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腹针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2023-03-14 03:28王丹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耳郭阻络腹针

王丹丹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 301500

2型糖尿病分为消瘦型和肥胖型,其中肥胖型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使得胰岛素缺乏以及胰岛素抵抗造成。目前西医在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尚无根治办法,常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效果往往不佳[1]。中医认为[2],肥胖2型糖尿病是由于饮食不节导致食郁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气机升降失司,痰瘀阻络造成。腹针能够调节脏腑平衡,并且结合多种穴位起到和胃健脾、调理中焦、利痰化湿的作用。但是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3],单一中医外治效果有限,常需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耳穴贴压能够调节内分泌,加强脂代谢,并且王不留行籽能够活血通经。鉴于此,本文为了分析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腹针干预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证)患者的效果,特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证)患者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证)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64)和联合组(n=64)。对照组男31例,女33例;年龄34~50(42.15±7.52)岁;病程3~7(5.01±1.54)年。联合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34~51(42.20±7.55)岁;病程3~7(5.03±1.60)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西医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确诊者,空腹血糖(FPG)≥6.1mmol/L;(2)中医依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5]诊断为痰瘀阻络证2型糖尿病患者;(3)知情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不能与医护人员正常沟通者;(2)存在耳穴贴压禁忌证者;(3)近1个月内大范围调整降糖方案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给予患者运动宣教,并制定运动计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给予患者制定合理膳食表。对照组则加用腹针干预: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选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外陵、天枢、大横、气穴、上风湿点、太乙、水道穴,进行消毒后,取0.18mm×40mm的毫针通过平补平泻法进针,留针45min,1次/d,共干预8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干预:选取耳穴内分泌、胰胆、神门、饥点,用胶带粘上王不留行籽,每次按压1min(按压力度达到酸痛为宜),4次/d,共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1)干预效果[6]: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以上,血糖水平和体质量降低30%以上判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血糖水平和体质量降低10%~30%判定为好转;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低于30%,血糖水平和体质量降低低于10%判定为无效。干预总有效率=(64-无效例数)/64×100%。(2)中医证候积分:依据《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5]从脘腹胀满、肢体沉重、疲乏倦怠、呕恶眩晕、多汗便稀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每项评分范围0~6分,评分高低与临床症状恶化程度呈正相关。(3)肥胖指标:利用HGM-300型身高体质量秤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量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利用软尺测量腰围、臀围。(4)糖代谢指标:利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通过高压液相层析法测试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罗氏血糖测量仪测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

2 结果

2.1 干预效果 联合组的干预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χ2=6.935,P=0.009<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n(%)]

2.2 中医证候积分 干预前两组脘腹胀满、肢体沉重、疲乏倦怠、呕恶眩晕、多汗便稀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肥胖指标 干预前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肥胖指标比较

2.4 糖代谢指标 干预前两组HbA1c、FPG、2hP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糖代谢指标比较

3 讨论

肥胖人群脂肪细胞含量比较多,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降低,机体为了应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需要加快胰岛素的释放,使得胰腺受损,出现2型糖尿病。若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并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常用运动锻炼联合药物治疗,但是控糖效果往往不佳[7]。

中医认为[8],2型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中满内热、痰瘀于内是肥胖2型糖尿病的病机,其是由于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肥碍胃、甘滞脾,脾虚失运,进而生湿酿痰,导致气滞血瘀,津液外渗、痰瘀入络,脉络不通造成。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穴位充分激发人体脏腑自我调控的潜能,使机体逐渐趋于稳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但是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9],单一中医外治法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证)患者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耳郭分布丰富的神经,刺激耳穴能够兴奋饱食中枢,调节内分泌,促进脂质分解,达到减肥的目的;并且王不留行籽行血通经[10]。本文结果显示,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1%。分析原因:腹针刺激中脘、下脘穴起到健脾胃、理中焦、调升降、利痰湿的作用;刺激气海、关元穴起培肾固本、补益阳气的作用;刺激滑肉门、外陵穴起通调气血、疏理经气的作用,刺激太乙、水道穴起调理脾胃、除湿化痰、减肥降脂、通络祛瘀的作用;刺激天枢穴健脾和胃、通调肠腑,刺激大横穴健脾祛湿,刺激气穴温补肾气,刺激上风湿点穴祛湿清热,共同起到调理脏腑、减肥降脂、除湿化痰、通络祛瘀的作用[11-12]。另外,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不仅行血通经,而且刺激耳郭内分泌穴起到通经络、祛风湿、利清窍、清热消痰、疏肝理气的作用;刺激耳郭胰胆穴起到健中和胃、理气疏郁、清热利胆的作用;刺激耳郭神门穴起清心泄热、宁神开窍的作用;刺激耳郭饥点穴起到益精解肌的作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腹针协同起到调理脏腑、化痰祛瘀的作用,从而提高干预总有效率。

本文结果还显示,相比对照组,联合组脘腹胀满、肢体沉重、疲乏倦怠、呕恶眩晕、多汗便稀评分和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HbA1c、FPG、2hPBG水平均降低更显著。分析原因为:首先腹针调节脏腑,起到除湿化痰、通络祛瘀的作用;加上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不仅行血通经,而且刺激耳郭穴位调节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起到调节机体内分泌,促进脂质分解,同时解除饥饿、宁神开窍,进而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肥胖指标、糖代谢指标。

综上所述,应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联合腹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痰瘀阻络证)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明显,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肥胖指标、糖代谢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耳郭阻络腹针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电图QT、JT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孩子长“猿耳”,千万别等自己恢复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耳郭部分缺损法医学鉴定1例
“先天性耳郭形态异常的分类及治疗现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