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3-02-19 06:13杨立霞
求知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语境理论英语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关键部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应用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语篇分析理论的引入为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并基于语篇分析理论,提出了宏观分析、微观分析等策略,以促进阅读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英语阅读;语境理论

作者简介:杨立霞(1985—),女,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民族中学。

加强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将语篇当作语言教学的主要载体,让学生在语篇学习中掌握语言知识。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语篇意识,提升英语核心素养。所以,教育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实际的教学观察,分析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理论。

一、语篇分析理论

(一)概念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篇的定义较为丰富,主要指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且语篇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其内部结构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与逻辑性,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语篇分析是在综合考虑语篇结构特征、体裁特点、衔接方法、语言环境以及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语篇进行解读的过程[1]。

(二)基础理论

语篇分析理论涉及语境理论与衔接理论这两个基础理论,内涵较为丰富。第一,语境理论。语境即语言所在的环境,从广义上看包括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从狭义上看只包括语言知识语境。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的情景,对学生理解语篇有较大的影响;文化语境指语篇的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语篇的内涵有影响;语言知识语境即上下文语境,是语境的基础。第二,衔接理论。其强调利用特定的语法或词汇将语篇中的不同成分衔接起来,包括语法衔接、词汇衔接、语境衔接。语法衔接包括省略、替代等,可以增强语篇的连贯性与逻辑性;词汇衔接指通过词汇融合语篇;语境衔接包括语言语境衔接、情景语境衔接与文化语境衔接。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层次与模式

(一)层次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有三个层次,即词汇层次、句子层次与篇章层次。从词汇层次上看,在阅读语篇时,学生只需要了解重点词汇的意思,不需要分析每一个词汇的意思;从句子层次上看,在阅读语篇时,学生需要关注句子中影响逻辑关系的衔接成分;从篇章层次上看,在阅读语篇时,学生需要从语篇的整体入手,分析语篇的结构段落。基于此,在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多个层次入手[2]。

(二)模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包括三种模式,即相互作用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与自下而上模式。其中,相互作用模式强调阅读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师生需要主动构建语篇背景;自上而下模式指根据知识经验分析语篇内容,对学生语言能力与知识经验的要求较高;自下而上模式是先阅读词汇与句子,再分析语篇。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氛围较沉闷。例如,部分教师会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查询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之后在课堂上讲解语篇中的重点词汇与语法知识并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会查单词,而不会去分析整个语篇的脉络、结构、整体意思以及思想感情,这不利于他们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阅读习惯差

相比汉语阅读,英语阅读的难度相对大,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但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较差,例如过度探究语篇中每一个词汇的意思,不能從整体角度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语篇的主旨,这会降低其阅读效率,影响其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

灵活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手段,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基于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可以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教学会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语篇分析理论下的教学中,部分学生会主动分析语篇的结构,根据文章首、尾段分析文本,能关注语篇标题与图片,关注语篇中的主题句与过渡句,还能根据上下文猜测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并根据语篇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3]。因此,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理论下的阅读教学活动更注重对语篇体裁、语境以及衔接手段的分析,强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分析语篇的结构、脉络,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与语境理解能力。

五、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理论的策略

(一)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进行宏观分析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篇分析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语篇的背景、体裁以及组织形式,并解析和创设语境,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审视语篇。

1.分析语篇背景

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作者的写作思路有较大的差异,且因为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部分英文文章。而充分了解语篇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去分析语篇背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先带领学生解读语篇以及语篇中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从而增进学生对语篇的深入了解。例如,“Han Gan and His Horses”这一语篇讲的是我国唐代画家韩干及其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关于韩干的视频与图片,导入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语篇内容。

2.进行体裁解析

英语语篇的常见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以及议论文等。其中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说明文主要介绍事物的特点、性质或道理;应用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格式叙述内容;议论文主要是通过证明和反驳来阐述事物的道理并表达作者的见解。在利用语篇分析理论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体裁解析,让学生从宏观角度探究和解读语篇。例如,“The City of the Future”和“Getting Around in Beijing”是说明文,而“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是记叙文,在这些语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整篇文章再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从而明确语篇的体裁。在学生明确语篇的体裁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语篇体裁的叙述方式处理语篇中的关键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解读组织形式

篇章模式理论在语篇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观察语篇的结构与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语篇中的复杂信息进行有效把握,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解读文章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例如,“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是一篇记叙文,主要描述了游览三峡这一事件,其语篇模式为叙述模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具体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语篇模式分析语篇的组织形式并将语篇划分为多个部分,让学生在划分语篇结构的过程中了解故事详情,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效果[4]。

4.解析与创设语境

在语篇分析理论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将重点放在语境分析与创设上,引导学生对语篇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教师要加大语篇分析力度。语篇本身就处于特定的语境中,根据语境线索分析语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具体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语境线索。一方面是带领学生分析语篇中的时间线索、背景线索以及环境线索,让学生掌握语篇写作思路以及语篇叙述顺序;另一方面是从挖掘作者的情感态度入手分析语境线索,例如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语篇的过程中抓住人物的行为变化与情感变化并理解作者的情感价值观念。第二,教师要注重创设主题语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的主题语境有三个,分别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教师可基于此创设主题语境,从而深化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二)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进行微观分析

在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宏观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语篇背景等内容,再从微观角度引导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细致探索,让学生充分掌握语篇的语言知识以及衔接手段。

1.进行知识推理

大多数语篇中都存在一些陌生的知识,而这加大了阅读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进行知识推理,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例如,“Han Gan and His Horses”这一语篇中就有一些陌生词汇,如New York's Metropolitan Museum、payment等。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以及所学知识猜测这些词的大概意思,从而帮助学生消除语言障碍,顺利进行英语阅读。

2.进行语篇衔接

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关注词汇与句子本身的意思,忽视了词汇与句子之间的衔接,这导致他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对此,在进行微观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语篇的逻辑关系。第一,引导学生分析显性衔接。显性衔接包括词汇衔接与语法衔接等类型,主要是通过重复的词汇与特殊的语法表现。例如,一些作者在组织语篇时会通过重复使用某一词或该词的近义词、反义词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并突出语篇的重点。例如,“The City of the Future”应用了指称和替代等语法进行衔接,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这些衔接语法[5]。第二,引导学生分析隐性衔接。隐性衔接即语言语境衔接、情景语境衔接以及文化语境衔接,没有明显的衔接词汇或语法,只能通过语篇中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篇语意并找出隐性衔接手段,深化学生对语篇深层含义的理解。

(三)培养语篇阅读策略

1.讲解阅读策略

在利用语篇分析理论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语篇阅读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讲解各种阅读策略。例如,教师可以先讲解语篇阅读策略的类型、适用范围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再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策略的应用过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如何应用这些策略。

2.应用阅读策略

在讲解语篇阅读策略后,一些学生可能还不懂得如何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策略应用在阅读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應用能力。在阅读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联想策略与推理策略,根据图片或关键词推理语篇的关键信息与主题内容;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分析策略,即让学生根据问题分析语篇,找出语篇的重点内容并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跳读、语境分析、衔接手段分析等策略分析语篇的主旨、结构;在阅读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判断、创新等策略,根据语篇内容进行演讲或情景表演。

3.强化应用效果

教师应及时评估语篇阅读策略的应用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的策略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The Monster of Lake Tianchi”这一语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一些阅读策略,而后通过提问、测试以及互动等方法评估学生的策略应用情况。

(四)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语篇分析理论下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在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此,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教学。第一,讲解文化背景。在进行语篇分析前,教师可以介绍语篇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中的文化现象等,让学生了解语篇的主题以及写作风格。第二,分析文化特征。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在分析语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比中外文化的特点。第三,组织文化活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特别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例如,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比赛、英语情景演绎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结语

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应深入探究语篇分析理论的内涵,将其应用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张晓萱.语篇分析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Ⅱ阅读理解B篇为例[J].校园英语,2022(30):133-135.

单成琼.谈谈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 3 Unit 2 English and its history的教学为例[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1(1):70-71.

许辉.基于语篇分析理论培养学生英语逻辑思维能力[J].新智慧,2022(27):118-119.

周芳.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的教学探究[J].英语教师,2022,22(12):112-116.

吴文.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运用分析[J].英语广场,2022(12):51-53.

猜你喜欢
语境理论英语阅读
语境理论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刍议语境理论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所遵循原则
语境理论视角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报刊阅读的应用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