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文创产业 促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2023-03-05 12:59池瑞瑞
先锋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创文化发展

池瑞瑞

成都以文创产业为抓手,高水平建设“全球视野、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的世界文创名城,既是对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将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的要求落到实处。

发展文创产业的必要性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文化内容衍生出的产业类型,以创造力为核心,以主体文化为根基,由个人或团队借助现代技术将文化要素予以加工并传播,具有创意性、潮流性和普及性等特征,产业门类涵盖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设计、雕塑绘画、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多方面。因此,文创产业以其文化感召力、行业竞争力、消费吸附力,成为链接文化内涵式发展与现代产业化开发的新兴朝阳产业。

文创产业是当前世界上最新和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之一,为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2017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首次超越电信服务业,达到2.25万亿美元,文创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我国文创产业起步仅十余年,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向高速发展期转变的关键节点。尽管2022年文创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文创产业相关的9个行业中,仍有三分之一行业的增速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是内容创作生产(3.4%)、新闻信息服务(3.3%)和文化投资运营(3.2%)。文创产业的内容生产及跨境贸易事关经济潜力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地区形象建构和全球文化影响力。

成都发展文创产业的优势

成都依托南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对欧、对西亚的文化交流活动频繁,文化贸易与合作具有坚实基础。

聚集强化上,成都着力实施文创产业强链补链工程,已形成了瞪羚谷数字文创园、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梵木Flying国际文创公园等一批文创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同时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东郊记忆文创片区以音樂演艺和动漫游戏产业为核心产业,兼顾发展以工业文旅和美食体验为代表的融合产业,配套发展咨询服务产业,搭建线上线下泛娱乐消费和都市文创体验消费等两大消费场景,构筑版权保护、艺展活动、泛文创产业孵化等外圈层的产业生态圈。天府数字文创城推动数实融合,以数字影音、娱乐游戏等新型业态为主导,创设“工业设计国际创意中心”“农旅融合国际创意中心”等文化地标,推动人工智能、3D打印、虚拟现实、网络协同设计、大数据分析、超高清技术等在文创领域的深度应用。

内容要素上,成都着力以“成都元素”为核心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深度挖掘大熊猫世界级文旅资源,不仅做好旅游通达性建设,更注重大熊猫科研实力培育,大熊猫文创产品开发,大熊猫研学科普推广,大熊猫文化衍生品拓展,促进传统旅游要素与科技、文化、艺术、生态等多领域发展要素有机整合。打造三星堆—金沙、三国、都江堰—青城山等世界级文化IP,加强宝墩、邛窑等十大遗址和城市历史建筑开发保护,推动创作一批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时代发展的学术著作、文艺作品。注重利用新媒体传播特点量身定制文化产品,以输出方式引导创意方向,以内容核心引领关注爆点。

成都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布局为重点凸显产业发展方向。根据国内外经验,文创产业与地区经济存在相互强化的现象,对特大城市而言,广告与营销、电影、电视、录像、广播和摄像、出版及音乐、表演和可视艺术等行业,表现出对中心城区的强烈偏好,艺术设计、博物馆、美术馆、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行业,更偏向于布局城市新区,手工艺、建筑、先锋艺术等多分布于郊区新城。结合成都“三个做优做强”,在分层次推进城市功能强化中,推动文创行业分类别聚集,有利于明晰区域间差异化的文创产业发展路径,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的良性互动。

以企业为主体提升产业发展活力。始终坚持把企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从引进和培育两个维度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引进方面,除了聚焦文创龙头企业,更要关注国际著名文创领军人物及其工作室,用好四川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化经贸合作平台,特别是“中国—欧洲中心”这一国家级对欧开放平台,加强与商会、协会或投资促进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连锁效应和群体效应。培育成长方面,依托全国文化创投(成都)联盟,在元宇宙(下一代移动互联网)、游戏电竞、网络视听、人工智能、数字文旅、医美MCN、新时尚消费、循环新经济平台等领域加强项目扶持,支持本土优秀数字文创企业的发展。

以金融为牵引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推进文创与金融深度融合,打造“债权融资+股权投资+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径为支撑的文创金融生态体系,构建文创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循环互惠机制。针对当前文创产业表现出“轻、薄、小、弱”的发展初期典型特征,边际收益较低,难以获得足够的银行资金扶持等困难,要加强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以文创类专项产业投资基金为主导,吸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支持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推出信贷、债券、信托、基金、保险等多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以及优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质押贷款、跨境融资、股权融资等金融产品,做好文创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衔接。

以人才为支撑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任何文化遗产或资源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产品或商品,只有经过一定形式再创造,才能成为蕴含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创产业以人的创造力释放为核心,文创人才队伍是决定文创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针对文创人才更加注重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各类众创空间和文创企业孵化器需要大力营造包容氛围,构筑轻松工作环境,给予从业人员施展个人才智的空间和机遇,创设容错机制,发布挑战性、创造性任务清单吸引创意人才汇集,推动成就激励、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文创文化发展
陶溪川文创街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