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学科历时性流变分析(2009—2023)*
——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评价

2023-02-21 09:42周计武
艺术百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成果奖艺术院校

周计武

(南京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8)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艺术学在学科门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处于稳定的上升时期。尤其是在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第13个门类以来的十余年中,艺术学各一级学科,无论在项目经费投入总量、项目经费结构,师资队伍规模、代际更替率和活跃度上,还是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上,都呈现跨越式增长的趋势。艺术学各门类艺术研究的综合实力提升明显,无论在师资规模、团队结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学术成果、象征资本、学术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高校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上表现突出,整体实力远超国家和地方的艺术研究机构。

一、十五年高校与科研机构经费投入增加值的结构性改变

在2009—2023年十五年间,国家对艺术学学科的总体投入,与过去三十年相比呈现跨越式增长趋势。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经费投入总量的激增,而且体现在经费投入结构的多元化。国家级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985高校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等。

以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我国于1983年设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1984年正式启动。1984—2009年,共有996项艺术学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资助。2008年,艺术学学者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6项(含6项重点项目、51项一般项目、19项青年项目、10项西部项目)、艺术学专项课题6项;2009年,这一数据略有上升,艺术学学者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1项(含6项重点项目、61项一般项目、21项青年项目和13项西部项目);2010年,艺术学项目总数持续上升为113项(含6项重点项目、63项一般项目、34项青年项目和10项西部项目);2011年,艺术学项目总数攀升为142项(含8项重点项目、71项一般项目、47项青年项目和16项西部项目);到了2013年,艺术学基金项目在数量与结构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新增重大项目5项,项目总数跃升为150项(包括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78项、青年项目50项和西部项目11项);与2013年相比,2014年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与基金项目总数分别增加到6项、10项和165项;从2015年到2023年,除了艺术学的重点项目、青年项目与西部项目基本持平外,其他项目均有显著增加,以2017年为例,艺术学重大项目24项,一般项目155项,加上青年项目与后期资助项目,立项数共290项,立项率达到9.69%的历史最高点。若以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2011年为分界线,后十年(2011—2020)设立重大项目114项、重点项目82项、一般项目1161项、青年项目438项、西部项目165项、后期资助项目219项,共计2179项;比前十年(2001—2010)艺术学项目立项总数的690项,增加了1489项,增长率达到215.79%;比第一个十五年(1985—2000)艺术学项目立项总数的184项,增加了1995项,增长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84.24%。综上所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在课题数量、项目类别上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在经费跨越式增长的背景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艺术学学科经费投入实现稳步增长,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与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艺术学学科综合实力的整体格局和历史变迁。依然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在2009—2018年十年间,我国艺术学学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位居前20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分别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表1)在2013—2022年十年间,我国艺术学学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位居前20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发生了部分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依然位居榜首,中国传媒大学升至第二,南京艺术学院屈居第三;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位次基本不变;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名次略微降低;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从第13名、18名稳步提升到第7名、13名;师范类院校表现强劲,除了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外,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首次跻身前20名。(表2)

表1 2009—2018年我国主要艺术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统计表

表2 2013—2022年我国主要艺术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统计表

一个学科团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量是评价学科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从2013年设立艺术学重大项目至今,共有173项重大项目获批立项,重大项目立项数排名前十五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依次是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总体而言,就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投入总额而言,高校相较于科研院所在经费总量上处于优势地位。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等)和包括综合性艺术大学在内的专业艺术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平分秋色。(表3)在不同层次的科研院所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科研经费在科研院所中处于优势地位,各省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科研经费虽然逐渐增加,但总量上远不及中国艺术研究院。

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流变类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艺术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经费投入也实现了明显增长。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为例,2009—2023年间共设置各类项目3414项。从2009到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从128项稳步提升到247项,增幅达到了92.97 %;不过,从2013年开始回落,其后十年呈现波动状态,2017年基本与2010年持平,2018年跃升到276项,2019年达到290项,从2020年开始又逐步回落,2023年又跃升到峰值313项。从项目类别来看,青年项目1998项,占比58.52%;规划项目1309项,占比38.34%;后期资助项目48项,占比1.41%;重大43项,占比1.26%;重点项目(4项)、专项项目(4项)与自筹项目(5项)较少。(表4)由此推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以青年基金项目和规划基金项目为主导,以重大项目为引领,重点扶持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从而完善学科梯队建设,为未来储备人才资源。

表4 2009—2023年教育部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统计表

伴随教育部项目经费投入的稳步增加,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艺术学学科经费投入也稳步增长。若以2009—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课题作为指标,排名前九的高校依次为江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并列第十名。其中,作为衡量一个学科声誉与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排名前三的是中央音乐学院(6项)、南京大学(4项)和中央美术学院(3项),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并列第四(2项)。(表5)若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结合起来看,排名前十五的高校与科研机构依次是南京大学(10项)、中央音乐学院(10项)、北京大学(10项)、上海戏剧学院(9项)、南京艺术学院(8项)、中央美术学院(7项)、中国美术学院(7项)、中国艺术研究院(6项)、中国传媒大学(6项)、上海音乐学院(5项)、北京师范大学(5项)、东南大学(5项)、苏州大学(4项)、北京电影学院(4项)和东北师范大学(3项)。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与专业艺术学院的艺术学学科实力相当,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外,各类省级艺术研究院与科研机构相对弱一些。

表5 2009—2023年我国主要艺术学学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统计表

二、艺术学学科师资队伍的发展变化

在2009—2023年十五年中,艺术学学科在师资队伍规模、代际更替率和活跃度等方面均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编著的《2019年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艺术学师资规模增长较快,从2009年的48386人上升到2018年的105186人,十年增加了117.39%。十年间,学科团队处于代际更替率的上升期,20世纪40年代与50年代出生的教师陆续退休,60后和70后成为学术领军人物,80后成为学术骨干,90后开始加入师资队伍并成为学术生力军。总体而言,不同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师资规模都有所扩容,但师资分布不均衡。约8.57%的专业艺术院校、综合艺术院校与部分师范类高校的师资规模为300人以上,如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等;约34.3%的专业艺术院校、国家级科研机构和普通高校的师资规模为150~250人,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江南大学等;约25.7%的普通高校师资规模为100~140人,如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约14.3%的普通高校师资规模为55~95人,如东南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约17.1%的普通高校师资规模为20~50人,如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图1)

图1 艺术学各学科数量师资分布

从学科的师资分布来看,不同门类艺术的师资队伍也不均衡。其中,音乐学、美术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师资规模较大且保持平稳增长,处于明显上升和扩张状态的是设计学和电影学,艺术学理论的师资队伍略有增加,戏剧戏曲学和舞蹈学的师资队伍增长乏力。从全国层面来看,音乐学与美术学的学科历史悠久,师资队伍传承机制成熟,专业性艺术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与综合性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对这些传统优秀学科也比较重视;设计学和电影学立足国家战略,与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是艺术类高校与科研机构最近十年格外重视发展的学科;得益于学科门类的调整,原来从事中外文论、文艺学和美学研究的学者加入艺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来,扩大了艺术学理论的学科队伍,但各高校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戏剧戏曲学和舞蹈学的师资队伍规模小,除个别高校较为突出外,大部分高校与科研机构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重视程度不够,且后备人才队伍不足,限制了学科的发展。

再来看我国艺术学学科队伍发展的活跃度。与上个十五年相比,艺术学学科队伍的活跃度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中国艺术学界立足于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密切关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积极在艺术实践与艺术史论的创新中回应新时代提出的时代问题与艺术难题。

CBKCI图书和CSSCI期刊以及CSSCI100期刊的人均发表量、在代表性一流学术期刊的发文量是反映学科在国内理论界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数据库(CBKCI图书数据库和CSSCI期刊数据库)统计,人均发表量与活跃度排名前五的高校与科研机构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2009—2023年间,北京大学艺术学学科的CBKCI和CSSCI及CSSCI100人均发表量为11.89,活跃度为82.14%;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学科的CBKCI和CSSCI及CSSCI100人均发表量为4.41,活跃度为65.38%;南京大学艺术学学科的CBKCI和CSSCI及CSSCI100人均发表量为3.15,活跃度为64.10%;东南大学艺术学学科的CBKCI和CSSCI及CSSCI100人均发表量为4.54,活跃度为60.29%;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学科的CBKCI和CSSCI及CSSCI100人均发表量为2.84,活跃度为43.71%。这表明,这十五年间中国艺术学学科在学术图书和期刊论文特别是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100)的发表方面保持着相当高的活跃度,综合性大学的师资队伍在人均发文量和活跃度方面表现突出,优势明显。

在学术生产力位居前列的高校或科研机构中,五个学科的总发文量与活跃度是不均衡的。按照总发文量,综合性大学与专业艺术院校以及艺术科研机构并驾齐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东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音乐学院排名前十。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十五年来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影视学,分别是1440篇、574篇、328篇、775篇和425篇;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音乐学,分别是672篇、618篇、350篇和383篇;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艺术学理论,分别是403篇和200篇。专业艺术院校学科比较单一,各门类艺术研究的实力很不均衡,除了主打学科以外——比如中央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学、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学,其他学科的发文量几乎可以不计。综合性艺术院校和科研机构,各门类艺术研究相对均衡,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发文量244篇排名第二、美术学173篇排名第三,中国艺术研究院排名第二与第三的是音乐学和美术学,发文量分别是322篇和208篇。与艺术院校及其科研机构相比,综合性大学艺术学总体科研实力较强,各门类艺术研究的实力不容小觑。北京大学排名第二与第三的学科是艺术学理论、美术学,分别发文228篇、165篇;南京大学排名第二、第三与第四的学科是影视学(179篇)、戏剧学(164篇)和美术学(159篇);清华大学排名第二与第三的学科是美术学(156篇)和影视学(133篇);中国传媒大学排名第二、第三与第四的学科是音乐学(71篇)、戏剧学(48篇)和艺术学理论(44篇);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二与第三的学科是美术学(64篇)和音乐学(53篇)。舞蹈学的CSSCI期刊发文量在大部分单位中都是最少或较少的。(表6)由此可见,影视学、音乐学和美术学的学术活跃度较高,其次是艺术学理论和戏剧学,舞蹈学的学术活跃度相对较低。

表6 2009—2023年Top20高校各专业方向生产力表

三、艺术学主要学术机构及其一级学科的学术地位变化

一个学术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级基金项目、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以及其他声誉奖项等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学术机构在中国艺术学界的学术地位。我们根据官方资料统计的不同学术机构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数量、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来判断其学术地位的消长;同时,根据艺术学门类下五个一级学科在上述指标的综合表现,来判断五个一级学科主次秩序的更新。

从2009—2023年这十五年来高校艺术学学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拥有传统优势学科和雄厚综合实力的高校艺术学学科依然保持着高峰和高原式学术地位。譬如,北京大学以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2名青年学者名列国内艺术学学科之首,南京大学以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2名青年长江学者位居第二,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以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1名青年长江学者并列第三,显示出卓越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学术地位。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上海大学均以2名人才计划入选者,位居我国高校艺术学学科的第二梯队,显示出强大的高层次人才梯队和很高的学术地位。相较之下,部分学术传统深厚的高校艺术学学科表现欠佳,比如东南大学。部分专业性艺术院校依托艺术研究的综合实力和学科布局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表7)

表7 2009—2023年高校艺术学学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情况

根据2009—2023年高校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的情况来看,由于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设计学本身的跨学科性,设计学表现强势,以1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9名青年长江学者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作为新兴的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由于从事文艺学、美学、艺术哲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文化产业研究等其他学科顶尖人才与学术骨干的加入,影响力与活跃度提升,以5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4名青年长江学者的成绩,位居第二梯队;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入选国家级人才总数分别是5人、4人和3人。(表8)

表8 2009—2023年高校艺术学各学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情况

根据2009—2023年高校和科研院所艺术学学科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立项情况来看(表9),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性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平分秋色,呈现为一种结构性的动态平衡。中国艺术研究院以6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8项重点项目排名榜首。在专业性艺术院校中,中央音乐学院以4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3项重点项目排名榜首;南京艺术学院(12项)、中国美术学院(10项)、上海戏剧学院(9项)、中央美术学院(9项)和上海音乐学院(6项)位居第二方阵;北京电影学院(4项)、中国戏曲学院(2项)和北京舞蹈学院(2项)处于第三方阵。在普通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成效卓越,师范类院校表现喜人。南京大学排名榜首(11项),与中国传媒大学(10项)、北京大学(9项)、东南大学(8项)和清华大学(8项)一起处于第一方阵;上海大学(6项)、苏州大学(5项)、浙江传媒学院(5项)、北京师范大学(4项)、东北师范大学(3项)和福建师范大学(3项)成绩不俗,处于第二方阵。整体来看,在这十五年中,拥有深厚的人文社科传统和强劲综合实力的高校艺术学学科表现突出,占据学术高峰地位,例如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在多个艺术类一级学科上拥有传统优势资源、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依然保持着学术高原地位,例如中国传媒大学。

表9 2009—2023年高校与科研院所艺术学学科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与重点项目统计表

根据2009—2023年高校与科研院所艺术学各学科重大与重点项目立项情况来看,全国主要学术机构在国家经费投入和优势学科支持力度上持续加大,艺术学门类下各学科经费投入基本持平。相对而言,戏剧与影视学(56项)与综合型的文化艺术研究(48项)获国家经费支持最大;音乐与舞蹈学(39项)、艺术学理论(33项)、美术学(31项)和设计学(28项)处于第二方阵,经费投入相对平衡。就门类艺术研究而言,舞蹈学(3项)经费支持相对少些。(表10)

表10 2009—2023年高校艺术学各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与重点项目立项情况

根据2009—2020年艺术学学科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统计表,艺术学共获219项优秀成果奖。其中,第五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共648项,艺术学获32项,占比4.94%;第六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共830项,艺术学获41项,占比4.94%;第七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共908项,艺术学获51项,占比5.62%;第八届科研优秀成果奖共1235项,艺术学获95项,占比7.69%。由此可见,艺术学科研优秀成果奖不仅每一届都会稳步提升,而且在人文社科获奖总数中占比逐渐增大,足以说明艺术学的学术研究取得了卓越成效,推动了艺术学体系的建构和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再来看艺术学门类下各学科获奖情况,音乐与舞蹈学获51项,在艺术学优秀成果奖中比重最大,占比为23.29%;美术学获48项,戏剧与影视学获44项、艺术学理论获42项,在艺术学优秀成果奖中占比分别为21.92%、20.09%、19.18%,三者基本持平;设计学获3项,在艺术学优秀成果奖中占比略小些,为15.53%。(表11)

表11 2009—2020年高校艺术学各学科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统计表

根据2009—2020年艺术学各学科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各奖项分布与占比情况,在8个门类、28个一级学科中,与其他人文社科相比,艺术学是8个门类中占比最小的学科(5.78%),这是因为艺术学2011年才升格为门类,缺乏深厚的学术史积淀和学术成果的积累,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学者也相对较少。在五个一级学科的奖项分布中,青年成果奖在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占比略大,为6.47%;一等奖占比最小,为5.26%;二等奖与三等奖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分别为5.91%和5.68%。(表12)从奖项分布来看,艺术学学科在重大标志性成果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任重道远。

表12 2009—2020年艺术学学科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的奖项分布情况

根据2009—2020高校艺术学学科获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的统计表,综合第5—8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艺术学学科获奖总数及其综合得分(一等奖赋值4分、二等奖赋值3分、三等奖与青年成果奖赋值2分)来看,位居前十位的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性艺术院校平分秋色。综合性大学以人文社科的综合优势,在重大标志性成果的产出上成效显著,如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专业性艺术院校整合全校学科资源,在艺术学各门类艺术的综合研究中成绩喜人,如上海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处于第二方阵。师范类高校、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艺术院校,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和有组织的科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令人诧异的是,艺术学学科综合实力突出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在中国戏曲和舞蹈研究上占据主导优势的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此项指标下滑趋势明显。依靠设计学东山再起的同济大学在此项指标上也不尽人意。与此相对,南京大学依靠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艺术考古学、艺术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清华大学依靠设计学、艺术学理论、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成果,上海音乐学院依靠音乐学和艺术学理论的突出成绩,中央美院依靠美术学、艺术学理论和设计学,南京艺术学院依靠五个一级学科的综合实力,在此项指标上表现突出,处于学科的第一方阵。(表13)

表13 2009—2020年高校艺术学学科获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统计表

在省级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奖情况方面,相较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各省文旅厅的艺术研究院,高校艺术学学科同样具有绝对主导地位。部分高校艺术学学科的表现异常突出,如福建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等。(表13)如果将这项指标纳入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指标的综合考量,高校艺术学学科的排名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就会排名靠前,获奖总数将与北京大学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高校在各自省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地缘性学术地位。不同省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的评审频次、比例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获奖情况与具体某一高校艺术学学科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学术地位呈现弱相关态势,仅作参考性指标。

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学科建设的影响力与声望。一个学科的国家级教学名师、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密切相关。就国家级教学名师来看,这个指标侧重从事艺术创作、表演与教学的教师,获得此项称号的教师共18人,而从事艺术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教师相对较少,仅有2人。从学科来看,教学名师的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从事音乐演奏的教学名师有8人,从事设计实践的教学名师有6人,从事美术创作的教学名师有4人,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教学名师仅有2人,而从事舞蹈、戏剧、曲艺与电影创作与研究的教学名师则阙如。(表14)从高校艺术学学科的师资分布来看,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表现突出,各有2人获教学名师称号,中央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家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各有1人获此称号。从国家精品课程来看,同样表现出了重创作、轻理论,各学科资源分布不均衡,受重视程度差异明显,设计、音乐、美术的教学受关注度高,戏剧与艺术学理论稍弱,舞蹈相对边缘化的态势。从高校的艺术学学科精品课程分布来看,位居前列的高校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17门)、清华大学(15门)、北京大学(7门)、中央美术学院(7门)、湖南大学(5门)、中国美术学院(5门)、南京艺术学院(5门)、浙江理工大学(4门)、中国戏曲学院(3门)、湖北美术学院(3门)、东南大学(3门)、东北大学(3门)、山东大学(3门)、武汉理工大学(3门)、天津师范大学(3门)、南京大学(2门)、华东师范大学(2门)、北京舞蹈学院(2门)等。(表15)从艺术学学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来看,位居前十位的高校分别是:中国音乐学院(4门)、中央音乐学院(3门)、上海音乐学院(3门)、中国戏曲学院(3门)、中国美术学院(3门)、西安美术学院(3门)、清华大学(3门)、北京师范大学(3门)、南京大学(2门)、中央美术学院(2门)、上海戏剧学院(2门)、浙江理工大学(2门)。就艺术学各学科而言,设计学(19门)和交叉性综合(19门)占据主导优势,其次是音乐与舞蹈学(音乐14门,舞蹈1门),美术学(10门)、戏剧与影视学(戏剧6门与电影3门)旗鼓相当,艺术学理论(2门)最少。(表16)

表14 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学科分布

表15 国家精品课程

表16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综合三项指标来看,位居前十五位的高校中,专业性艺术院校在整体实力上与普通高校相比,占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实力强劲,表明专业性院校在艺术创作与表演实践,以及社会影响力和艺术美誉度方面略胜一筹。与专业艺术院校侧重技法教育和创作实践不同,综合性大学在艺术教育与美育中更重视综合人文素养的博雅教育,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成效显著,在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奖上表现突出。(表17)

表17 2009—2018年高校艺术学学科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奖

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可以看出,这十年中,专业性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在艺术学学科建设上成效显著,表现突出,整体实力远超地方性的艺术研究院机构。在专业性艺术院校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依托艺术学各一级学科的整合融通,表现出强劲的艺术学学科综合实力。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性艺术院校,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在单项指标中表现出色,但由于学科单一,且侧重艺术创作与表演,艺术学的科研实力一般。在综合性大学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由于拥有深厚的学术传统、优势特色学科和强大的人文社科综合实力,始终以小而精的师资规模,位居高校艺术学学科第一方阵,实属不易。值得强调的是,南京艺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由于艺术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规模较大,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在各项指标中表现突出,其在未来的艺术学学科评估中非常具有竞争力。十五年来,部分高校艺术学学科由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注重优势学科和学科体系建设,其自身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迅速提升,例如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令人遗憾的是,部分高校艺术学学科由于缺乏学科特色、领军人才匮乏、梯队青黄不接等结构性因素,在综合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上下滑明显。就艺术学各学科的主次秩序变化而言,影视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学总体表现强劲;艺术学理论稳中有升,在多个单项指标中成绩喜人,但在专业性艺术院校中,始终处于边缘低位,影响力尚需提升;戏剧学和舞蹈学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标志性成果产出方面活跃度不高,始终在低位徘徊,迫切需要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学术研究上加强力度。

猜你喜欢
南京艺术学院成果奖艺术院校
南京艺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荣获3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吉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介绍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