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中职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疏导策略

2023-01-11 07:15邓怀林
当代体育 2022年46期
关键词:特长生心理障碍中职

邓怀林

中职体育训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因家庭出身、身体条件、性别等原因,出现自卑、虚荣、妒忌、烦躁、堕落等各种心理障碍,不但影响到训练的效果,更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训练目标,体育老师非常有必要将心理疏导与实践训练同步,多采用激励的情感策略,让特长生保持较高的训练热情,更好完成训练任务。

1 中职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目的

总体上说,对农村中职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身体强壮,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但从学生个人出发看,就是让他们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并凭此考入相应高校,毕业后好找份工作。因为大多数的农村中职学生,文化课学习都不是多优秀的,上不了普高,再若上不了大学,日后可能就是新的劳务者。而想要升入大学,必须扬长避短,另辟蹊径,所以在考虑自身条件及学校性质、办学特点之后,他们决定进入中职体育特长班。能够进入体育特长班,说明他们自身拥有一定的体育禀赋,只是在初中时没有被发现,而且初中也没有训练条件。进入中职体育特长班,是自己再三权衡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个人有需求,学校搭平台,以期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 农村中职体育特长生训练中的心理障碍

对于中职体育特长生来说,虽说这相对是一条通往高校的捷径,但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仅凭毅力意志,凭刻苦努力就能实现的,如何突破訓练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也是其中重要的成分。对于这一点,在多年的特长生训练中,我也经历了许多突出的训练现象,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1)悲观失望。这是许多中职体育特长生都会出现的状况。因为在初中学习中,缺乏坚持到最后的忍耐性,才使他们成绩下滑,不再有东山再起的决心。体育训练,虽没有文化课学习那么费脑筋,但日复一日的重复单调,也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长期坚持。另外,体育训练,无论田类还是径类,无论爆发力还是持久性,想在短期内看到成效,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比如训练篮球,不只是运球投篮这些要素,还牵扯到体力、耐力、速度、反应力等许多因素。投篮的准确性再好,不可能呆在篮板下等球,你得抓球、得传球,要前场后场不停地快速运动,没有耐力,是坚持不下来的。而耐力训练,我有自己的方法,像拖轮胎跑、沙袋跑、登山跑、绕杆跑等。尤其登山跑,农村就极有利,无需花钱,出门就是。组织起来,在安全的前提下,向既定的目标运动。虽说爬山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简直是司空见惯,但往往有许多学生不能一口气冲到山顶,爬到半山腰,就有歇缓者。也会出现眩晕、气短等状况,于是就产生失望情绪,自行淘汰。

(2)身心疲惫。体育训练,是一项相当苦的差事。有人认为,都是农村来的孩子,哪个还吃不了苦。其实不然,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没有顽强的意志,是坚持不下来的。就拿耐力训练来说,我的常用方法是拖轮胎跑,无论男女,无论身体基础咋样,都一同训练。每天早晨,我会安排5到10公里训练,无论冬夏,除阴雨天气外,几乎天天坚持。空人跑,都是很费气力的,何况还拖着轮胎,由于摩擦力,一个轮胎少说也有五六十斤,有时候会遇到恶劣天气,训练就会更困难。一般一周下来,特长生都会掉一层皮,有的肩头磨破了又好,好了又磨破,不几天就会明显消瘦。但只要坚持,随着训练的深入,特长生只要能调整好心态,能调整好呼吸与步伐的节奏,慢慢就都会适应,跑起来也没有那么吃力。特长生体力、耐力、速度及坚持精神,就是这样训练出来,一开始,就会有队员吃不消,训练不过一周,就有人退出。身体上的疲惫相对好调整,更重要的是心态情绪的调整,有的在训练中,若遇到一些外界烦恼事的干扰,不能很好处理,就会产生不良情绪,也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入训练过程中,进而会感觉到身心疲惫,直接影响训练效果。

(3)缺乏后援。特长生训练,不但费时费精力,还比较费钱。相比中职美术音乐学生的训练,体育特长生还相对省钱些,但也会有很大开支。首先是学校正常的学费住宿就餐等费用,还有多出来的训练费用,像径赛类学生,有训练服、训练鞋,一两周穿破一双鞋是常事,而一双训练鞋少说也要两三百块,一年下来光鞋子大概就需要四五千,加上衣服,开支就会更多。像羽毛球类学生,一只球拍差不多要五六百块。还有饮食,体育特长生都是能吃能喝的,在我们县城,一般每月都得两千左右,也是不小的数目。有些学生还比较讲究科学饮食,会购买蛋白粉、建肌粉等营养品来补偿能量,开支会更大。尤其是临近全省测试的时候,由于要熟悉场地,熟悉考试规则,需要把特长生领到省城参加集训,时间长的一个月,短的也要一二十天,每天的食宿在一两百左右,一个月就需要五六千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要承担这么大的经济负担,压力还是挺大的。

(4)枯燥乏味。枯燥是体育特长生最典型的特点。有时候,一个动作反复做,天天做,没有变化,直至熟练,毫无新意,谁能不厌倦?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就是这样,只有耐得住寂寞,经过坚持,才会有成绩,只有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突破。倘若忍受不了寂寞与枯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比如篮球中的运球训练,几乎天天就与篮球为伍,开始是原地运球,姿势要求是要半蹲,两腿弯曲,上身挺直,眼视前方,不要看球或看手。然后单手拍球,以至少50个为一组,男生可规定为100个一组,左右手分别练习,动作逐渐加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缺少变化,没有情趣,坚持下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还就得这样来,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练,运球才会有手感,腕力、臂力才会达到火候。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自然的能力,似乎球就会粘在手上,手在哪里,球就在哪里,根本不需要用眼去看,不需要分心去想。再如投篮训练,怎样执球、怎样抖腕、怎样发力,都是有讲究的。篮球的旋转方向、运动轨迹,都蕴含科学原理。是空投还是折板,都要根据个人实际,事先计划。只有这样多角度、多距离地反复练习,才会掌握篮球的运动轨迹,练就精确的投篮手感。

3 破解心理障碍的策略

体育特长生在训练时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远不止上面所述,但是为了实现梦想,训练还得继续,从多年的训练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一些破解心里障碍的策略。

(1)变换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虽然是固定的,但方法却可以变换。就跟吃饭一样,同样是面,但可以做成面条,可以做成馒头,也可以做成吃麻食,形式不同,味道感觉就不同。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法,也可以尝试着不断变化,常变常新,让特长生避免乏味单调,保持心理上的新鲜感。农村学校,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训练条件,比如训练速度,校内操场训练几天,由于天天时时都是这个环境,缺乏新鲜感,就会产生麻木疲倦的状态,甚至是没有感觉,训练也少了激情。于是,就可以把隊伍拉到校外河湾里去训练,那里地势相对平坦,也没有干扰,适合体育训练。学生伴着滔滔流水声疾速奔跑,迎面吹着凉爽的风,会感到水流声与风声似乎在给自己加油鼓劲,使训练在轻松愉快中进行。春暖花开,带领特长生去登山,训练体能及耐力,也是不错的选择。清风抚面,山花飘香,鸟鸣悦耳,学生沿台阶而上,这一切都会使体育特长生放松心情,把训练当成春游一样的享受,环境决定心情,心情决定效果,心情好了,训练效果自然也会好许多。再如力量训练,可以进行100米及立定跳远的训练,以锻炼下肢与髋部的快速发力,还可以结合深蹲、负重弓箭走、俯卧撑、扛杠铃交换腿台阶跳、换腿跳灯多种训练方法,使发力肌肉得到有效激活,能快速地增大力量。

(2)后勤服务有保障。在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中,后勤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服务到位了,学生不但少了训练顾虑,还会因感受到关爱而产生训练动力。体育特长生的后勤服务主要是衣物的运输于保管,饮用水的供应。夏天训练时,饮水是最大的保障,校内不成问题,但在校外训练,如何保障?笔者就自愿充当服务员的角色,骑上自己的摩托车,捎上遮阳伞,带一大桶纯净水几袋纸杯,拿几张报纸,提前赶到休息点,撑开伞,准备好凉水等候。有时候,顺便捎几个大西瓜,同学们陆续赶来,喝两杯水,吃几芽瓜,清凉自心生,敬爱与感恩也会留在心里。到冬季,早晨训练时,特长生都穿着厚厚的保暖衣,但当热身后,这些棉衣又成了累赘。这时候,笔者又是一个保管衣物的自愿者,自己的家用轿车就成了公用车,特长生的衣服、帽子、手套、耳套等杂七杂八的东西,都一股脑放车里,拉着一路相随,等休息放松时给他们披上,防止着凉,再训练开始,又放回车内。通过这些体贴入微的后勤服务,与特长生之间的感情越来越亲近,相互之间已超越师生的界限,形成关系极好的朋友,我信任他们,他们对我也有了敬爱之情。个人关系和谐了,我的训练思想他们也乐意接受,训练方法他们也能很好执行。即便有时候指导出现了失误,特长生也会随时讲出来,然后大家再商议新方略。

(3)休息时段找乐趣。往常,训练到累时,都会让特长生随地坐下来,做短暂休息,恢复体力。但后来我发现,休息时段也可以有一些小活动小娱乐,对实现身体与精神的放松都有好处。于是,就由我倡议,大家轮流出节目,形式不限,短小最好。开始大家都不太习惯,因为从没有这样搞过,但在启发下,就有同学愿意出来表演。最多的是唱歌,而且以女生为主。我们围坐在河湾里山梁上,歌唱者和着大家的节拍,《境外》《我是一只小小鸟》《星辰大海》,一首首歌曲,洋溢着特长生的青春气息,为大家销困解乏。除了唱歌,还可以唱当地小曲,不善于唱歌的,也可以讲故事讲笑话,只要是积极健康的,能够使大家感到欢快的都行。也可以启发大家讲自己的经历或抱负,回忆自己的好老师,讲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记得一位同学讲数学老师对自己的帮助,说母亲去世早,老师经常把自己领到家里去,做好吃的,冬天给自己买新棉衣,过年还会给压岁钱,把我跟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情真意切,让人感动。这样,歌也唱了,故事也讲了,游戏也做了,大家的疲惫就会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增进了友谊,在进入下一个训练环节时,又会是精力充沛,情绪高昂的。

(4)小小礼品经常施。为了消除体育特长生训练时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保持训练的积极性,我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小恩小惠法。领特长生外出训练,我包里常备口香糖、干红枣、果丹皮、杏肉等等,休息时,每人发一颗,大家嚼着口香糖,既消除了疲劳,更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处不在的爱意,这样就会拉近师生关系,特长生对训练要求就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他们有什么想法一恶口一当面讲出来,大家协商着是训练顺利推进。周末,学校食堂不营业,早晨训练前,我就会请特长生去早市上吃小笼包子喝混沌,大家吃饱喝足,充实了体力,振奋了精神,自然愿意听我指导,酒会受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夏天周末时,我还会选择好天气,领特长生去野炊。大家购置食材原料,租烤炉,骑上自行车,到大山里去,架起炉灶,生火的、拣菜洗菜的、穿串的、掌握火候烧烤的,各执其事。人多热闹,吃啥都香,吹着山风,听着音乐,吃着自己置办的烧烤,就另有一番情趣。这些活动,不用花多少钱,只要组织起来,大家都乐于接受,最主要的是精神享受,不但会使多日训练的疲劳得以消除,还能增加相互间的友情。

(5)鼓励惩戒结合使。持之以恒,保持良好的心理,也是体育特长生训练中相当重要的因素。中职学生因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所以无论对什么工作,都有可能出现心理上的浮动,影响到训练效果。心情好的几天,训练也很刻苦,也比较有效果,但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心情也会变差,训练也不随心所欲,不按要求去做,少有收效。对于这些常见的现象,老师也要提前做出预判,制定应对措施,最好是鼓励与惩戒双管齐下。有些学生会因自身的某些原因,有自卑心理,胆小怕事,有事也不愿意讲,在训练时,也只是默默无闻。这些学生,最需要的就是鼓励,鼓励会使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变得积极进取,对体育训练有极大的好处。比如原来领过一位吴姓的女孩,因母亲去世早,心理障碍较大,在训练时,就多注意她的言行举止,适当时给予关心。体育特长生都比较费鞋子,有几次发现她都穿着磨破尖的鞋子参加训练,我就买了两双训练鞋,悄悄塞在她包里,鼓励她不要有过多顾虑,好好训练。后来他也逐渐变得阳光了许多,愿意与同学交流,成绩也逐渐上去了。更出乎意料的是,毕业时竟然考取了西北师大,不能不说是鼓励的功劳。但有的学生,却属于那种喜欢显摆的性格,稍微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容易骄傲。就可以采取打压的策略,多给他找些不足,让他看到自己的差距,然后收敛自己的骄傲情绪,踏踏实实参加训练。

4 结语

社会在不断发展,每一届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而且也会因地域的不同会表现出各自的特征,所以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也要把握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策略。为了使体育特长生能消除心理障碍,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摸索科学的施教策略,以便使枯燥乏味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并尝试多去关心学生的生活,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使训练更富有成效,为中职学生搭建顺畅的升学就业通道。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特长生心理障碍中职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别让速成“特长生”损害高考公平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刍议体育特长生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