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的龙泉青瓷产业化发展策略探讨

2023-01-14 20:14胡晓武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5期
关键词:龙泉青瓷人才

胡晓武

浙江省龙泉市龙泉剑瓷文化研究院 龙泉 323700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也叫第四媒体。它以光学和电子传播为媒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进行艺术视觉化创作,将电子媒体与传统视觉艺术相结合,用电脑图像技术予以表现,可以迅速及时打破时空局限,打开人们的视野,同时其海量信息,便于人们传播、存储甚至转换或转发交流。新媒体还呈现出良好的互动性能,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相互点赞、评论和转发,以便捷的方式实现了艺术与受众的多向互动性,达成良好的互动效果,代表了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技术,也打破了传统信息的获取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来获取大量高效且免费的信息,便于人们交流探讨学习,也便于人们分析、使用和迅速传播。因此,新媒体时代可以称为“全民皆媒”时代。

龙泉地处浙西南多金属矿带之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制瓷资源和源远流长的独特烧制技艺,人们烧制如冰似玉的龙泉青瓷,也因此成就了龙泉青瓷自五代、北宋以来的一代代辉煌。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成为吴越国(907年-978年)钱王烧制贡品;北宋“宣和中,禁廷制样需索”,烧制更为精致;至南宋创新发展,烧制黑胎青瓷、研创出梅子青、粉青等瓷釉,发明了薄胎厚釉技术,为南宋朝廷烧制大量宫廷用瓷。现代龙泉青瓷自从1957年恢复烧制以来,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得到良好的恢复,随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艺大师更是层出不穷,创新产品琳琅满目,产业规模迅速增长。

龙泉青瓷在新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应怎样有效推进产业化发展呢?

一、龙泉青瓷产业的现状

当前龙泉青瓷行业发展存在一些薄弱问题,加之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个产业现状不尽如人意。

从我们近期的调查研究情况看,龙泉青瓷文化存在着传播力度弱、输出面小,文化吸引度弱,对新媒体利用不充分,文化展现切入口小等问题。

其主要现实问题如下:

1.龙泉青瓷工艺品的实用价值近几年已经逐渐凸显,但创新度不高。

①龙泉青瓷产品个性化程度不够,不像汽配、茶叶等产品那样可以大规模化生产,龙泉青瓷是半工艺半艺术的产品,其生活化、个性化、艺术化创作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销路,因此龙泉青瓷企业大多为个体户、小作坊,小规模生产可以精工细作,也有便于产品类型转换的空间。

②龙泉青瓷的文化创意产品规模虽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其增长速度逐年放缓,缺少后劲与内生力。

③文化吸引力度弱,龙泉青瓷文化不像传统戏曲,能够融入流行音乐元素中,也不像汉服,能与现代服饰相融合,例如餐具、茶杯一般作为寻常人家常备器用,以青瓷为材质的一般性创新,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普通型的龙泉青瓷,很难一炮打响。

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一些直播运作,因年轻人对龙泉青瓷文化的文化底蕴还略显不够,因此即使有了一定兴趣,也坚持不了多久。对于一件富有文化底蕴的文化艺术作品,只作简单直白的介绍和解说,没有多少吸引力。很多直播带货,流于表面,他们对人们感兴趣的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了解甚少,表达较为浅显。

2.龙泉青瓷行业高端创新人才较少。龙泉青瓷行业在近年评职称、评先进等评比活动的促进下,文化素养、艺术创新理念、产品品位等都有所提高,但高端人才,一呼百应的影响人物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有的企业也想尽办法寻找人才,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往往空有迫切愿望,却难以找到理想的人才。有的高端人才可能已经自立门户,或者被其他更有实力的企业挖走。即使供职于龙泉市技师学院这样的事业单位的青瓷人才也常常被外地著名院校挖走。一些青瓷企业只能采取合作的方式,与部分高校合作,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弹性和吸引力,但创新设计的效率依然不很理想。

3.大的销路较难打开。龙泉青瓷产品的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同质化严重。市面上龙泉青瓷的主流器型变化不大,缺乏个性特征。平民化瓷器产品较为单一,达不到刺激消费者感官的需求。龙泉青瓷具有“青纯如碧玉、温润如美玉、型美如宋器、精致如少女”的特点,但龙泉市面上的青瓷远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一些产品太过于注重实用,一些产品却怪而不美。缺乏情趣,器型单一,甚至手法较粗糙,烧制不够精美,观赏性不突出。据了解,本地一些创作设计,限于只站在青瓷生产者的角度,观念比较传统,许多制瓷工艺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之上,生产出来的青瓷特性、用途、外观都不够新颖,无法满足消费者定制化的需求。高附加值的高端青瓷较少,订单中高端瓷器也较少,而中间商又往往会加价销售。销售仍然以传统思路,很难打开大的销路。

二、龙泉青瓷产业打开新局面的应对策略

龙泉青瓷产业要发展,必须打破当前困境,其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以文化为突破口寻找新创意。

龙泉青瓷是文化产业,文化是灵魂,打开局面的技巧在创新。文化是龙泉的灵魂和名片,也是龙泉青瓷的灵魂和名片。龙泉青瓷创作要以文化进行创意构思,让文化的软实力转变为青瓷艺术创新的实力或核心力。以“创意”为核心,以创意创造价值。龙泉青瓷文化中有着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沉淀,饱含着五千年的文化经典、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和符含深意的文化底蕴。怎样“激活”其文化地蕴,值得深入探讨。

“美食不如美器”,精美的青瓷茶具等器皿是中国禅宗意境的表现,龙泉青瓷可以让人自悟明心、入定参禅。“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滋润着着人们日常生活,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又给人提供精神的食粮。隋唐之后结合传统儒道思想发展起来的文化底蕴特色是禅宗文化,正是禅宗美学思潮下的宋代龙泉瓷风格超然畅逸,空灵简洁,端庄素朴;釉色温润如玉,淡泊宁静,富于理性美;装饰淡雅含蓄、隐约朦胧;造型轻巧挺拔、精美实用,给人自然天成之感;制作中融入了禅心观物和顿悟明心等思想理念,从而使龙泉青瓷散发出静、淡、雅、秀、内蕴丰富的质朴美,体现着古代龙泉人的极致匠心。

龙泉青瓷产业发展的秘诀在创新。宋代龙泉窑窑场星罗棋布,正是瓷业的繁荣刺激了龙泉青瓷的不断创新发展,使龙泉青瓷创新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今天的龙泉青瓷要大发展,还需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宝藏,进一步激活龙泉青瓷的文化创意,使之成为矗立在时代文化高峰的里程碑。

2.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培育创新人才

龙泉青瓷行业发展要强化技术转化,也要加大人才流动、引入与加大激励力度。繁荣之灯需要新的助燃剂。龙泉青瓷行业如若是一潭碧水,需要源头活水款款流入,青瓷行业中需要通过一定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培育新人才,为龙泉青瓷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新人设计制作,往往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可让青瓷行业焕发新活力。因为青瓷新人,往往满怀激情,怀揣创造梦想,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往往能在打破传统框架中,寻找出能呈现实用性、艺术性、富有创意的完美青瓷佳作。龙泉青瓷连接古今,连接世界,要让龙泉青瓷富有生命魅力,要让龙泉青瓷传达现代艺术审美理念,就要依靠青瓷人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符号相融合,对青瓷产品进行具象化创意设计制作,就可开创出更富有文化价值和精神品质的新作品。因此,要积极引导龙泉青瓷青年“追梦人”嬗变为“造梦师”,肩负起传承龙泉青瓷文化的光荣使命。

目前,龙泉青瓷可以融合关注AI产业,除了对龙泉青瓷相关领域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外,还可以加大人工智能人才的引入与培养力度。从目前龙泉青瓷产业了解的人才结构情况来看,还有必要对青瓷人才进行数量与质量上的优化提升,对劳动力进行改造升级。虽然社会竞争倒逼劳动力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但政府部门也可以采取措施,针对劳动力的产业需求,鼓励人才进行自我优化与培训提升。可利用龙泉青瓷技师学院和网络学习平台,提升青年瓷人的有关知识技能水平。研讨交流、技能创新比赛等都是很好的人才培育活动。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青瓷行业从业者的文化和技能素养,让他们能通过文化创新,将抽象文化转变为较高经济价值的工艺玩赏品,让怪才、偏才、草根人才都能焕发活力为龙泉青瓷创意产业发展献力。

3.以新媒体讲好龙泉青瓷故事

新技术不断创新,青瓷人的创意不断开发,龙泉青瓷的新产品将层出不穷,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也将不断创新发展。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延续,若用新媒体艺术进行艺术传播,世界非遗的精华就可焕发青春活力。若从龙泉青瓷的创新—制作—成品等一系列制作工艺展示青瓷人背后的感人故事,展示出龙泉青瓷文化的多样性,将使龙泉青瓷更具魅力。龙泉青瓷是文化产品,应动员文化力量,给龙泉青瓷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凸显核心的审美元素,应从包括起名、作品解说、历史文化渗透等角度说出龙泉青瓷的审美意蕴。

龙泉青瓷中有五千年农耕文明孕育出的性情,那些花卉纹、山水纹、人物、动物等均表现着人们对自然亲近和喜爱。人们继承传统,一万年前上山文化的那些盘、盘、碗、罐等形体至今还在生活中使用。龙泉青瓷讲究天然美,没有一丝一毫的臆造,通过对青瓷器物的创造,表达了人们对美妙生活和未来时光的美好愿望。龙泉青瓷人的创作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表达了人们信奉“天人合一”哲学思想。龙泉青瓷人通过创作和装饰设计到青瓷烧制这一工艺实践过程,成功升华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人们可以通过视频与文字彩图的结合,或是直接借助VR技术,帮助大众群体更加直观地从各个角度去观察、了解龙泉青瓷器皿的真实样貌和审美价值。让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青瓷展现现代生活的情趣和雅美,让新媒体给龙泉青瓷增添放飞梦想的翅膀,让龙泉青瓷焕发出绚丽光彩。

猜你喜欢
龙泉青瓷人才
廖丽聪艺术作品欣赏
人才云
试论青瓷艺术创作
龙泉青瓷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