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早期馆员中的篆刻家

2023-02-08 03:37袁愈高
文史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篆刻家文史齐白石

袁愈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安排赋闲的有社会名望并且具有文史专长的老年知识分子,以及部分旧中国军政界中的爱国人士,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中央人民政府关于设置文史研究馆的决定》。根据政务院这个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52年12月15日批准成立了以刘孟伉为馆长,向楚、林思进为副馆长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同时聘任谢无量、冯灌父、陈戎生、季云竹等51人为首批馆员。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建馆70年来,在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全体馆员和全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在“文史研究、参政议政、海外联谊、社会服务、书画创作”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作为一名以文物工作者退休的新馆员,笔者以前曾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中的书画艺术方面的老馆员有些交往接触,主要是向他们请教有关四川地区的书画篆刻艺术方面的人和事,尽量弄清楚四川地区近现代美术史中的一些问题,为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正本清源做点实事。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仅将了解到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早期馆员(1952—1966年)中的篆刻家的简历及艺术传承和作品概况作如下介绍,以缅怀四川篆刻界的这批老前辈。

施孝长(1888—1974)字教常,号宋丁、磊翁、墨池上人,祖籍江苏溧阳,出身于成都中医世家,早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曾任教于重庆艺专、华西中学、成都师范大学等学校。1949年后,被选为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施孝长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篆刻家,而且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书画家,系四川地区近现代最著名、最受人们敬重的书画家之一。1953年,施孝长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砚波亭1.8cm x 4.7 cm

红旗漫卷西风

施孝长金石文字图书

姚石倩(1879—1962),字宜孔,号渴斋、砚田牛,书斋号“金石逋”,安徽桐城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秘书、北川县知事。他早年拜齐白石为师,研习齐派花鸟画及齐派篆刻技艺;1949年后在成都市西玉龙街172号挂牌,鬻书画兼为人治印为生。1953年,姚石倩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梁伯言(1898—1991),号漪庵、漪叟,四川长宁人,早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校,曾任川军第21军、23军少将秘书长、军法处长等职,1949年底随川军潘文华部起义。其工书法诗词,兼擅篆刻。

1953年,梁伯言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文史研究馆馆员。

温筱泉(1871—1961),又名小泉,字翰横,号蜕安,四川泸州人,前清举人,曾任川南师范学校监督,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他任川南军政府副都督,后改任枢密院院长;1912年12月,出任北京政府(北洋政府)第一届国会议员;1916年卸职返回泸州,继承祖业“温永盛酒坊”(“泸州老窖前身”),为泸州地区的酒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温小泉从小喜爱书法,兼工篆刻之法。他广泛学习各种流派的篆刻技艺,不局限于某一家一派。其篆刻技艺受到川南地区文人名士的认同和欣赏。1953年,温筱泉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庶咸印(1953年作)

刘东父(1902—1980),名恒壁,号乐无居士、旷翁,四川双流人,出身于蜀中翰墨世家,工书法,兼工山水花卉小品,也研习篆刻之道。民国时期,他曾任川康绥靖主任公署秘书处少将处长等职。1954年,刘东父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曾默躬(1883—1961),字思道,号苦行者、墨公、默公、默居士;斋号“暾斋”,成都人;职业中医师。其工书画,兼擅治印,系齐白石的“神交之友”。1959年,曾默躬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余中英(1899—1983),原名世泽,字中英,号兴公,四川郫县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第七战区中将副参谋长、成都市市长等职。1935年,他拜齐白石先生为师,研习篆刻治印,兼习书画。1949年后,他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1962年,余中英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熊承显(1906—1981),字光周,号苍垠、秋涧斋主,四川简阳人,早年肄业于成都尚友私塾,曾受四川“五老七贤”中赵熙、林思进等先贤教诲,擅诗词书法,兼擅篆刻。民国时期,他曾任资阳县田粮处长、四川省民政厅秘书等职。1963年,熊承显先生受聘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在以上8位早期馆员篆刻家中,有两位(姚石倩、余中英)是中国篆刻大师齐白石的入室弟子。他们是白石老人在川的五位篆刻弟子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余中英先生,更是深得齐派篆刻技法之精髓。从笔者收藏的余中英先生于1935年秋为四川民国时期著名画家袁樵云所刻的“樵云万岁千秋”阳文印中,即可证之。另外一位早期馆员篆刻家曾默躬先生,虽不是齐白石大师的门生,但他的篆刻艺术理论和水平,受到齐白石大师的肯定和赞扬,并称他为“神交之友”。另外,值得重点一提的是温筱泉先生。他一生除了研习书法外,还利用工作之余,广泛地学习中国篆刻艺术各流派理论和技法,已臻较高水平。从笔者收藏的温筱泉先生1953年82岁高龄时,为荣县民国时期著名书画收藏家王庶咸老先生刻的两方印(一方为仿汉白文;一方为细圆朱文),就能看到他的篆刻艺术实在不凡。

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早期馆员中,除了以上8位篆刻家(也是书画家)外,还有许多具有深厚造诣的书画艺术家。他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金石书画艺术,促进海峡两岸及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值得后辈金石书画艺术者们学习和敬仰。

猜你喜欢
篆刻家文史齐白石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齐白石买假画
陈巨来印学思想举要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论刘孟伉先生的书法艺术
伝統の極みを吸収し大胆に革新 篆刻家 駱芃芃 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