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之译者风格探幽
——以吴均燮译与宋兆霖译《简·爱》中译本为例

2023-03-06 03:48王莹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00
名作欣赏 2023年3期
关键词:简·爱小径句式

⊙王莹[山东理工大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陪衬,还有着重要的叙述功能价值、烘托气氛和营造意境之美的功效。《简·爱》中的环境描写如乡村、季节、荒原等,为小说增添了不少亮色。即使是看似最不起眼的景色,也能表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情感的倾注,环境刻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位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一本著作的不同译本会由于译者所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修养的迥异,往往具有不同的译者风格。风格是思想行为在语言上的准确充分的表达,是通过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的巧妙配合而形成的。郭沫若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还可以超过原作。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难。”许渊冲认为翻译就是再创造美,他的文学翻译论是“美化之艺术”。可见,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限于用另一种语言去阐释原作者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更是对原作的语言进行一种再创造。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了将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忠实地传递给读者外,还应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和意蕴内涵,给读者以阅读的快感和美好的享受。本文试图比较吴均燮和宋兆霖《简·爱》的两个中译本对环境的翻译,从修辞、词汇、句式三个层面来探索不同的译者风格。

一、《简·爱》中译本

《简·爱》的吴均燮译本(以下简称吴译)于1990年11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相较于前人,吴均燮对西方文化与文学有着更为透彻的了解,其译本较为忠实地再现了原文,语言通俗流畅。宋兆霖译本(以下简称宋译)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1996年出版。虽然吴译与宋译均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但笔者认为,就小说中有关环境描写的翻译,宋译较吴译的翻译风格在隐喻使用、词语选择、句子翻译策略等方面略有差异。

二、《简·爱》中译本译者风格初探

(一)隐喻修辞层面

纽马克曾指出:翻译的根本问题是针对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中最特殊的问题就是隐喻的翻译。由此可见,隐喻的翻译问题是翻译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他还认为“英语语言中的四分之三是使用隐喻语言”,而隐喻可以利用具体、熟知的事物来描述、判断或推理抽象、陌生的事物,从而创造一种感染力,使表述新奇、生动和形象。的确,隐喻是无处不在的,译者同样可利用隐喻塑造生动的景象,使隐喻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例1:Lowood shook loose its tresses;it became all green,all flowery;its great elm,ash and oak skeletons were restored to majestic life.

吴译:草木飞快成长,洛伍德抖开它的秀发,变得到处一片浓绿,遍地鲜花。它那些高大的榆树、梣树和橡树的骨架都恢复了勃勃生机。

宋译:如今,草木欣欣向荣,洛伍德抖开了它的秀发,处处翠绿,遍地鲜花。那些曾像死人骨架似的高大的榆树、梣树和橡树都恢复了生机,显出了庄严气派。

前半句展现春意盎然的生机,而后半句实则是生与死之间的强烈对比,此处预示着洛伍德学校将面临斑疹伤寒并无情地夺走近一半学生的性命。“skeletons”原意为“骨骼、骨架”,而此处却是将高大的树木比作一排排“死人骨架”。此处,吴译仅译其字面意思,未将原作骇人的氛围表达出来。因此,宋译更贴切,达到了原作的表达效果。

(二)词汇层面

语言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脱离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是非限制性的。语言语境即平时说的上下文,在翻译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和确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由于文学素养、翻译习惯等不同的原因,在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词语的漏译、错译等现象。

例2:He strayed down a walk edged with box,with apple trees,pear trees,and cherry trees on one side,and a border on the other full of all sorts of old-fashioned flowers、stocks、sweet-williams、primroses,pansies、mingled with southernwood、sweet-briar、and various fragrant herbs.

吴译:他信步顺着一条沿路种着小树的小径走去,一边有苹果树、梨树和樱桃树,另一边有满是各色常见花木的一长溜花圃,其中有紫罗兰、美洲石竹、报春花、三色堇,夹杂着青蒿、多花蔷薇和各种香草。

宋译:他沿着一条小径信步走去。小径的一边栽种着黄杨、苹果树、梨树和樱桃树,另一边是一长溜花坛,里面长者各种各样常见的花草,其中有紫罗兰、石竹、报春花、三色堇,夹杂着青蒿、多花蔷薇和各种香草。

此处是对小径两旁的树木与花坛中花草的一段描述。其中“box”应是“黄杨”,用作花园树篱。笔者推断吴译本属于漏译,而宋译更忠实地将其译出。此外,sweet-brair,此处吴、宋二人均译作“多花蔷薇”,而下面一句中吴译却将其译为“香蔷薇”,与前面所译互不相符。反观宋译在前后两句的翻译上保持一致,更为忠实。

例3:Sweet-brair and southern-wood,jasmine,pink,and rose have long been yielding their evening sacrifice of incense:this new scent is neither of shrub nor flower;it is—I know it well—it is Mr.Rochester’s cigar.

吴译:香蔷薇和青蒿,素馨、石竹和玫瑰,都早已奉献出它们的晚香,这股新的香味既不是花香,也不是来自灌木,它是——我非常熟悉它——来自罗切斯特先生的雪茄。

宋译:多花蔷薇、青蒿、茉莉、石竹和玫瑰一直都在奉献着晚间的芳香,可是这股新的香味既不是来自灌木,也不是花香,这是——我非常熟悉——罗切斯特先生的雪茄香味。

此外,译者还可用创造性的语言替换原本平淡乏味的字眼,使其充满诗情画意,再现原作的魅力。

例4:Here one could wander unseen.While such honey-dew fell,such silence reigned,such gloaming gathered,I felt as if I could haunt such shade forever.

吴译:在这儿你可以独自流连而不为人所见。在这样蜜也似的露水渐降,万籁俱寂,暮色渐浓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简直可以永远在这样的荫蔽处徘徊下去。

宋译:在这儿,你可以自由漫步而不让人看见。在这蜜露降临,万籁俱寂,暮色渐浓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可以永远在这浓荫下流连下去。

罗切斯特追寻着在花园中散步的简,将要与简表明所爱,吐露心声。此处“honey-dew”显然寓意美好与甜蜜的爱情。吴译中“蜜也似的露水渐降”,乍看虽然与原文意思相同,但令读者一时难以理解,稍显复杂。不如宋译所创作的“蜜露渐降”,汉语中的四字结构显然也是汉语语言文化中所特有的,恰与其后两个四字结构的词语搭配相得益彰、明快易懂。

(三)句式层面

两位译者在对待原作的语言风格、表达特色时表现出了慎而又慎的态度,吴译多处采用直译,较忠实于原作语言结构,可谓宁愿戴着原作的“镣铐跳舞”,也要将其意思忠实地展现出来。而宋译的主体创造性发挥较明显,常见于打破句式结构与形式,并多处采用增译等手法,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被动化主动

英语中的被动句,在汉译时常要转化为相应的主动形式。吴译中意译居多,但有些句式仍以直译为主。

例5:The wood,dun and sere,divided by a path visibly overgrown,greener with moss than the trees were with foliage.

吴译:枯黄的林子被一条显然已经荒芜的小径从中穿过,小径上长满苔藓,比长着叶子的树木还显得充满绿意。

宋译:一条小径从满是枯枝黄叶的树林中穿过,小径上覆满青苔,比长着叶子的树木还要绿。

此处,宋译将divided by转为主动形式,读起来比吴译的被动更易于接受、富有美感。同样,下面宋译made by也未采用被动结构,读起来使其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6:There shout out the friendly gleam again,from the lezenged panes of a very small latticed window,within a foot of the ground,made still smaller by the growth of ivy or some other creeping plant.

吴译:那友好的亮光又射了进来,它来自一扇很小的格子窗的菱形玻璃窗格里面。窗子离地一英尺,被长满的常春藤或者其他爬墙植物衬托得更小了。

宋译:那友好的亮光又出现了,它是从一扇很小的格子窗的菱形窗玻璃里照射出来的。窗子离地约一英尺,由于墙上爬满常春藤和别的攀援植物,使得窗子变得更小了。

2.顺句驱动与破句重组

句子翻译应结合语篇或语境,使之更加通顺。吴译表现为按照句式顺序按部就班地翻译,采用顺句驱动的译法;而宋译则常见于打破句式原本结构,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将译文进行重组,整段读起来通顺自然。

例7:The path leading from their gate descended,and which wound between fernbanks first,and then amongst a few of the wildest little pasture-fields that ever bordered a wilderness of heath,or gave sustenance to a flock of grey moorland sheep,with their little mossyfaced lambs.

吴译:这条深谷先蜿蜒穿过两旁羊齿丛生的陡岸,然后穿过不多几块极为荒芜的小牧草地,你想象不到它们居然会出现在遍地石楠的荒原边沿,还会给一群灰色的荒原绵羊和它们那些脸上毛茸茸像长着苔藓般的小羊提供食料。

宋译:马道蜿蜒曲折,先是从蕨类植物丛生的路堤间穿过,然后再穿过几小块镶嵌在石楠荒原中的最荒芜的牧草地,可它们还是给一群灰色的荒原羊和脸上长有苔藓般的羊羔提供了食物。

两个译本都表达出了该段的原意,但哪个译本的表达更为自然流畅,更易于在读者脑中形成画面感呢?吴译“不多几块极为荒芜的小草地”,修饰语太长,给人以窒息之感,且晦涩难懂。且两次提及“它们”,前者指牧草地,而后者应该指小羊,容易给读者以困惑不解之感。宋译所指“它们”使读者明白此处实指牧草地。另外,虽然是荒原蛮地,但宋译更有画面感,将景物的可爱之处描述得淋漓尽致,可谓成功之处。此外,宋译在句末增译表示转折的“可”字,暗指石楠荒地的一家人即使身处恶劣的环境,依然保持友爱纯洁的高尚品格。

例8:the stream descending the ravine,swelled with past spring rains,poured along plentiful and clear,catching golden gleams from the sun,and sapphire tints from the firmament…the hills,meantime,shut us quite in;for the glen,towards its head,wound to their very core.

吴译:溪水顺着山谷流淌,涨满了刚下的几场春雨,奔腾而清澈地一泻而下,映射着太阳的闪烁金光,和天空中蓝宝石般的色泽……四面小山不知不觉间已把我们团团围住,因为幽谷尽头处正好蜿蜒伸到了群山的中心。

宋译:几场春雨使溪流涨高了许多,它清澈见底,沿着山谷奔腾而下,从太阳那儿捕捉了粼粼金光,从天空吸取了蓝色宝石的色泽……不知不觉,四面的小山将我们团团围住,蜿蜒而来的幽谷已到尽头,这儿已是群山的中心。

从以上举例不难看出,译者因翻译策略的不同,其翻译风格自然有所差异。吴译忠实于原作语言结构与形式特点,就翻译效果而言,宋译从整体把握,创造性地打破原句结构特点的翻译更容易让读者理解与接受。

三、结语

本文旨在通过《简·爱》两个中译本中对于环境翻译的相关研究,吴译与宋译都均以意译为主,吴译更为忠实地再现原作的语言结构,宋译在词汇选择及句式表达方面更有创新,可谓各有千秋。小说中环境的描写不仅能带给读者以美的体验,还能对小说的情节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尤其要关注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同时要有审美的眼光,运用自身的文学素养将原作的自然之美和情感寄托忠实地再现,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猜你喜欢
简·爱小径句式
开辟一条小径
小径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桂小径油画作品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
桂小径周建宏油画作品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