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英语语言学硕士论文中因果关系表达语的对比研究

2023-03-22 17:18王雅菲
现代英语 2023年17期
关键词:硕士论文因果关系副词

王雅菲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999078)

因果关系是四大基础逻辑关系之一,因果关系表达语在文章的连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alliday & Hasan 认为,衔接是语言系统中文本的一部分,在语言学中起着重要作用[1]。 正确使用因果关系表达语,可以使文章语言更有凝聚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此外,它对英语写作和教学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因果连接词研究的发展,即使是英语水平较高的外语学习者,在书面英语尤其是学术写作中使用英语因果连接词仍然存在问题[2]。 因此,中外研究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情况做了大量研究。 但总的来说,现有的研究仅从连接词的角度关注因果关系表达语,对一些能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或动词的研究较少。

一、 研究现状

关于中外EFL 学习者在英语书面和口语中使用衔接手段,尤其是因果连接词的差异,已有大量研究。 在国外,Altenberg 和Tapper 对瑞典和法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连接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他们在写作中普遍存在连接词使用不足的情况[2]。 在中国,有许多研究指出了中国EFL 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恰当使用和过度使用因果连接词的情况[3]。 研究者也对英汉母语者使用因果关系表达语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 例如,Chen 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英汉解释性因果关系表达进行了比较[4]。 然而,以往的研究对象多为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针对语言学硕士论文的研究较少。 除此之外,研究局限于少数因果连接词,而忽略了同样可以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和动词。 鉴于此,文章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建的语料库,以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因果副词和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希能对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因果关系表达语的使用有所启示。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文章研究旨在对中美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中因果关系表达语进行比较研究。 为了探究因果关系表达语的使用情况,文章将解决以下问题:①与英语为母语的研究生相比,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中因果关系表达语的总体频率如何? ②与英语为母语的研究生相比,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中因果副词的位置特征如何? ③与英语为母语的研究生相比,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中用于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和动词的搭配有何特点?

(二)语料库

由于目前还没有高级语言学习者的学术论文语料库,因此本研究分别从CNKI 和PQDT 中各选取20 篇2015 至2016 年间中美语言学硕士论文,建立了两个中美应用语言学硕士论文语料库,以对比二者在因果关系表达语的使用上的异同。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

要进行此项研究,首先应建立语料库。 通过手动删除样本中的表格、数字、附录、致谢和参考文献,以实现文章的标准化。 接下来手动标注因果副词的位置,注释信息全部放在尖括号内“<>”内,其中“I”代表“句首”“M”代表“句中”“F”代表“句末”。 它们之间用逗号隔开,其后是相应的因果副词,如 and 。 通过Antconc 获得因果副词的位置分布,并提取表达因果名词和动词的搭配。 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将使用SPSS 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检验两个语料库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最后,分析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和动词的搭配和语义韵特征。

三、 结果及讨论

(一)CTLC 和ATLC 中因果关系表达语的总体频率

文章研究使用AntConc 3.2.1 软件提取了CTLC和ATLC 中50 个因果表达。 根据两个语料库的标准频率(61.74 和58.10)可知,与美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相比,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因果表达语来表示因果关系。 这一发现与Yao 的研究结果相反,她认为,随着英语写作水平的发展,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因果连接词较少,但更注重用词的准确性[5]。 通过对两个语料库中因果关系表达语进行卡方检验,发现“Asymp.Sig”的值远小于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美语言学硕士论文中因果表达语的总体频率存在显著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因果关系表达语的使用情况,文章研究统计了CTLC 和ATLC 中具体因果关系表达语的原始频率和百分比。 结果显示,中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都倾向于使用较多的名词来表达因果关系。 此外,从因果关系表达语总频率的百分比可以看出,英语语言学专业的中国研究生在表达因果关系时比英语母语研究生使用更多的因果副词、名词和动词。

(二)因果副词的位置

根据以往的研究,有必要关注因果副词在话语中的位置。 参照前人的研究分类,本节将因果副词的位置分为三类,即句首、句中和句末。 以下是CTLC 和ATLC 语料库中提取的例句。

[1]Thus ,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using engagement resources to writ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TLC)

[2]You will give the reader the impression that your letter is therefore courteous and sincere, which combine to present a considerate “you”to your readers. (ATLC)

根据上述分类,文章对因果副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位置分布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在因果副词的位置上有相似之处。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倾向于把因果副词放在句首,而很少放在句末。 但二者仍存在差异:在CTLC中,因果副词的句首位置比例为91.46%,远高于ATLC 语料库。 然而,在ATLC 语料库中,句首位置的因果副词占55.16%,仅略高于句中位置的因果副词。 这说明对英语语言学专业的中国研究生来说,他们很少把因果副词放在句中和句末,更倾向于将因果副词放在句首,这可能与母语迁移有直接关系。英语中的副词so、therefore和hence在汉语中译为“因此”,常用于汉语句子的首句位置,表示因果关系。

(三)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和动词的搭配

在理论研究及语言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搭配在揭示语言特点和属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研究对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和动词:effect、cause和lead to的搭配和语义韵进行了对比分析。

1. CTLC 和ATLC 中effect的语义韵

通过对effect在CTLC 和ATLC 中的语义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两个语料库中,褒义词所占比例最大:CTLC 和ATLC 中effect的积极语义韵所占比例分别为59.38%和78.95%。 由此看来,无论是英语语言学专业的中国研究生还是美国研究生,都更倾向于将effect与带有积极语义韵的词搭配使用。 但是,两个语料库中三种语义韵的比例仍存在差别。与英语为母语的研究生相比,英语语言学专业的中国研究生过多地使用中性或否定意义的形容词作为effect的搭配词。 相比之下,ATLC 中effect搭配的积极语义比例高于CTLC。 这一结果与Li 的研究结果不同,后者发现英语母语者使用的effect具有中性语义韵,但有时也有与消极词或积极词搭配的倾向[6]。

2. CTLC 和ATLC 中Cause的搭配

通过对表示因果关系的动词cause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名词搭配进行检索发现,在cause的名词搭配中,带有消极意义的名词所占比例最大。 如offence,threat,problem and loss等名词搭配都带有明显的消极意义。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cause在中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论文中具有消极语义韵。 这一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相似,如Stubbs 发现,与现有英文文献中的说法一致,cause绝大多数用于因果关系不愉快的语境中[7]。

3. CTLC 和ATLC 中Lead to的语义韵

通过对比两个语料库中lead to的语义韵发现,在CTLC 和ATLC 中,动词短语lead to都呈现出否定语义。 然而,尽管有相似之处,两个语料库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CTLC 中,lead to的消极搭配占54.54%。 相比之下,在ATLC 中,消极搭配的比例为73.08%。 这一结果与Lu 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她指出中国EFL 学习者词汇量不足,在使用lead to时倾向于使用消极语义韵[8]。 总之,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对部分因果关系表达语仍存在不典型的搭配,由于缺乏对lead to语义韵的了解,对其习惯用法的认识仍有欠缺。

四、 结论及启示

文章研究旨在探究中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硕士论文中因果关系表达语的异同,主要从因果关系表达语的频率、位置、搭配及语义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研究发现:

首先,从使用频率来看,与英语母语使用者相比,中国研究生在写作中更重视衔接性和连贯性,却忽视了因果关系表达的灵活运用。 此外,出现口语化倾向的原因还在于学生可能具有一定的文体意识,但无法区分具体词语的不同语义特征。 研究还发现中美英语语言学专业研究生都倾向于使用因果副词和因果名词。 其次,从因果连接词的位置来看,中美研究生都更倾向于把因果副词放在句首,而不是句中和句末。 最后,两个语料库中表达因果关系的名词和动词搭配也有异同。 与中国研究生枯燥贫乏的搭配相比,英语母语者的搭配则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因此,中国英语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改变这种刻板印象,认识到因果表达是连贯和一致性的标志。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提高语言的连贯性和凝聚力,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因果表达语的使用。 课堂教学不应只关注单一的、去语境化的因果关系表达语,应转变词汇教学策略,更加重视词汇的搭配教学。

猜你喜欢
硕士论文因果关系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Cutting Tools: Superhard Materials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泰国来华留学生硕士论文语言特征分析及教学启示
“双一流”视域下导师学术品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四届优秀硕士论文评选的实证研究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