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告别盲目服药

2023-02-08 06:51刘博宁
北京纪事 2023年2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免疫力流感

刘博宁,南开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毕业,就职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作者说

仰望宇宙的无垠,慨叹生命的绚烂,在智慧之诗中品味科学的浪漫。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只要感冒了,头晕脑胀,咳嗽得厉害,那么就吃上几顿感冒药加抗生素,过几天便能明显好转。然而,这种盲目吃药的经验其实并不能真的帮助康复,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主观上的“感觉好转”不过是搭了天然免疫系统作战的顺风车。有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民众对于普通感冒和流感都存在认识不足,不能进行正确的区分,从而导致了盲目吃药的普遍发生。

想要正确地认识感冒和流感,我们先从不同的致病微生物讲起。

普通感冒(下文简称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俗称“伤风”,在任何一个季节都会出现。引起感冒的微生物中,绝大部分是病毒,种类超过100种,其中又以鼻病毒最为常见,这些病毒主要影响我们的鼻咽部,所以会引发鼻塞、咳嗽等症状。普通感冒虽然看起来症状多,但是杀伤力很有限,基本没有传染性。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不吃药也能在7-10天痊愈。

流行性感冒,顾名思义,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的结果。流感病毒主要有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也就是俗称的甲流和乙流,它们每一种又会分为很多亚型,比如甲流里大名鼎鼎的H1N1、H7N9。流感病毒非常容易發生变异,传染性很强,每一年都会改头换面,在寒冷时节快速蔓延于人群中。严重的流感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群体有不小的杀伤力,可能引起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夺走生命。所以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对于流感要留心,病情发展快时要尽早就医。

由此可见,尽管都带“感冒”二字,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是有很大区别的。流感比感冒更严重、更危险,而且流感病毒不仅传染性高,生存能力也很强。所以每年国家都会推出当年的流感疫苗,以求降低重症和死亡数量。

在症状上,感冒和流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感冒通常全身症状比较轻,上呼吸道(鼻、咽、喉)症状明显,比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嗓子疼痛、咳嗽等。发烧很少超过38.5度,属于低烧,持续时间不长。当精神或身体长期处于疲劳时,有些人会在几个月内出现频繁的感冒。流感虽然也可能出现一些上呼吸道症状,但严重时可以影响到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它的全身症状更明显,比如头痛、肌肉痛,发烧可达39-41度,还有少数人会出现呕吐、腹泻。所以当出现打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食欲减退、持续发高烧时,就要考虑是流感了。由于流感痊愈后人体能获得更长的免疫记忆,所以一个人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反复感染。

那么如何避免盲目用药呢?我们知道感冒和流感的元凶主要是病毒,在出现症状时首先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当药物成分中含有霉素、西林、头孢、磺胺、沙星等字眼时,便要意识到它是抗生素家族的成员,主要针对的是细菌。病毒作案却打出抗细菌炮弹,不仅不能杀伤病毒,还容易引起各种副作用,尤其是抗生素耐药,可能导致我们未来再遇细菌感染时变得无药起效。近年还有研究证明,抗生素滥用会干扰肠道菌群平衡,降低人体对病毒的免疫力,使得流感病毒更加肆虐。

所以如果只是普通感冒,对症处理即可,注意饮食饮水,多休息多通风,一般一周左右便能自愈。没有严重症状建议不吃药或少吃药,如果到医院检查确诊有并发细菌感染,再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如果中了流感,首先注意与他人隔离,避免传染给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可以视情况对症使用一些常见的感冒药。大部分人在发病3天后逐渐退烧,5-10天痊愈。但是对于免疫力较差的重点人群,一旦症状加重要尽快就医,尽可能在48小时内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流感病死率的关键。

俗话说,一分预防大于十分治疗,与其寄希望于各种药物,不如从预防下手。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吃粗粮果蔬,戒烟戒酒,锻炼身体等老生常谈,我们还需要多注意改善生活、工作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高发时节,建议多打扫室内卫生,每天固定通风。在人员密集场所尽量减少手部直接接触眼、口、鼻,回家后立刻洗手。当自身出现症状时,进入公共场所最好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尤其进入医院就诊时,减少与他人、建筑物的直接接触,保持口罩的密闭,能很好地减少被传染的概率。

提到预防流感的杀手锏,非疫苗莫属,但是流感疫苗不像其他疫苗能一劳永逸,需要年年打,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免疫力、生活习惯和工作类型来权衡是否主动接种。国家推荐优先接种的人群有:医务人员、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中小学教师等高暴露群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半岁到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薄弱的群体,以及幼儿家长、看护者、孕妇、备孕女性等。

此外,近年科学家们在防治感冒上也有一些新发现。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受大众欢迎的蜂蜜不仅能缓解咳嗽,还能缩短上呼吸道的平均感染时间,可能是替代非处方药的一个选择。美国的科研人员则发现,人们之所以在冬天更容易被感冒、流感击中,可能是因为鼻子内部的一种免疫保护,在低温下会受到抑制。利用此原理,研究人员可以设计鼻腔喷雾来帮助提高鼻子的免疫力。对于大众来说,在冬季戴上保暖口罩或围巾,注意为鼻子提供温暖的环境,则是立竿见影的好办法。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免疫力流感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抗甲型流感病毒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高原地区流感病毒培养的条件优化
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秋季谨防牛流感
基于HRP直接标记的流感病毒H1N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猪流感病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