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意识的回响
——《哈利·波特》《指环王》《秘密花园》与英国中心主义

2023-03-06 03:48曾静广西银行学校南宁530007
名作欣赏 2023年3期
关键词:哈利·波特中土指环王

⊙曾静[广西银行学校,南宁 530007]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与《指环王》的作者J.R.R.托尔金都是完全的英国作家,《秘密花园》的作者弗朗西斯·贝内特是生在英国、青少年时期移民美国的作家,三位作家的作品都受到了英国大众的热烈欢迎,也同时浸染了傲慢的英国中心主义色彩。

一、《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的英国中心主义

尽管《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定位是儿童文学作品,作者J.K.罗琳却不惜大量笔墨在书中探讨麻瓜①、精灵、巨人等生物与巫师平等的权利,并对女性角色的能力加以肯定,可以说是非常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了。然而,如此“正确”的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却有意无意地透露出唯英国至上的思想,比如在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守林人海格里德(Hagrid)说:

He's off ter the finest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 in the world.[他将要去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学校(英国霍格沃茨魔法学校)。]②

女主角赫敏在第一次与哈利见面时说:

It's the very best school of witchcraft there is.[它(霍格沃茨)是现在最好的女巫学校。]

这种思想在《哈利·波特》系列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尤为显著。《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主要讲述的是哈利·波特所在的英国魔法学校(霍格沃茨学院)与法国魔法学校(波巴顿学院)及一所位于东欧的魔法学校(德姆斯特朗学院)③之间举办的一场国际学生魔法赛事。J.K.罗琳笔下,德姆斯特朗学院和波巴顿学院的校长们在霍格沃茨校长邓布利多智慧、幽默、高洁的形象对比之下,显得心胸狭窄、贪婪专断。第十九章中,第一项比赛开始之前,德姆斯特朗学院和波巴顿学院的校长都通过作弊提前获知了比赛内容,只有邓布利多品格高洁,没有干预这项“学生”间的赛事。德姆斯特朗学院的校长伊戈尔·卡卡洛夫甚至曾为伏地魔的追随者,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大量地学习邪恶的黑魔法。

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其他地方被刻板化为一个个神秘、恐怖,充满邪恶力量的所在,那里居住着巨人、狼人和龙,被遮天蔽日的森林覆盖。奇洛教授在罗马尼亚遇到了一个吸血鬼,吉尔德罗伊·洛克哈特吹嘘自己把亚美尼亚的一个村庄从狼人手中救了出来,伏地魔失势后隐匿在阿尔巴尼亚的森林中。

与此同时,罗琳将英国人的形象刻板化为彬彬有礼的绅士,友爱、团结、富于牺牲精神。《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第八章中,在魁地奇④世界杯冠军争夺赛上,保加利亚队个个一身蛮劲,好耍小聪明犯规;爱尔兰队则人人为君子,谨守赛规。保加利亚队仅靠一名明星球员撑完全场;爱尔兰队则英才辈出,团结协作。最终,爱尔兰队获得世界魔法足球比赛冠军。

《哈利·波特》系列描绘了一个所谓的“国际魔法合作部”(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Magical Co-operation),男主角之一罗恩的哥哥潘西(Percy)在这个部门工作。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第五章,潘西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

We are trying to standardize cauldron thickness.Some of these foreign imports are just a shade too thin—leakages have been increasing at a rate of almost three percent a year...but unless some sort of international law is imposed we might well find the market flooded with flimsy,shallow-bottomed products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我们正努力令坩埚厚度标准化。有些外国进口的坩埚真是太薄了——泄漏事故以几乎每年百分之三的速率在增多……除非制定一些国际性法规,否则我们的市场就会充盈了那些个轻薄浅底的产品,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安全……)

书中的这个国际魔法合作部的工作似乎是围绕着英国的事务开展的,大量的描绘似乎在暗示,所有正统的魔法都在英国,其他地方的魔法系统不是不符合规范、旁门左道,就是邪恶黑暗。尽管罗琳试图以“国际魔法合作部”和“国际魔法比赛”来彰显作者的广阔视野,却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狭隘的英国民族主义在文本中随处可见。

二、《指环王》中的英国中心主义

《指环王》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一个名叫“中土”(Middle Earth)的地方。从书中所附地图来看,中土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形状上约略类似除去俄罗斯、北欧、西班牙、意大利的欧洲大陆。中土世界就是欧洲世界的引申与翻版。

霍比特人和精灵族等善良的族类都居住在中土世界的西部;人族中的善类杜内丹人,是从西方之地渡海而来,在与黑暗魔王的第一次战争中,帮助精灵族打败了黑暗魔君索隆。

Indeed,a remnant still dwelt there of the Dúnedain,the kings of Men that came over the Sea out of Westernesse.[事实上,从西方之地渡海而来的人中王者杜内丹人,仍有余部居住在那里。(霍比特人和精灵族生活的区域——笔者注)]

The strength of the Elves to resist him was greater long ago;and not all Men were estranged from them.The Men of Westernesse came to their aid...It was Gilgalad,Elven-king and Elendil of Westernesse who overthrew Sauron...[很久以前,精灵抵抗他(黑暗魔君——笔者注)的实力要更强大;并且也不是所有的人类都与精灵疏远。西方之地的人类曾经援助过他们……精灵王吉尔-加拉德和西方之地的埃兰迪尔联手推翻了索隆……]

《指环王》整个故事的逻辑是,越往西边,那里的族类就越智慧、越善良;越往东边,那里的族类就越愚昧、越贪婪。精灵族、霍比特族和少数没有堕落的人类居住在中土世界西部,矮人、奥克、堕落的人类居住在中土世界东部。西方祥和宁静,与世无争,是中土世界的乌托邦;而终极的幸福之地在大海的西边(弗罗多、甘道夫和精灵族功成之后乘船去了大海的西边),我们不难联想到欧洲大陆西边、英吉利海峡彼岸的英国。

《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通过这种隐喻的方式,或者说潜意识地通过这种隐喻的方式,传达出他对于自己的国家狂热的崇拜。

《指环王》中不仅浸润了强烈的英国中心主义,还传达出强烈的恐惧东方的情感。中土世界里黑暗魔君索隆的领土魔多国,在中土世界的最东面。前文已述,中土世界的地图与现实欧洲的地图有着惊人的相似。魔多国的位置,置于现实欧洲地图,相当于现在的土耳其、保加利亚一带,以及古代的波斯国一带。电影演绎的《指环王》里,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魔多国士兵们身着波斯服饰列队巡视。历史上,匈牙利人是抵抗土耳其的主要力量,而中土的洛汗国在地图上相当于欧洲的匈牙利,它最后坚定地加入了抵抗索隆的大军,并且在刚铎大城之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于刚铎国,我们不妨联系一下斯拉夫人抗战土耳其的历史。刚铎国之于中土,位置上相当于原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克罗地亚之于欧洲。不论索隆的邪恶势力影射土耳其人还是波斯人,历史上他们都来自同一个方向——东方,并且给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⑤相信这种印象构成了托尔金的潜意识,然后通过《指环王》系列这个渠道表达出来。

有意思的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罗琳同样对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一带的国家没有好感。《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第三十章,英格兰魁地奇国家队队员卢多·巴格曼(Ludo Bagman)因涉嫌与伏地魔勾结被法庭审判,诸位陪审团成员都偏袒他,不认为他有罪,因为他刚刚代表英格兰魁地奇队打败了土耳其队,为国争了光:

“We’d just like to congratulate Mr Bagman on his splendid performance for England in the Quidditch match against Turkey last Saturday.”the witch said breathlessly.(“我们想祝贺巴格曼先生上星期六在对土耳其的魁地奇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为英国队争了光。”那女巫激动地说。)

于是也难怪,西雅图太平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约翰·韦斯特博士(Dr.John West)在关于J.R.R.托尔金的公开课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魔戒:捍卫西方文明》的主题演讲。《指环王》在西方世界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追捧,经久不衰,韦斯特博士认为,其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小说如同一首古典式的挽歌,哀悼着西方文明四大基石的崩坏。⑥作为一名西方学者,韦斯特博士当然只看到了《指环王》歌颂西方传统文化的一面,然而,捍卫西方文明的另一面不正是恐惧乃至抵抗东方文明吗?

三、《秘密花园》中的英国中心主义

《秘密花园》的作者弗朗西斯·贝内特虽为美国女作家,该书描绘的故事发生点却是一所典型的英国古老庄园。该故事中有着明显的两地对比——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印度。这种对比不仅是增添故事色彩的需要,也是作者内心英国中心主义思想的表征。

故事的小主人公玛丽是驻守印度的英国军官的孤女,十岁前一直生活在印度,后因发生霍乱、父母双亡,从印度去到英国舅舅的家里。这个印度至英国之旅充满了回归家园的意味。书中第二章,调皮的小男孩巴兹尔告诉玛丽她要被遣送回英国了,说的却是她要被遣送回“家”了,因为当时在印度的英国人都将英国本土当作他们的家,不论他们在印度生活了多久。当生在印度、长在印度的玛丽问巴兹尔哪儿是“家”时,小男孩巴兹尔大笑起来:

She doesn’t know where home is!...You don’t know anything.Girls never do.(她连哪儿是家都不知道!……女孩子们什么都不知道。)

玛丽回到英国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身体开始好起来,变得更健康,作者一再强调是英国的空气让这个病恹恹的女孩好起来的: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fresh,strong,pure air from the moor had a great deal to do with it...In India she had always been too hot and languid and weak to care much about anything.[毫无疑问,荒野上清新、强烈、纯净的空气与此(玛丽的健康好转——笔者注)大有关系……在印度她总是感到太热、太倦怠,没心思去关心任何事情。]

而当玛丽的保姆玛莎听说玛丽过去在印度从未见过跳绳之后,她惊叫道:

Does tha’ mean that they’ve not got skippin’-ropes in India,for all they’ve got elephants and tigers and camels! No wonder most of ‘em’s black.(你是说印度人没有跳绳,就算他们有的是大象、老虎和骆驼!怪不得他们大多数长得那么黑。)

通过这些看似童稚却别有意味的语言,阅读该书的孩子们不禁会产生英国各方面都比印度好的感觉。书中关于印度与英国对比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玛丽特别渴望见玛莎和迪肯的母亲苏珊,她对玛莎说:

“If I went I should see your mother as well as Dickon,”said Mary...“she doesn’t seem to be like the mothers in India.”[我要是去(玛莎的家)的话既要见迪肯也要见你妈,她好像跟印度的妈妈们不一样。]

苏珊在小玛丽的心目中几乎是完美母亲的代名词,她“跟印度的妈妈们不一样”。印度的母亲们不如英国的母亲们好,这当然是臆断片面之词。

印度仆人与约克郡仆人的对比也是印度与英国对比的一个方面。玛丽的印度“阿雅”(Ayah,保姆之意)对玛丽奴颜婢膝;而在英国庄园的保姆玛莎,一个约克郡乡下女孩,却有哭有笑,有自尊,敢说话,爱说话。印度阿雅只会紧跟在小主人身后,对小主人的指令无所不从,养成了玛丽骄纵的性格;约克郡的保姆玛莎和园丁本(Ben)却在与玛丽的交往中,令玛丽明白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在《秘密花园》这部作品中,“印度的”“印度性”成为玛丽身上那些乖戾和孤立特质的象征。在第十章中,当玛丽一时脾气改变,情绪变得激动起来的时候,作者写道:

She was imperious and Indian.(她专横而印度。)

这似乎最能说明《秘密花园》的作者弗朗西斯·贝内特心中强烈的英国/印度二元对立及她作为一个在英国出生和长大的作家思想中的英国中心主义。

四、结语:文学与政治

《哈利·波特》《指环王》《秘密花园》都是影响全球无数读者的优秀作品。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也深深喜爱着这几部作品。诚然,这几部作品原本写作的对象就是英国读者(各国文学作品美化本国形象是一种常态),《指环王》对东西方所做的二元对立,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文学象征的需要,而非一种政治隐喻。然而,如今的世界,英语文学作品在全球都有广泛的阅读量,一部作品的诞生,影响的是全世界无数的头脑。各国文学作品美化本国形象固然是一种常态,却绝对不应该丑化其他国家,更何况《哈利·波特》《指环王》《秘密花园》这几部作品美化本国形象的方法常常是贬损和刻板化他国形象。

或许《哈利·波特》《指环王》《秘密花园》这一类的通俗文学作品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相较于严肃文学,通俗文学更诉诸大众的期待和偏好。《哈利·波特》《指环王》《秘密花园》都是儿童文学作品,当全世界学习英语的儿童从小阅读着将西方神化、将东方妖魔化的书籍长大(不管这种神化和妖魔化是有意还是无意),未来世界将会怎样?英美通俗文学因其传播面广、影响广,其中隐含的帝国意识和种族歧视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呈现于世。英国作为曾经的殖民帝国曾享有辉煌的荣誉,英国作家们的思想意识中有这种本位意识无可避免,但在一个英语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呼吁所有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读者诸君提高警惕,防止被西方中心主义意识渗透。

① “麻瓜”(muggle)是J.K.罗琳为《哈利·波特》系列杜撰的词,意指没有魔法能力的普通人类。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中,普通人类、精灵、巨人等其他生物都被巫师视为地位在其之下的劣等物种。

② 文中所有英文原文为笔者自译,文责自负。

③ 书中未明确指出该所学校的具体位置,而从书中对该学校的描述来看,其校址应位于俄罗斯或俄罗斯周边寒冷的东北欧国家。《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第十五章“波巴顿学院与德姆斯特朗学院”这样描述德姆斯特朗学院的校长和学生:“他们的庞大身形皆是因为他们穿着一种粗糙不齐整的毛皮做成的袍子。带领他们走向城堡打头的那个,则穿着一件不一样皮毛做的袍子,那皮毛光滑呈银色,正像他的头发一样。”(...that their bulk was real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were wearing cloaks of some kind of shaggy,matted fur.But the man who was leading them up to the castle was wearing furs of a different sort;sleek and silver,like his hair.)电影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德姆斯特朗学院的校长和学生,相貌亦为东北欧人魁梧的身形和外貌。而德姆斯特朗学院最优秀的学生维克多·克来姆,曾代表保加利亚国家队参加魔法世界的魁地奇比赛。德姆斯特朗学院校长的名字伊戈尔·卡卡洛夫(Igor Karkaroff),Igor为俄罗斯男名。德姆斯特朗学院所代表的是东欧魔法世界确定无疑。

④ 魁地奇(Quidditch),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一种类似足球的运动。

⑤ 关于这一点,互联网上早已有许多热烈的论述,并非本文作者所原创。最初出处已不可考,参见海边的西塞罗:《〈指环王〉密码(上):欧洲文明在惧怕谁?》,知乎网2021年4月24日,2021年5月12日访问,见网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367454314.

⑥ Dr.John West在其名为《魔戒:捍卫西方文明》的主题演讲中这样说道:“我想要说我们阅读《魔戒》的原因是这本书是一本了不起的捍卫西方文明的书……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重点转向《魔戒》中的四个深层主题,我认为它们象征了西方文明的基石,这些基石在上个世纪以来,便一直在分崩离析。第一块基石是自然法则……《魔戒》所象征的西方的第二块基石是人的堕落……托尔金的传奇故事中,西方的第三块基石即自由……西方文明的最后一块基石,在《魔戒》中有迹可寻的,就是超验观。”参见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公开课:《J.R.R.托尔金》,网易公开课2019年3月6日,2022年4月6日访问,见网址: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M8LHUM0KC&mid=M8LI76VMB.

猜你喜欢
哈利·波特中土指环王
《指环王》动画电影定档2024年
剧版《指环王》定档 2022
《指环王》三部曲确认内地重映
土力学中土的密度和重度概念的分析与讨论
“魔戒”再现,重返中土
与原著文化结合的《指环王》电影配乐主题创作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
水货翻译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