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在慢性心衰患者中表达水平分析及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2023-03-14 03:28李志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亚组二聚体心室

李志飞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455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肌损伤造成的心脏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引起心室泵血功能降低的疾病,为冠心病和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终末期阶段[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2]。研究证实,心室重构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心室重构的早期诊断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血栓前状态标志物的研究逐渐加深[4]。D-二聚体可对血栓前状态以及血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预后评估,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测价值较高[5]。本研究结合73例慢性心衰病人和7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分析D-二聚体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3例慢性心衰病人为实验组,7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37例,女3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39±4.32)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2.44±4.27)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P>0.05)。纳入标准:(1)与《慢性心力衰竭》[6]相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美国纽约的心脏协会(NYHA)分级为Ⅱ~Ⅳ级;病人无神经系统障碍可配合调查。(2)排除标准:病人伴有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缩窄型心包炎;病人伴有全身性的感染性疾病;病人伴有自身性的免疫系统疾病;入选前已接受药物治疗;两组病人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NYHA分级标准:Ⅰ级病人存在心脏病,但日常生活未受到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不会引发过度疲劳、心悸和气喘的情况;Ⅱ级:心脏病的病人体力劳动受到轻微限制,在休息时并无明显症状,一般的体力活动后可引发疲劳、心悸、气喘或者心绞痛;Ⅲ级:病人本身存在心脏病,导致体力相关的活动明显受到了限制,休息之后症状并不明显,然而在低于一般的体力活动后又能够引起过度的疲劳、心悸和气喘或者心绞痛;Ⅳ级:病人无法进行体力劳动,在休息状态下同样会出现心衰症状,且在体力后更为明显[7]。血清检测方法:两组均于次日早晨抽取5ml的空腹静脉血,运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医疗有限公司的Avanti型离心机进行高速离心后分层,获取血清。运用D-二聚体试剂盒(购自上海梵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实施相应的检测。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指标:所有入选者均在我院超声科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济南欧莱博技术有限公司的DW-T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MHz,对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径(RV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进行检测,LVMI=体表面积×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0.8×1.04×[(LVEDD+IVST+PWT)3-LVEDD3]+0.6,其中体表面积=0.006×身高+0.013×体质量-0.153。(2)随访方法:对病人展开为期3个月的随访,以病人心源性死亡、心功能再次恶化为终点并将其列入预后不良组,反之则列入预后良好组。

2 结果

2.1 各组受试者D-二聚体浓度水平对比 实验组病人的各亚组D-二聚体浓度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随着实验组各亚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病人的D-二聚体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受试者的D-二聚体浓度水平对比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组各亚组和对照组LAD、RVA、LVEDD和LVMI水平相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各亚组LAD、LVEDD、RVA和LVMI水平均较对照组高,LVEF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随着实验组各亚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病人的LAD、RVA、LVEDD和LVMI水平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选者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2.3 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病人D-二聚体水平对比 经随访得出预后良好60例,预后不良13例。与预后良好组病人[(472.47±10.01)μg/L]相比,预后不良组病人D-二聚体浓度水平[(619.36±10.61)μg/L]明显更高,差异明显(t=47.474,P<0.001)。

2.4 D-二聚体与心功能指标和LVMI相关性分析 经过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D-二聚体与病人LAD、RVA、LVEDD和LVMI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LVEF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D-二聚体与心功能指标和LVMI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心力衰竭并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病末期[2],多因为长时间的疾病引起心功能衰竭[8]。慢性心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预后,甚至死亡[9]。因此对于病人的早期评估极为重要,本研究为此进行讨论,以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

纤溶酶在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生成D-二聚体,是一种特异性降解物,其水平的增加可表示凝血酶和纤溶系统活性的升高[10]。金小玲等[11]研究发现,D-二聚体全面监测对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本次研究同样发现,实验组病人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实验组各亚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D-二聚体逐渐升高(P<0.05)。提示慢性心衰病人可能存在血栓前状态,且D-二聚体与病人病情存在一定关系。目前认为引起心力衰竭高凝状态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1)血流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2)交感系统以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并降低纤溶强度;(3)内脏以及器官的瘀血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凝血—纤溶平衡异常,促进微血栓的出现[12-13]。当病人出现心力衰竭,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长期作用在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会引起心室重构。在心室重构的早期,机体会表现为代偿性改变,而长期的作用下会引起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14]。本文结果发现,随着实验组各亚组心功能分级的增加,病人的LAD、RVA、LVEDD和LVMI水平逐渐升高,LVEF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既往文献结果一致。提示心室重构在心力衰竭发病期间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心力衰竭疾病的进展,病人血液始终处在高凝状态,对于血液流变和动力学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引起心室重构。本文结果显示,D-二聚体与病人LAD、RVA改变和心室重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本文对病人展开随访并根据结果进行分组发现,与预后良好组病人相比,预后不良组病人D-二聚体水平显著更高。究其原因可能是,血液高凝状态病人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内血栓和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发生[15]。本文发现,D-二聚体在慢性心衰病人中明显升高,且与心室重构存在明显相关性。但D-二聚体用于判断慢性心衰心室重构程度仍然需要大规模和多中心研究的证实。

综上所述,D-二聚体在慢性心衰病人中明显的升高,且与病人的心功能指标和心室重构存在明显相关性,同时预后不良病人的D-二聚体升高更明显。

猜你喜欢
亚组二聚体心室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艾灸神阙穴对不同程度力竭运动大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主动脉标化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与肺动脉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