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

2023-01-12 03:55管淑涛
山东水利 2022年2期
关键词:平阴县节水型河湖

管淑涛,郭 鹏

(平阴县水务局,山东 平阴 250400)

平阴县位于山东省西部,泰山山脉西脉,总面积714.95 km2,总人口37.45 万,低山丘陵占到63%,被誉为“中国玫瑰之都”“圣药阿胶产地”。全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属于严重缺水城市。近年来,该县多措并举,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了全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的顺利实施。

1 采取“三项举措”,保护好水

1.1 严格审批,加强保护

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凡超过用水计划的企业,实行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税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需要取水和取水标的发生较大变化的项目,一律实行水资源论证,按照论证报告书审查结论,结合当地实际,逐级审批。出台了《平阴县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平阴县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平阴县农村公共供水管理细则》等规定和文件;编制《平阴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明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水质保护目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明确责任人及其职责,加大巡查力度,保障水源地运行安全。

1.2 统筹规划,水源共享

自2006 年以来,累计投资1.8 亿元,建成了覆盖城乡的一体化供水体系,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供水服务专业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9%。实施水资源联合调度,对县内水库除险加固、扩库增容,提高水资源丰枯调蓄能力,增加雨洪资源利用调蓄能力和客水调蓄能力,通过实施水库联通工程,实现库库联通,库河联通,有效保护水库、河道生态。对玉带河中游进行改造、整治,通过田山工程调引黄河水至翠屏山,对引黄排灌站进行提升改造,实施田山灌区1030 干渠改造提升,扩大改善灌溉面积6 000 余公顷。通过引黄灌溉,既满足了农业用水需求,又有效涵养了地下水,抬升了浅层地下水水位,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

1.3 整体覆盖,保护水域

建立了覆盖所有水域的高规格县、镇、村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全县各级河湖长共292 人,河道警长13 人、督察长6 人,民间警长17 人,实现全县河湖水域全面挂长。同时,制定了会议、考核、督查、督办、部门联动等9 项工作制度,并将河湖长制纳入对各街镇及相关部门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考核,倒逼各级河湖长扛起担子、担起责任,切实做到守水有责、守水负责。在清河行动中,累计清理网箱98 个,封堵排污口32 个,15 个入网改排,清理拦河网6 000 余米,清理违建、树株、玫瑰花等16 万m2,“四乱”问题动态清零。

2 开展“四个建设”,利用好水

2.1 开展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建设

2017 年5 月,水利部下达开展县域节水型达标建设通知,山东省水利厅、济南市水务局再次确定该县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试点。平阴县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对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保责任落实和压力传导“两个到位”。编制出台了《平阴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下达了目标任务,建立起绩效评估体系,全县各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工作合力,2018 年1 月通过了验收,当年被水利部定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2 开展生态用水建设

一是实施城区锦水河景观补水。充分利用玫城公园湿地和锦水河沿线中水管道,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水质提升打标后,对锦水河进行补水,不再依靠黄河水,以满足生态和景观用水需求。二是建设济南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水源置换中水处理回用工程项目,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玫城湿地再净化的水源,置换济南琦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地下水及地表水水源,建设一座年处理能力500 万m3的综合中水处理站,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用水、锅炉用水和其他工业用水。

2.3 开展农业用水建设

近年来,平阴县累计投资3 亿多元,先后完成了玫瑰外山、东阿姜沟、孔村、孝直高标准农田等农田灌溉工程,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4 万hm2,安装计量设施灌区面积1.24 万hm2,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水量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65%,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54 2。引导全县新型设施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大力支持济南海升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多家农业经营主体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农田灌溉新模式,每亩节水150 m3左右。

2.4 开展泉水保护建设

一方面,对原有32 处泉点进行了现场调研,初步摸清了泉水所在地点、泉点现状、泉水成因。投资260 万元,对列入济南市10 大泉群的洪范池泉域编制《平阴县洪范池泉域泉水保护详细规划》,该规划通过勘探、监测、实验等工作,进一步摸清洪范池泉群地层岩性、补径排条件、水量、水位、水质及泉域开发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保障洪范池泉域健康稳定发展,延续泉水历史文脉。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区县两级名泉保护互动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名泉抽查要求,按照名泉属地管理原则,定期、不定期对名泉进行巡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3 实施“五水行动”,发展好水

3.1 节水行动

一是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估算投资5 亿元,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等,恢复安城分干,发展现代化农业、节水型农业,到“十四五”末,高效节水面积将占总灌溉面积的60%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将达到0.66。二是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防止区域水土流失。投资1.36 亿元,对全县水土保持薄弱环节实施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 km2。三是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采取推广、限制、淘汰、禁止等措施,提高工业节水效率,将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作为推动社会节水主攻方向,提高非常规水的利用率。

3.2 清水行动

一是守好绿色清水廊道。投资17.66 亿元,对锦水河西支段、汇河、浪溪河下游、玉带河中下游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主要包括清淤疏浚、局部堤防加高培厚、配套建筑物以及岸坡生态绿化,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提升河道沿线生态环境效果,打造绕城清水廊道。二是构建高效连通水网。投资6.82 亿元,平阴县锦水河水环境质量提升及下游水系连通工程,发挥下游蓄滞洪功能,改善下游水质及生态环境,努力构建“河湖库连通、蓄排水结合、丰枯期相济、余缺量互补”的高效水网。

3.3 护水行动

一是巩固基础优势。以河湖长制为抓手,进一步压实县镇村三级河长治水责任和各河长联系部门的工作责任,实行“周通报、月点评、季督查、半年一推进、一年一考核”,确保“河长有压力、履职有动力、治河有成绩”。二是创新方法举措。全力探索河湖物业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通过全县水域全覆盖,逐步实现河道监测、监控、监管一体化,逐步形成“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单一管护模式向市场化模式转变”的河道管理新格局。

3.4 调水行动

一是调度好洪涝水。开展小型水库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投资3 900 万元,规划实施丁泉、罗宅等10 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增加水库蓄水能力,在“排得出、泄得下、守得好”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雨洪资源“蓄得住”。二是保障好供需水。该县城区用水主要由前寨—凌庄地下水供应,水源单一,供水形势日趋严峻。“十四五”期间,重点将抓好桃园水源地项目、张天黄河地表水厂等一批引水调水、应急水源工程。三是规划好生态水。坚持“以水定城”,优化水量分配,强化定额管理,做好计量评价,积极开展引黄灌溉补源和水资源置换,加大引黄灌溉和地表水利用量,逐步实现水资源置换和优化。

3.5 亲水行动

一是建设美丽河湖。积极申报锦水河、青龙河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建设工程,提高河湖水生态环境,打造宜居亲民水环境。二是弘扬水文化。结合“世界阿胶之源、中国玫瑰之都、齐鲁泉水之乡”等誉称,突出“洪范泉池”和“黄河滩区”鲜明的水文化特色,积极推进我县水文化体系建设。三是发展水经济。在“水利+文化”“水利+旅游”基础上,按照“因水而美、由美而富”的发展路径,做好全域水工旅游规划,分类分级做好划界确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等工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平阴县节水型河湖
山西省节水达标县数量达61个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济南平阴县首届中小学生创客节开幕
济南平阴县首届中小学生创客节开幕
节水型抽水马桶
肉羊养殖技术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