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2023-03-11 01:01吴侗芯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知识理念

◇吴侗芯(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小学数学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只注重讲解,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在新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在互动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新教育背景下的生活化教学,把学生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借助于生活,表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记忆。新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倡导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中能改变数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把生活问题改变成数学问题,能很投入、很深刻地去探究,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活化理解过于片面

新教育对生活化教学课堂构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和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是由于教师没有深度研读新课标的内容和新教育的理念,对生活化教学理解得过于片面,构建小学数学课堂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感受。这样就导致生活化的课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和谐现象,表面上看,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讨论激烈,但是学习的效果却不理想。由于教师对新教育的理念没有领悟透,生活化的元素不能有效地融入课堂,只是片面地在课前导入中运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数学课堂的实效。

(二)生活化课堂构建没有层次

新教育的理念中,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就是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既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激发学习的热情。可是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构建上,缺乏梯度,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过于简单或者理解的难度较大,这样不但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方案时,过于重视生活化的情境,却忽视了课堂互动的环节,导致互动和生活化环节脱节,让学生过多地关注生活化的情境,而忽视了生活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这样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就是事倍功半。

(三)作业布置缺少生活的元素

数学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回忆和巩固,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目前数学作业的布置比较单一、固化,既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没有对课后的作业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更没有对课后作业的趣味性进行提升,只是机械地重复训练。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用生活化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新教育的理念,就是在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以及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知道新教育的理念,还要能深入分析生活化课堂的内涵和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课堂上时刻以新教育的理念要求自己,“以生为本”,围绕教学的内容、课堂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需要,合理规划课堂教学。这样教师就能从传统的知识灌输中走出来,在课堂上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都知道这部分的内容简单,还和前后的章节内容几乎没有联系,上公开课时就喜欢这部分内容。在融入新教育的理念后,我在备课时,建立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堂互动中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在教学中,围绕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看!我手中的纸是什么形状的?

生:正方形的。

师:你能找出方法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吗?请你拿起你桌上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画出折痕,然后把二分之一的部分打上斜线。完成之后,我们小组交流,看看你们的方法一样吗?

师:哪个小组准备好了,上台演示一下。

生:我是将正方形的纸上下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在一半的地方涂上红色,也就是红色的部分是二分之一,我现场演示给大家看看。

师: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我们小组的折法和他们小组不一样,我们是将正方形纸片的两个角重叠进行对折,平均分成两份,涂上其中的一份,涂色的部分就是二分之一,大家看看我的演示。

师:你们同意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展示吗?

生:我们小组的想法和他们的完全不同,我们是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两份,涂上其中的一份,也是二分之一。

师:看了你们的演示,你们真厉害。刚才我们是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分成两份,我们就有这么多的分法,那如果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分成三份、四份、五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你们能尝试着用分数表示吗?

生:把一个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如果分成四等份,每份就是四分之一;如果分成五等份,每份就是五分之一;如果分成八等份就是八分之一……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它的几分之一……

师:刚才你们在自学中就找到几分之一的概念,而且能把自己的语言组织得很到位,非常棒!其实,数学的学习就是要我们不断地探究,不断地总结,这样就能学到我们所需的知识。

这部分的内容我没有过多讲解,而是通过生活化的设计,在互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借生活化素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教育的理念,就是能够把数学课堂生活化。互动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生活的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就能借助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有效记忆和理解,促进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主要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展开,让学生回忆自己早上大约是几点几分到达学校,在学校每个时间段的具体安排,并且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每天的生活: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洗漱等等。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在互动环节,我针对钟表的特征让学生展开交流,例如,让学生观察分针和秒针的移动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得出结论,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思考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时、分、秒之间的转化知识。在实践操作时,我说出时间,学生在钟面拨出相应的时间。这样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接触和思考数学知识,既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借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教师要根据新教育的理念,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语言引导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联想和思考。教学中,教师要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简化,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这一课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运筹思想和优化思想等概念。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样的问题,心里明白,但如果让他们概括地去说,他们却没有这样的能力。这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家里有没有喜欢喝茶的?你们看过他们泡茶吗?

生:见过,但是没有注意具体的步骤。

师:我们泡茶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生:(讨论)在烧水的时候可以拿茶叶,把茶叶取好放在杯子中。

师:我们来现场模拟招待客人。

(学生开始模拟场景。)

师:暑假到了,“鸿雁”社团组织教师13人、学生28人参加博物馆。购票方案如下图,怎样买票最划算?需要多少钱?

购票方案方案一成人:60元学生:30元方案二团体票35元(40人及以上)

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当我把这个题目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后,学生立刻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生活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用生活化理念布置数学作业

在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化理念,不仅应该体现在课堂导入和过程的把握上,还应该把这种观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把学生的作业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唤起学生熟悉的记忆,激发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难题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单纯地对学科知识照本宣科,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生活化的思想,会打破知识的壁垒,让学生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用生活化的理念去逐步解决各类难题。

例如,在1~2年级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相关的知识后,笔者给他们布置了生活化的作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些图形,请你们打开我发给你们的信封,看看里面有什么?自己检查一下。

生:有小棒和一段绳子。

师:你们都有小棒和绳子吗?

生:有!

师:那好,请用这些小棒和绳子摆出刚才学过的图形。

(学生动手摆在自己的桌面上。)

生:圆摆不出来。

师:是吗?还有用小棒摆圆的吗?

生:用绳子摆圆。

师:你们真棒,请你们回到家再找一找这些图形分别有哪些,认识一下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

总之,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不仅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能力。新教育的理念就是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整合生活化数学,在互动的课堂上,形成学生多元的能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数学知识理念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