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的小学低段英语语段教学探究

2023-02-19 06:13孙晓燕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英语

摘 要:传统的以语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其只重视语段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语段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语言规则,因此,教師要避开语段教学的误区,遵循语段训练的原则,把语段训练渗透到字母、单词、句和篇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语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英语;语段教学

作者简介:孙晓燕(1973—),女,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师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教学理念[1]。可见,英语课程改革的亮点是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牢记科学的教学观,把学生放在首位,把握课堂学习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以致用。

一、语段教学的误区

误区一:有人认为对于英语初学者,教师不必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法,只要教完单词和语法,对课文或语段进行翻译,再让学生朗读或表演即可。这是急功近利的知识本位教学思想,只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了其人文性,导致学生学习语言只能靠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和质量较低。

误区二:在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方案,然后照着方案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教师根据教材中的词汇和语法进行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对语段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及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只是机械、重复地对字母、单词、句式进行讲解。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学习兴趣较低,学习的主动性没有体现出来,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形成恶性循环[2]。

误区三: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句型教学和Story time部分的教学就是语段教学,加强语段教学就是独立地进行语段教学活动,导致字母、词汇教学与语段、语篇教学相脱节。

语段由两个以上的句子组合而成,有一定的组合次序,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具备“段”和“篇”的特点。传统教学只重视语段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素养的培养,只重视单词记忆或语法知识的讲解,没有让学生总结语言规律,教学效果较差。

二、语段训练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语段训练的目的是达成教学目标。语段训练必须与教材的教学目标相匹配,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 中的A部分时,教师可结合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提出这样的话题:“Who is your friend ? What's he/she like?”。教师先示范:“My mother is my friend.She is 40.She has...”。教学B部分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其他内容,如:“She likes...”。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小语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层次性原则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其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及心理状态均有差别,语言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对于语段训练这样比较有难度、对学生表达能力及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活动一定要看情况而定,决不能一刀切。语段训练要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组织不同的活动,创设不同的话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让他们说一两句话;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让他们多说几句话;对于基础较好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多说几句;对于基础较好且性格外向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边描述边做动作。教师要展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循序性原则

语段训练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一句到一段,逐层递进,遵循循序性原则。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的A部分时,教师只要求学生学会说“We have a new classroom. Its so big. We have 6 new lights and 4 windows. We have...”。到B部分时,教师则要求学生学会说更多的内容,如“We have a new classroom. Its so big. We have 6 new lights and 4 windows. Lets clean our classroom. Let me clean the board and clean the...”。至教完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要求部分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说“Hi, Im...Look! This is my classroom. Its so big. We have 9 lights and 8 windows. Lets clean the classroom. Let me clean the board. Let me clean...Im happy.”。这样,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会得到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会增加,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四)拓展性原则

语段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要创造机会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语段学习中,通过不断训练和归纳知识点,语言规律自然了然于胸[3]。在复习My friends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联系My Classroom和My Schoolbag,或者My Home 和My Family等内容,遵循拓展性原则。教学绝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在语段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语段训练的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掌握外语的过程是获得有关知识,并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能力的过程。对于学习了一年英语的学生来说,说上一两句英语比较容易,与教师、同学用英语对话也不难。在学生已有一定英语语句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语段训练,比如连贯说出三至六句话。四年级上册的许多话题,如“My classroom”“My schoolbag”“My friends”“My home”“Meet my family”等,都可以用于语段训练。下面是笔者在语段教学中的尝试。

(一)在字母、单词中渗透语段训练

在教学字母,如字母a时,可以说:“This is a big apple.”。在教学单词,如 aunt时,不妨尝试这样说:“My aunt is 40. She is tall. She has a big nose.She is a nurse.She likes cooking...”。又如,在词汇教学中,教了chair、desk、room、bed、bedroom、light等单词后,教师可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房间,然后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英语单词来介绍自己画的卧室,如“This is my bedroom.How nice! I have a pink bed...”,借此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巧妙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字母、单词中渗透语段训练。

(二)将语段训练分散于对话中

在对话教学环节,“师生对话”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英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的A部分时,教师不妨从简单的会话着手,创设情境,先与基础好的学生会话:

T:Good morning! What would you like?

S:Noodles and beef, please.

T:Anything else?

S:No.

T:10 yuan, please.

S:OK.

T:Thank you.

S:My pleasure.

接着,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两两对话或多人對话,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语段训练。

(三)语段教学与歌曲相结合

人的大脑左半部分主要处理语言、逻辑等,右半部分主要负责节奏、旋律等,对学生来说,记住一首歌的歌词远比记住一段话容易。所以,教师在进行歌曲教学时,要尽量打破传统听、学、唱的方式,把简单的歌曲教学稍做改动,使得教学事半功倍。例如,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中的歌曲We have a new classroom是一首易学易唱的歌,教师可以在其中渗透语段教学,让学生边唱边指向相应的事物。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改编歌词并进行表演,这种方法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充分发挥歌曲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是语言的翅膀,每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曾进行过一次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来当一次小小作曲家:等学生学会歌曲后,再给学生准备一至两段他们熟悉的音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新配乐演唱。总之,课堂教学有无限的空间,只要教师勇于探索与尝试,就能让课堂鲜活起来。

(四)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作用

新版小学英语教材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和行动学习法、任务型语言学习法、TPR(全身反应教学)活动、结对活动、小组活动等有机地融入了活动设计中,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的同时,培养其团队意识,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小学生喜欢学什么?喜欢怎样学?教学实践是寻找答案的最佳途径。教学过程中Chant与Song交替出现,Make与Talk互相补充,学生说了、唱了、做了、玩了、学了、练了,必将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言的习得需要相应的情境,教师要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交流互动,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表达能力才会得到提高。特别是英语学科,教师更要重视语言环境,师生、生生之间要用英语来交流,只有在互动交流中,才能灵活运用英语知识。比如,合作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帮助其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有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句型积累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编排演练。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 My schoolbag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书包并向学生介绍:“Look!I have a new bag.It's from my mother. How nice! It's heavy. It's red and black. I have an English book, one sharpener, four pencils.”。然后让学生进行三人以上的小组活动,用所学的句型介绍书包:

A:Look! This is my bag. Its from my father.

B:How nice.

C:Its new.

D:Its heavy.

A:Its red.

B:An English book.

C:Three long pencils.

D:Two beautiful sharpeners.

四、进行语段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语段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力戒“速胜论”;要关注学生对所训练语段话题是否感兴趣;要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要准备充足的语段;要把握好开展语段教学的时机。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family! 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这样一段话:“Hi,everyone! My name is Mike.This is my family photo.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 He is 35. He is short. He has two small ears. He likes sports.And 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a nurse. She is kind. She is tall. She has two big eyes. They are kind. They love me. I love them, too. I am a student. I like Chinese...”。然后指定一个话题,如“My Family”,要求学生根据这段话说一个类似的语段,一次只要求说一句,可从最简单的一句开始,如:“This is...”。在多位学生重复操练后,将该句的主干寫在黑板上,而后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展开第二句、第三句,直到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为止。对于学生没有想到的句子,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自主完成新的语段。本单元涉及家庭成员及职业名称。以上面的语段为参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及个人经历介绍家庭情况,难度大大减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把握了以上几点之后,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如何将学习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关注如何为学生提供最有利的语言学习环境和真实的语境,关注学校整体课程设置与实施在行为养成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教师要以创新的精神寻求优良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运用英语知识,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语言规则,提高语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

何文琴.英语泛读教学误区剖析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25):48-50.

阿春林.浅析英语交际能力训练方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31-132.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