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后末次排便性状不达标的干预方法

2023-03-14 03:28方艳燕黄正凌王国伟郭仙斌钟世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粪水结肠镜灌洗

方艳燕 黄正凌 王国伟 郭仙斌 钟世顺

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临床上,肠道准备质量的好坏与结肠镜检查能否完成以及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要想获得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既需要医生制定合理的清洁肠道方案,又离不开患者对清肠方案的掌握、配合和耐受。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肠道准备质量差可能会导致检查中断、补救后再检查甚至直接取消当日检查、改期再查,这无疑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不便。因此,在肠道准备后、结肠镜检查前使用末次排便对照图来初步评估肠道准备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能够尽早筛选出肠道准备质量差的患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目前,如果肠道准备后末次排便性状未达到清水样便的标准,一般主张继续追加服用适量的聚乙二醇(PEG)溶液或清水[1],但是两者的效果是否一致、耐受性有无区别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选取了经3L PEG分次剂量方案肠道准备后由护士评估末次大便性状为差(大量粪渣的深色粪水)或较差(少量粪渣的深色粪水)的住院患者,观察了患者继续追加服用1L PEG溶液或清水干预后的肠道清洁效果和耐受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结肠镜检查采用3L PEG分次剂量方案行肠道准备后排便性状不达标(未达清水样便或淡黄色澄清状水样便)的住院患者。纳入标准:(1)拟行结肠镜检查;(2)首次肠道准备使用3L PEG分次剂量方案;(3)首次肠道准备后末次大便性状仍为含有粪渣的深色粪水(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第7型评分7分);(4)年龄18岁以上。排除标准:(1)门急诊患者;(2)首次肠道准备过程中未严格遵循3L PEG分次剂量方案或未能服完既定剂量的溶液;(3)预估患者无法耐受继续追加服用研究中的液体;(4)患者拒绝参加本研究。最终入选90例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3例、女57例,年龄47~71(54.8±9.1)岁,合并糖尿病39例、高血压27例、脑卒中16例、超重或肥胖[体质量指数(BMI)>25]14例、慢性便秘10例、长期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史7例。随机分为PEG溶液组和清水组,每组45例。2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BMI指数、有无结肠镜检查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获得患者知情同意。

1.2 干预方法 PEG溶液组患者接受继续口服PEG溶液1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舒泰清,A剂、B剂各8袋溶于1L温开水),每15min服用250ml,60min内服完。清水组接受继续口服温开水1L,每15min服用250ml,60min内服完。干预后4h内进行结肠镜检查。

1.3 评估指标 (1)末次排便性状:由病区护士采用排便性状图片评估末次排便性状是否达标,根据马桶中末次大便性状将肠道准备质量初步分为4级。好:清水样便;较好:淡黄色澄清水样便;较差:深色粪水少量残渣;差:深色粪水大量粪渣。将其中好、较好两个等级定义为大便性状达标。(2)Bristol大便性状量表:将大便性状分为1~7型,分别对应硬块且散在、硬块但成条、成条有裂纹、成条且光滑、软胶状便、糊状便、稀或水样便,分别评为1~7分[2]。(3)Ottawa肠道准备质量量表:由内镜医师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评估,该量表包含肠道评分和全结肠内液体量评分,肠道评分将结直肠划分成3段分别按清洁、充分、一般、差、最差5个等级评分,每段分别计为0~4分,全结肠内液体量评分根据液体量的多少按少量、中量和大量3个等级评分,分别计为0~2分。总分范围0~14分,分数越高表示肠道清洁质量越差。其中总分≤7定义为肠道准备合格,总分≤5定义为肠道准备充分[3-4]。(4)不良反应情况:观察并记录追加服用液体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或不适、腹痛发生情况及其严重程度。

2 结果

2.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干预方案,都在既定时间内分次服完1L追加液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未发生取消当日检查而改期检查情况。

2.2 2组干预后末次排便性状分布及达标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末次排便性状分布比例、末次排便性状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干预后Ottawa量表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和充分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Ottawa量表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Ottawa评分≤7)和充分率(Ottawa评分≤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干预后Ottawa量表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和充分率比较

2.4 2组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两组呕吐、腹胀或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水组恶心、腹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EG溶液组(P<0.05),详见表2。

表2 2组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肠道准备越清洁越有利于顺利完成结肠镜检查,并能够提高肠道病变检出率和准确诊断率。国内,3L PEG分次剂量方案是指南推荐并被广泛使用的肠道准备方案,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肠道清洁质量,且患者安全性、耐受性、依从性及意愿性较高。但使用该方案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欠佳,最终需要追加补救措施或不得不终止当日结肠镜检查而改期进行,进而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导致就诊体验不佳,并干扰正常工作生活,浪费医疗资源,增加经济负担。为了避免结肠镜检查取消为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通常可以借助肠道准备后末次大便性状评估来大致筛选出这类潜在的患者,进而在结肠镜检查前这段有限时间内进行补救干预以进一步提高肠道准备质量、避免当日结肠镜检查被取消。

研究表明,当肠道准备后末次大便性状不达标时可以选择的补救措施有人工清洁灌肠、灌洗机灌洗透析、灌洗泵内镜下灌洗、肠道水疗、追加补充清肠剂或温开水等等[5-10]。龙婵等[7]指出,灌肠机行结肠灌洗透析对肠道准备失败患者的效果优于口服甘露醇。汪长健等[8]研究发现,肠道水疗可以使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达到满意的结肠镜检查效果。朱勇等[9]报道,普通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不充分患者接受再次口服缓泻剂效果满意,患者更易接受,安全系数高,结肠镜检结果好。杨雪英[10]发现再次按时按量口服平衡电解质洗肠液可以有效提高肠道准备失败患者的肠道清洁有效率。但是,清洁灌肠对患者而言痛苦较大,患者接受度差,抵触性强。灌洗泵内镜下灌洗或肠道水疗均需一定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且需要额外占用医护资源,并不适用于基层推广。追加补充清肠剂或温开水相对操作简便,耐受性好,可能更适用于肠道准备质量略有欠缺,而并未达到极差程度的患者。因此,本研究选取了经3L PEG分次剂量方案肠道准备后由护士评估末次大便性状为差(大量粪渣的深色粪水)或较差(少量粪渣的深色粪水)的住院患者,观察了患者继续追加服用1L PEG溶液或清水干预后的肠道清洁效果和耐受性,结果发现清水组排便性状分布比例、排便性状达标率、Ottawa量表评分、肠道准备合格率和充分率与PEG溶液组相似,清水组呕吐、腹胀或腹部不适的发生率与PEG溶液组相似,而且清水组恶心、腹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EG溶液组。本研究中由住院护士来评估末次大便性状,避免患者自评时造成的偏差,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后末次排便性状不达标时,加服适量PEG溶液或清水均可有效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有利于后续结肠镜检查的顺利完成,其中加服清水进行补救的不良反应相对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仅选取的是首次肠道准备后末次大便性状为差或较差、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为7型的患者,至于首次肠道准备效果更差的患者以上结论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猜你喜欢
粪水结肠镜灌洗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不同酸化剂对畜禽养殖粪水无机氮形态转化的影响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粪水酸化储存还田应用效果
推进粪水还田 实现种养结合—畜禽养殖粪水还田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粪水堆肥技术在畜禽养殖粪水处理与资源化中的利用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