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阅读中发展

2023-03-11 01:01江苏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广化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周长绘本数学知识

◇陈 霞(江苏: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广化小学)

思维能力是一切智能活动的核心,让数学思维自主发展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在“学会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科思维扎根在丰盈的思维活动中,掌握学科思维的方式方法并通过课程整合、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优化思维品质,升华“学会思维”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科育人。学会思维不仅仅体现在一节课中,更可以拓展到课外,让每一次活动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都成为学生领略思维魅力的意义之旅。

随着新课标的推出,小学生开始迎接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即“数学阅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未来的学习要实施多元化自学模式,其中也包含数学阅读。对数学阅读概念的界定虽然可从多角度实施,但其本质上却指的是学生依照自身数学经验和知识,通过阅读数学相关材料,建立数学方法和意义的一项活动。其是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掌握数学知识、丰富数学经验的重要渠道。如果从更深层次来看,又可将数学阅读理解为对数学材料的阅读,了解并掌握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在历经数学构成、演变等过程后,感受数学中蕴含的特殊文化,并对数学的美进行欣赏的过程。

数学阅读教学是指:以课内教学为主,通过教师指导、课堂互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对数学阅读材料获得理解,即对数学文字语言、数学符号、数学图表语言获得理解;以课外为辅,让学生阅读课外资料,并在其中获得发展。在这里,数学阅读教学主要的体现场所便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外的数学阅读起一定辅助作用,是激发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动机。两者双向结合,共同促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养成核心素养。

一、发现关联点——让学生的思维读出来

“学会思维”的课堂,需以课程视野拓宽思维面,需从学生学习的立场重新定义学习,从课堂、评价及延伸到课后的学科活动来架构立体的学习。

小学生的阅读,总是从兴趣出发,并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教教材,更要有用教材教学生的观念,以学科育人的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我们应该开发和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阅读资源,使数学学习更具生命力,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主动的追求。如一年级推荐的绘本故事《真正的魔法师》,说的是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它很好地突破了“几和第几”这一知识难点。这本绘本中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序数和基数的不同。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第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绘本中还配有很多生动的图像,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这些都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渴望一探究竟,阅读时跟着教师逐个数一数,学习自然发生。读完了绘本,学生们还充分地动了起来,他们有的还拿出了喜欢的玩具、爱吃的零食进行绘本的表演和续编,帮助自己更好地认识几和第几。让学生沉浸在数学绘本的世界中,巧妙地将数学课本知识跟绘本有机结合,找到很好的关联点,让一年级的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爱上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布置阅读的任务,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数学知识道理,习得阅读材料中所表达的数学价值的意义。(如图)

二、提供展示台——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

在序列化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展示,我们专门开通了数学阅读的视频号,优秀的视频将会被录用,展示给更多的人观看,以此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阅读,爱上数学;也让更多的教师、家长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及其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数学阅读应成为一种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不应以数学教材作为教学的全部依据,而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年龄特点等因素,无限拓宽数学课程的边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育人。

其中有一期视频号,里面展示了二年级的学生在学完了长度单位后,运用身体这把神奇的尺子,用手和脚丈量出房间、客厅有多长。他们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个个视频中,学生动手比画、探究、实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动态的学习和体验,这样的数学学习有趣又生动。数学绘本阅读,是一盏让人感受幸福、让思维变得灵动的明灯。

三、找到突破点——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因此,教师不能仅仅教教材,更要有用教材教学生的观念,以学科育人的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我们应该开发和挖掘一切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阅读资源,使数学学习更具生命力,使数学学习变成学生主动的追求。

在我们开展的数学阅读主题活动中,我们首先精心挑选了一本跟教材关联的、有价值的数学绘本,从而让数学阅读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例如三年级学生在结束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单元的学习后,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也学会了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因此师生一起阅读的绘本是《栅栏栅栏围起来》。这是一本关于两位王子在一只穿靴子的猫的带领下,寻找一块风水宝地建造宫殿的故事。故事中蕴含了周长的含义以及求长方形周长的两种方法,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课堂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灵动起来,也让学生对于课堂上学习的关于周长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有趣和有用。学生在阅读绘本时,边读边思考,用不同形式表达了自己读完之后的感受,有的用音频讲解了数学绘本,有的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有的画起了手抄报,还有的录制视频对故事进行了续编……大家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涨。特别是思维导图的形式,很好地勾连起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网络,让知识的发生看得见,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在“学会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科思维扎根于丰盈的思维活动之中,让学生掌握学科思维的方式方法并通过课程整合特别是面向真实问题的学习,获得融合思维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优化思维品质。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学科主题活动,立体架构学生学习的立交桥,升华“学会思维”的育人价值,实现学科育人。

猜你喜欢
周长绘本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绘本
绘本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绘本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算周长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