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CT、Ang-2与重症肺炎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2023-03-14 03:28蒋阿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入院重症肺炎

蒋阿娜

佳木斯大学宏大医院呼吸一科,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4000

重症肺炎多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常采用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综合治疗,但部分患者预后较差,容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重症肺炎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易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呼吸功能衰竭等,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积极探寻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相关指标,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相关研究表明,ARDS是患者肺泡血管及上皮细胞不同程度损伤所致的肺脏急性炎症过程,病理特征多为肺血管内皮损伤、毛细血管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等[2]。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可反映全身细菌感染的炎症指标,已成为近年来评估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的重要指标。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由血管周皮细胞分泌,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和血管生成的作用,且有研究表明,Ang-2与呼吸道炎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鉴于此,本文观察血清PCT、Ang-2水平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9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1)纳入标准:①重症肺炎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4]中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确诊;②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均于本院接受重症肺炎对症治疗;④依从性较好。(2)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②合并恶性肿瘤患者;③合并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其他引起ARDS的疾病;④近期内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患者;⑤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86例重症肺炎患者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2.08±2.42)岁;居住地:城镇43例,农村43例。

1.2 方法

1.2.1 ARDS评估及分组方法:全部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氧疗、纤支镜肺泡灌洗等综合治疗。依据《内科学(第9版)》[5]中相关标准评估ARDS发生情况:(1)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且发病时间≤1周;(2)经胸部X线片或CT检查显示双肺浸润影,且不能完全用肺叶/肺不张、胸腔积液和结节影解释;(3)呼吸功能衰竭不能完全用心功能不全或液体过负荷来解释;(4)存在低氧血症,且氧合指数≤300mmHg(1mmHg=0.133kPa)。满足上述条件即为ARDS,将其纳入发生组,反之纳入未发生组。

1.2.2 血清PCT、Ang-2水平检测方法:全部患者均于入院时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ml,以3 000r/min离心10min,离心半径15cm,取血清;PCT、Ang-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均购自上海抚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 基线资料收集:由研究人员设计患者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内容包含:(1)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男、女)、年龄、居住地(城镇、农村);(2)量表评分: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6]:包含急性生理学、年龄、慢性健康状况三个部分,总分71分,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入院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7]:包含体温、血白细胞、气道分泌物、氧合指数、X线胸片、肺浸润影、气管吸取物培养七个项目,总分12分,得分越高说明感染程度越严重。(3)可能影响因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糖尿病(合并、未合并)、高血压(合并、未合并)、高脂血症(合并、未合并)。(4)实验室指标:入院时血清PCT、Ang-2水平。

2 结果

2.1 重症肺炎患者ARDS发生情况 86例重症肺炎患者经评估,有42例发生ARDS,占比48.84%(42/86)。

2.2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发生组患者入院时血清PCT、Ang-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3 血清PCT、Ang-2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相关性 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PCT、Ang-2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呈正相关(r=0.581、0.538,P<0.001)。

2.4 血清PCT、Ang-2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表1中初步经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入院时血清PCT、Ang-2水平纳入作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将重症肺炎患者ARDS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PCT、Ang-2水平过表达均是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因子(OR>1,P<0.05)。如表2所示。

表2 血清PCT、Ang-2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危重症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部分重症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导致肺间质细胞功能被破坏,进展成ARDS。由于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措施有限,预后不理想,使得重症肺炎合并ARDS病死率高达40%~65%。赵晶晶等[8]研究结果表明,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有40例进展成ARDS,发生率为50%。本研究结果显示,86例重症肺炎患者经评估,有42例发生ARDS,发生率为48.84%,与上述研究差异不明显,结果说明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较高。现阶段,由于血清学指标具有检测便捷、实时等特点,逐渐成为疾病诊断、预测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积极探寻影响重症肺炎患者ARDS发生的血清学指标至关重要。

本文结果显示,发生组入院时血清PCT、Ang-2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说明血清PCT、Ang-2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ARDS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分析原因可能为,PCT是机体降钙素的前体激素,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常作为检测炎症反应的血清标志物。Ang-2是促血管生成家族的一员,可发挥修复和重塑血管的功效,且Ang-2具有促炎作用,可加重炎症反应。因此,推测血清PCT、Ang-2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ARDS发生有一定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猜想,本研究经点二列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PCT、Ang-2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呈正相关,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PCT、Ang-2水平过表达均是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因子。分析原因在于,ARDS发生与过度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损害等有关。正常情况下PCT在血清中含量较低,在ARDS进展过程中,机体常出现全身性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促使PCT合成分泌增加并被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显著升高[9]。且PCT在严重细菌感染后4h即可检测到,其水平可反映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Ang-2是一种内分泌型细胞调节因子,在炎症引起的血管增长、生成和重构过程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Ang-2水平过表达可激活前列腺素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加剧炎症效应,损伤肺功能。同时Ang-2还参与氧化应激过程,降低细胞的有氧呼吸功能,引起细胞代谢功能紊乱,同时还可抑制肺微血管形成,影响肺组织细胞的增殖和损伤修复能力,导致肺部微环境紊乱,致使肺组织细胞大量死亡,导致ARDS发生[10]。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不足处,如血清PCT、Ang-2水平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得出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纳入更多样本量,联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预测,以为后续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血清PCT、Ang-2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ARDS发生有一定关系,且二者水平过表达提示重症肺炎患者发生ARDS的风险较高。

猜你喜欢
入院重症肺炎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