惫状态,对于没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而言,会觉得很辛苦,难以坚持,因此就更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了。但体育活动之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体魄还是对于学生的精神都有不小的改善作用。故而,高校教师应该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要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能够养成更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水准的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公众在生活水准方面的不断增强,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放松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如各种网络游戏活动,各种户外活动等等。但对于身处于高校中的学生而言,这些放松方式并不能经常性进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育课才是其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解压锻炼方式。但根据当前高校体育课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以及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学校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及时为学生引入比较健全的体育教学设施,造成体育活动的开展比较单一,学生不愿意一直重复单一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因为多数高校学生思想已经比较成熟,会有着走上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的压力,因此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高校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于体育课的关注自然也就少了一些。除此之外,考虑到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增长,学生普遍在溺爱中长大,惰性更强一些,体质也更弱一些,体育活动中身体上的疲惫是很多学生无法忍受的,因此也会影响到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1 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1.1 可以帮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所谓的自信指的是学生对于自己的一种更加积极正向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有更强大的面对生活磨难的勇气以及信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信心是高校学生学业走向成功,事业变得更加顺利的基石。学生只有在不断前行的道路中始终相信自己可以,自己一定会成功,才会更加得全力以赴,因此说自信心对于学生来讲是极为重要的。而通过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相互学习,发现对方的优缺点,并相互协助,一起进步,进而帮助体质比较差,日常缺乏身体锻炼的学生可以逐渐拥有更健康的体魄,使其在自身的变化中建立起自信心。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学生的自信心自然会越来越强。

1.2 培养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过于激烈的竞争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但良性的竞争对于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科技等的进步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推动。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各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这一背景下,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就必须要有更强的竞争意识。而竞争又是体育运动中固有的一种特征,在实际进行高校学生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合理安排相应的体育比赛活动来帮助学生可以有更积极地表现,从而帮助激发学生的斗志,提升其竞争意识。譬如说,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安排投篮比赛,跳远比赛等,通过这种竞争性的教学来帮助学生面对竞争时可以表现得更勇敢。要注意的是在帮助提升学生竞争意识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一种正向的引导,要鼓励学生通过提升自身实力来参与竞争,避免学生思想走入误区,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参与竞争。

1.3 帮助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体育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在实际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得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借助于教学来帮助学生的良好品质得到进一步培养提升。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遵循学生意志形成的整体规律,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譬如说,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某项运动技巧总是掌握不好,此时,高校体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正视困难教导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克服这些困难。长此坚持,学生就能够逐渐克服相应的,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多成长的同时,其本身意志力也会有显著增强。而这种意志力的增强最终能够为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方面的益处,学生在面对其他学习以及生活困难时也会有比以往更加出色的表现。

1.4 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的帮助除了促进其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更加良好的锻炼习惯之外,对于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是有着极大帮助的。在当下的社会中,单打独斗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但这一过程必定是极为艰难的,而众人合作,通过各自优势的发挥以及各自力量的互补则可以更轻松的达到成功。因此团结协作的意识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而高校体育教学则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进学生对于自我的进一步认知,从而掌握更强的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技能。举个简单的例子,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或者是足球比赛,整个比赛在进行过程中,同组队员必须要足够默契,能够有高效的沟通交流,才能够最终获得比赛的胜利。学生在这样的比赛活动中为了最终的胜利也会无意识地去掌握相应的沟通能力,逐渐对团结协作有更深入的认知,并真正在自己的日常行為中践行团结协作。

2 高校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前文中说到了高校体育能够带给学生的成长是非常多的,帮助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其能够有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促进学生意志力的进一步增强,确保学生可以更好的应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能够有一个更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掌握更强的沟通技巧,更好的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当然,这一切益处都需要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有鉴于当前高校中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帮助提升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2.1 增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为了进一步帮助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校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且这种重视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言语上或者是各种文件中,高校必须要有实际行动去表明自己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也能够更加重视体育活动。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各种体育活动设施的建设。学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必须要有专业的场地与设施,譬如说羽毛球,篮球,足球,网球等都需要比较广阔的运动场地。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场地与设施,那么所谓的体育教学活动只会是空谈。除此之外,设计上更加新颖且富于变化的场地与设施也更能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好奇心,使其不由自主地将更多关注力放在体育学习中去。故而,高校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建设力度,要组织专业的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活动研究人员去设计一些具有本校特色的活动场地,甚至可以从学生那里征集意见,增强学生在整个设计中的存在感,学生在实际进行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就会更主动。当然,体育设施与器材的引进也是极为必要的,高校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之间,普遍对新鲜事物持猎奇心理,通过对这种心理特征的利用,为学生引入更多变,更新颖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就会变得更强,也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自我个性,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动方式。

2.2 要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宣传

高校在实际进行学生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增强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要帮助学生明确体育训练能够給自己带来的各种益处。对于高校中的学生而言,专业课成绩以及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去进行学习,也才能够承受住更多来自于社会的压力。除此之外体育运动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解压方式,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思维僵局,或者课题的研究进展不下去,这种情况下到操场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当的运动,学生的疲劳与心理上的压力会放松很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会是一种极大的助力。

学生对于高校体育运动所持有的态度往往与其兴趣点是息息相关的,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宣传,帮助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可以有更积极的表现。譬如说,高校可以在操场周围的墙壁上绘制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展示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了解。再者,还可以借助于校园广播开展“体育人物”主题的演说活动,为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体育运动员,以及这些运动员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的一些趣味经历,以榜样的力量去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3 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方式

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对最终教学质量会起到极大的影响。要想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就必须要有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地增强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感受,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自然也就会因此提升。

2.3.1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进行游戏教学法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会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参与某项体育游戏,学生通过游戏的参与来学习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身体获得强化,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游戏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将原本枯燥无味且单一的体育训练转变为了具有一定情境,具有一定竞技性,且趣味性极强的游戏,从而帮助原本比较单薄的体育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且精彩,最终激发出了学生参与活动,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由此,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自然显著提升。

2.3.2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的最主要特征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与教师双方能够最快速地理解对方,在活动中配合得更加默契,最终的教学就会开展得更顺利,学生的体验也会更愉快。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更多愉快的体验,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就会更积极。在互动式教学中,高校教师必须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教师不能仅仅只做学生学习的监督者与引导者,还需要积极融入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去。举个例子,高校教师组织学生打篮球,教师完全可以作为一员加入到比赛的某一支队伍中去,与学生一起奋战,双方的感情才会迅速升温,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融洽,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帮助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开放,从而刺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过程这种,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最佳体现,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中会无意识地放松自己,释放真性情,在活动中有更好的表现。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的就是以朋友,同龄人的身份围观,参与学生的活动,大家相互合作完成课堂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自我身份的把控,不能有太强的对于课堂的控制意识,避免带给学生太大压力。

2.3.3 选修课式教学法

体育选修课在高校中其实是比较常见的。也就是将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成选修课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自主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提升其参与课程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学生成长环境不同,性格不一,甚至可能因为性别的差异,其在运动喜好上是差别极大的。譬如说,一般而言,男生更喜欢竞技性比较强的运动,如足球, 乒乓球,篮球等。而女生则喜欢激烈性不那么强的运动,如舞蹈,体操,羽毛球等等。因此,根据学生的自我意愿去有差别地进行体育课程的设置是极为必要的,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更想要参与的体育活动,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还能够充分展示学生自我个性,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是极有益处的。但当前很多高校中设置的体育选修课种类还是太少,或者一些受欢迎的项目开设的班次比较少,以至于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往往需要去“抢”,因此高校还需要开设更多的体育选修课,充分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帮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更积极的态度。

3 结束语

高校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益处是非常多的,在帮助锻炼学生体魄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其意志力,品行,习惯等的进一步改善。因此,高校需要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去为其设置更加合适的体育教学方式,要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增强在体育设施与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打造更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从而帮助增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愉悦体验,激发其对于体育活动的强烈兴趣,最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猜你喜欢
积极性高校学生体育教师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