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卫生与用眼卫生
——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

2023-02-20 07:20李俊华
青春期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阅览室阅读课

文/李俊华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可谓重中之重。随着阅读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多数学校建立阅览室、开设阅读课,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然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的关注,而这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却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由于在生理上进入青春发育期,思维开始从具体向抽象过渡,情绪具有多变性。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变化是急剧的,因此又叫作心理“敏感期”。因此,在中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关注和引导。否则,在不良的阅读中,如读了不良书籍或文章、对文章或书籍做出错误解读等,学生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沉迷等不良的心理现象,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会引发眼部过度疲劳,如果不能对学生用眼卫生给予重视,中小学生近视患者和斜视患者会越来越多。眼镜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而且只要戴上就难以摘掉。有时,一些淘气的学生还会给近视的学生起一些绰号,这也会对部分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伤害。由此可见,一个被大家忽视的用眼小细节,一副小小的眼镜,很容易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鉴于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的传授,还要对其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给予足够的重视。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周围环境是影响中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奋与冲动,反之则会使其产生心理焦虑、疲劳、厌倦等不利于阅读的情绪。所以,为学生阅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阅览室色调要柔和。黑色让人感觉压抑,绿色让人感觉清新,蓝色让人感觉宁静。阅览室的整体布置,如窗帘和墙壁色调要以柔和为主。还可以在书架、书桌上放置一些鲜花或吊兰、文竹等绿色观赏植物,让美丽洁净而又优雅的环境给学生带来清新、愉悦的情绪体验。

其次,阅览室文化氛围要浓厚。为了给学生一个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阅读积极性,可以在阅览室四周悬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如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

最后,阅览室光线要充足。阅览室内除了要整洁,最重要的是要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否则,学生不但眼睛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容易产生压抑和困倦感。

营造良好的人文阅读氛围

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平等对话,还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二是要注意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一些老师的阅读课,其实只是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完成的简单过程,一味地让学生看完就写,每节课后都有大量的读后感和读书笔记,这让学生感到非常苦恼,无形之中就挫伤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生对阅读课的恐惧心理,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三是阅读教学要形式多样。充满乐趣的课堂会给学生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要想让学生上好一节高质量的阅读课,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好阅读课的教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阅读课可以朗读,可以交流,可以辩论,可以摘抄,当然也可以写读后感,这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喜好来决定。阅读,只要他们读有所得、读有所乐即可。

正确选择阅读的内容和时机

第一,要注意给学生精心选择健康的阅读内容。因为中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发育期,性成熟已经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书籍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一些庸俗、淫秽的书刊,这些书刊对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极具诱惑力和危害性,很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要加大对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和审查的力度,及时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味的、经典的书刊给学生阅读,让其与名人对话,与智者对话,提升其阅读和鉴赏水平,从而产生深刻的、高尚的情感体验,主动提升自己的阅读品位。

第二,阅读教学要及时有序。中学生的情绪是多变的,其思维开始由具体向抽象过渡。他们注意成人道德行为的言行一致,如果老师或家长的言行不一,往往就会在学生心中丧失地位,且会使其情绪沮丧。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对家长和老师信任缺失,对阅读产生消极心理、养成懒散的毛病。为此,阅读课不仅要有一定的计划,而且要按照计划准时上课,不要随便将其变更成其他课。

第三,学生的思维在发展,他们的阅读品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阅读的内容也要根据其能力的变化而及时更改,呈现出序列性提高。否则,学生要么不懂,要么不爱读,产生阅读恐惧感或阅读失落感。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选择不同层次的书刊以满足其阅读需求。比如,初一的学生可以读《再寄小读者》《鲁滨逊漂流记》等浅易、有趣的书籍;初二的学生可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书籍;初三的学生就可以读《水浒传》《名人传》等深层次的书籍。

第四,阅读教学要有针对性。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是不一样的,有的趋向浪漫幻想,有的趋向现实理智。趋向浪漫幻想的学生往往对现实有太多的不满情绪,可以让他们读一些富有想象的科幻作品,使其心理得到满足,并适当推荐他们读一些现实主义的书籍,让其慢慢了解社会。趋向现实理智,也要有选择地使其心理得到满足。还有的学生在上课时心理压抑、烦躁,那么就可以推荐他读一些幽默的趣味文章,缓解他的不良情绪。

总之,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注意满足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还要满足其阅读心理,正确引导学生缓解或发泄其不良心理。

积极稳妥地引导阅读过程

一要注意阅读心理的引导。在阅读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些情况,如一些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阅读的内容或喜或悲,有时沉浸在故事中难以自拔、魂不守舍,有时盲目模仿故事中的英雄好汉而“桃园结义”,这些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无关系。教师应及时地给予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或某一现象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使学生能“走进去”,也能“走出来”。此外,建议结合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认识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崇高与优美,什么是悲剧与喜剧,增强其审美能力,提高其审美情操,自觉走近高雅,远离低俗。

二要注意用眼卫生和习惯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学生用眼卫生的教育。阅读课虽然无须正襟危坐,但也要坐得正确,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关注学生阅读的姿势,一旦发现不好的姿势要及时强调和提醒。眼睛与书本之间保持多远的距离、多长时间让眼睛休息一下等常识性内容要教给学生并时常提醒他们。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的读书习惯,应立刻纠正。

建立全方位的防范、监督机制

学生在阅读课上阅读的内容是有限的,大量内容还需在课外完成,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许多学生通过上网完成阅读任务。中学生虽然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缺少自制能力,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难免会受好奇心的驱使,去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或在网上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而且往往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眼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防范、监督机制对其进行防范监督,及时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我们可以联系家长建立一个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规范。有的家长买了能够控制孩子上网的电脑软件,这种软件可以自动屏蔽不健康的内容,效果不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也许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是,正是这些细节才体现了我们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小细节,而应该对学生阅读进行有效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教育,教会学生利用阅读来缓解、治疗自己的不良情绪,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能力,进而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阅览室阅读课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用问题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一堂组文阅读课的感悟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