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话剧《第十二夜》中人物托比的形象塑造

2023-03-06 03:48刘常常丁诗雯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安庆246011
名作欣赏 2023年3期
关键词:玛利托比奥拉

⊙刘常常 丁诗雯[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011]

表演艺术是演员基于剧本文学,进行人物信息整合、关键线索分析,进而在导演的指导下,塑造出真实的、鲜明的人物特征。塑造人物需要不断化解和缩小自身与角色之间的差距。话剧《第十二夜》中,托比·培尔契爵士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人物,如何在女性意识的主题表达中把老年化的男性角色鲜明地呈现于舞台之上,极具探索意义。

一、人物塑造之关键:剧本分析

在戏剧表演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表演的最高任务。但要完成好这个任务,首先是要对剧本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对于人物塑造的关键帮助线索,如熟知故事背景与主题、理清人物特质等,才能顺利进行人物塑造的体验和再现过程,把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之上。

(一)“我”与角色的差异

剧本分析是演员创造角色的起点,“戏剧有两个生命,一个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存在于舞台之上”。换句话说,表演艺术的实质就是在剧本文学的基础上二度创作,进行人物形象塑造。而在剧本分析中,立于首位的当是对剧目创作背景的掌握。《第十二夜》由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于1600 年至1602 年,当时的英国(英格兰)统治者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而英国或者说西方正值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占据主要地位。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对于女性的才华和能力都进行压制,敢于施展才华的女性都会遭到反对与阻碍,而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则一反常规,以戏剧作品对女性的才华加以赞美。剧中着重体现女性角色的学识、口才、把握全局以及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大大不同于以男性为中心的观点,对男权主义发起了挑战。了解时代背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男性角色在剧中的定位。

其次,演员应该清楚,在表演艺术中演员是自我,角色则是他我,表演艺术的任务是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真实再现人物。“表演艺术的核心就是解决演员与角色之间矛盾的统一。”完成这个有机统一首先是要正确认识和解决自我与角色的差异,因此塑造人物时首先就是分析好人物的内外部形象。托比·培尔契爵士是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物形象,他没有正经的工作,整日花天酒地,长时间寄住于侄女奥丽维娅家中,只因为安德鲁爵士愿意请他喝酒,竟“谋划”把侄女许配给他。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极具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形象。不仅如此,托比老年人的形态也需要演员在创造过程中进行人物体验,准确掌握角色的性格、形象等特点,明确人物的行动线索和动机:和玛利娅打情骂俏、助好友安德鲁追小姐奥利维娅、挑起安德鲁与薇奥拉的打斗等。理清人物的一系列重要信息,才能把托比我行我素、游戏人间的性格、形象准确展示出来。

(二)女性意识主题的体现

《第十二夜》是莎翁重点刻画女性角色的戏剧,因此,对女性角色的认识尤为重要,那么,男性角色自然会成为陪衬。男性角色的无礼、莽撞等个性的准确塑造可进一步映衬出女性角色的机智过人,达到宣扬女性意识、鼓励女性意识解放的目的。作者对薇奥拉和奥丽维娅的聪明才智进行了重点呈现,刻画了薇奥拉审时度势、能言善辩的特点,奥丽维娅机敏过人、胆识过人的特点,同时通过描写她们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

1.薇奥拉代公爵求婚

剧中,莎士比亚运用大量的对比、反讽等手法展现了薇奥拉完美的女性形象。薇奥拉对公爵奥西诺心怀好感,因此可以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乔装后去做公爵奥西诺的侍从,此后为自己的爱情展开不懈追求。从她对爱情的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力量。

一方面,薇奥拉深爱奥西诺,因此愿意为他向伯爵小姐奥丽维娅求婚,虽被拒绝,但还是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同时,在求婚的进程中,可以明确观察到薇奥拉的善良、才智与果敢。比如,薇奥拉与奥丽维娅相见之时,没有因为“情敌”之身份对奥丽维娅产生嫉妒,相反,她赞赏了奥丽维娅的美丽,也在奥丽维娅的刁难中,以自己的智慧与魅力使奥丽维娅喜欢上了自己。

另一方面,公爵奥西诺嘴上说着深爱奥丽维娅,却不敢去大胆追求,对比之下凸显出女性的力量,体现了极强的女性意识。

2.奥丽维娅的人物形象及爱情观念

在男权社会的高压之下,女性地位显得极为渺小,“女性在爱情观上丧失了独立人格和起码的人身自由,不能追求爱情、享受爱情”。剧作家莎士比亚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奥丽维娅身上赋予了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意识。

奥丽维娅也是剧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个角色。首先,她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也有一定的修养和才学,加之美丽的面庞,公爵都为之倾倒。不过,奥丽维娅并没有因为奥西诺的公爵身份而自然地接受他的求婚,反而爱上了替奥西诺求婚的侍从薇奥拉,从中也凸显出奥丽维娅不看重身份、财富的爱情观,而是追求自己心中所爱的人,这也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极致体现。

另外,奥丽维娅还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伯爵小姐,剧目中虽没有明确刻画,但从奥丽维娅的身世可以看出她的这些特点:她早年失去父兄,自己便承担起家族的责任,不使家道中落,而且能够让任意妄为、鲁莽的叔叔在家中常年生活,也忍得了管家的无理取闹、小丑的插科打诨等。

总而言之,在话剧《第十二夜》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刻画是作者重点描绘的重心,男性角色是呈现这一主题的另一要素。

二、人物塑造之细节:台词与肢体

在表演艺术当中,人物是否“有戏”常常会在一个细节动作或台词中显现,因此,演员在人物塑造中对于细节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一)台词

戏剧的基础是冲突,如果没有冲突也就构不成戏剧。同样,表演中“台词不单纯是靠演员进行有声表述,而是要通过台词所要表述的内容将人物真实塑造”。角色的任何一句台词都不是无目的、与剧目主题无关的闲扯,而是剧中人物为了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而采取积极行动的语言表达。因此,在表演中应着重表现台词以下几个特点。

1.行动性

在一段表演当中,情节和人物的性格是要靠剧目的矛盾冲突所展现的,而冲突又是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除剧目中的行动之外,语言的输出也可以自然地表现出不同人物对人或事的不同意见和态度。比如,《第十二夜》中托比上场伊始,想要出去喝酒但又怕被玛利娅看到,便小心翼翼试探,被发现后,又用侄女的近日哭泣作为开脱;当玛利娅知晓安德鲁前来是自己介绍的,又尽力给安德鲁说好话;而玛利娅则是尽力劝导托比出去喝酒要收敛一些,不要总是深夜不归,影响家庭和谐。总之,登场之人物,都在为自己的目的积极地行动着,而这段行动我们从台词中便得到了。

2.性格化

表演中人物形象的扮演、性格特征或是社会阅历等诸多因素也都是通过台词技巧的呈现来塑造的,因此对于不同性格特征的角色,语言表达自然不同。譬如,历经人生坎坷和衣食无忧的人,谈吐方式必然不同;年龄悬殊的角色之间,对话也存在较大差异。管家马伏里奥和托比的身份差异一定会形成台词节奏、表达方式的不同。比如:

马伏里奥:托比老爷,对于您的行为我实在无法恭维,小姐是吩咐过她会把您当作亲戚留您住在这儿,可是她绝不允许你那样胡闹。如果你能够循规蹈矩,我们还是表示欢迎的啊,但是你如果相背道而驰,那你去向小姐告别,她一定会说再见!

托比:既然我非走不可的话,那么再会吧,小混蛋!姓马的!你有什么好神气的,你不就是个管家嘛,你以为你自己道德高尚,别人便不能喝酒取乐了吗?啊?玛利娅。

玛利娅:啊!

托比:给我开一瓶酒去!

玛利娅:那个……待会儿啊。

托比:快去!(玛利娅要走)

在这段针尖对麦芒的对话中,托比一定是带着脾气地发话,无视马伏里奥的状态,以自我为中心的姿态表现出来,以准确的男性人物形象,映衬出女性角色的力量。所以,在表演艺术当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探索,通过变化台词中的腔调、语气、音色等方式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化特征,从而准确呈现人物形象。

(二)肢体

形体可以说是台词之外表演的又一大支柱。形体,通常也称为肢体语言,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外部表现,可以“间接性地展现人物的生活环境与其个人行为方式,让角色的艺术形象变得更为鲜活、生动”。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表演进行当中,不仅要有人物内部世界的刻画,同时要有人物特征的外化,让观众更能够捕捉到人物的情感。当然,形体的表现不是在舞台上随意走动,而是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进行适合的行动。

剧中托比是一位老人,那么在舞台上的刻画和年轻人自然是不同的,走路的姿态、速度等都需要细细揣摩。因为托比爱好饮酒,演员则需要增加理解和设计,小肚微挺,腿部稍弯。同时,由于无拘无束、富有计谋,他的面部则是带着微笑,眉宇间带有审视的意味。演员可以观察生活中老人的特点,进行模仿和创造,逐步赋予角色之上,让角色更为鲜活、生动。

三、人物塑造提升对策要点

除了对剧本进行该有的分析和理解之外,演员对角色的不断钻研和对舞台的运用也是进一步提升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对二者进行重点把握。

(一)熟知舞台表演特点

人物塑造是表演的核心任务,表演是否出彩对于整部戏来说至关重要。好的表演可以推动情节发展、掀起戏剧的高潮等,同时可以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体现戏剧的娱乐功能。不过,一个角色塑造得是否成功,除了对剧本、人物的分析是否准确外,也与演员是否适应了舞台表演的特点有着重要的关系。表演当中,我们常常提到“不要‘流于过火’也不要‘太平淡’,既不‘表演得过分’又不能‘太懈怠’”,那么就需要表演者对于整个表演的广度与深度进行重点把握,做到有的放矢,让人物更加真实、丰满。

在舞台表演中,由于演员的上场次序前后不一,因此演员对前景故事需要有一定的把握,在合理的表演尺度上塑造自己的角色,利用舞台表演的特点,实现对观众的吸引。

(二)生活当中理解角色

众所周知,表演艺术是对剧本文学的二度创作,是对人物形象的再创作。这就需要演员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角色的特征,用角色的行为方式在生活中磨炼,达到演员与角色的有机统一。

戏剧《第十二夜》中,托比是一个西方的老人,但不代表他的形象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捕捉到。比如,托比是一个爱好喝酒、行事鲁莽之人,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爱好饮酒之人,进行重点观察。不仅如此,对于生活中同托比年龄、相貌等具有共性的人物,演员都可以拿来借鉴,从而进行艺术加工。同时,托比这一文本角色也需要拿到生活中去检验,找寻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共鸣,获得感染。

四、结语

表演是演员对剧本文学形象的二度创作,这就需要演员把握与角色的诸多差异,进而通过表演技巧,实现演员与角色的有机统一。不过人物塑造绝不仅仅建立在剧本分析、对差异之处的把握之上,更需要演员具有一定的表演素质,不断提升自身表演专业技能,并在生活中体验、理解角色,全方位地考虑人物塑造的关键要点,从而塑造出清晰鲜明的人物形象。

猜你喜欢
玛利托比奥拉
维克多·奥拉迪波进步最快球员
绿山墙的安妮(二)
信息时代
充分检查
托比
托比
托比
托比
依达拉奉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奥拉星:进击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