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比分析角度看英汉句式差异

2023-03-22 17:18代淑洁
现代英语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语序英汉错误

代淑洁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作为语言学习者,人们会发现母语和第二语言间有很大不同,如在词素、句法、结构、逻辑上,那么句子间的差异会让学习者在语言转换中出现错误,这也可以认为是迁移在二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如果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有很大的相似性,就会对二语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即正迁移;而如果差异性较大,则会产生负迁移,影响学习者语言的习得。 Lado 于20 世纪60 年代曾提到对比分析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目标语中的知识与母语相似,那么学习者学起来会感到很容易;如果与母语不同,则学习者学起来会很困难[1]。 在以往研究中,学者邵彤通过对英汉语的语言系统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在语言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2]。 文章主要从汉语的语言结构、习惯表达出发,来比较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及所造成的干扰。 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接受了十多年的英语知识学习,对英汉之间的差异有着碎片化的了解,并没有把太多关注点放在语言比较上,所以在具体使用中会不经意间出现错误。通过使用对比分析理论来比较英汉之间的差异,从而预测和解释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及难点。 这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且有意义的,值得学者深度研究。

一、 对比分析理论

近年来,在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中,对比分析理论一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将此理论应用到不同方面都有很大价值。 戴锦君认为错误分析和对比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英语学习手段,他们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教学中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英语学习[3]。 在二语学习中,学者试图通过一种方法来预测和防止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即对比分析。 通过此方法,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差异,从根源上认识到其不同。 从狭义上来讲,对比分析是外语教学的一种理论与方法,它将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差异,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对比分析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应运而生。 行为的产生是刺激-反应的结果,言语行为也是在该条件下产生的习惯,经过多次练习,学习者会更快习得知识的运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两种语言的学习中会出现迁移。 人们要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而旧习惯会“干扰”新习惯的形成。 对此,国内学者开展了很多实证研究,运用对比分析方法来分析母语和外语间的差异,从而预测由于其差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以便在教学中采取措施预防学生出现类似错误,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教学质量。 例如,范莉对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4],刘璐对汉语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进行了研究[5]。

二、 英汉句式对比

(一)陈述句

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最常用的便是陈述句,但是不同语言间的表达是不一样的。 以汉语和英语为例,两种语言的语序和时态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英语有五种句型结构,且最常用简单的句型便是SVO主谓宾结构。 汉语语序一般也是SVO,汉语的话题结构是话题-说明,但汉语的句式比较灵活,表达比较多样。 如英语句子“ She has finished her homework.”在汉语中可以用不同的语序来翻译该句。

(1)她已经完成了她的家庭作业。

(2)她把家庭作业写完了/她的家庭作业被她完成了。

(3)家庭作业,她写完了。

英语句子对动词的使用有明确的时态要求,如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现在完成时,用来表达不同时刻发生的事件;而汉语中动词往往没有时态变化。

(4)我已经吃过饭了。

(5)我中午午休了。

在汉语表达中,多用“了”“要”“已经”等词表示时态,动词本身没什么变化。 这是两种语言间的不同。 英汉句式对比中,从语法角度入手,主要有语序和动词时态上的差异。 对英语初学者,在英汉两种语言转换中,学习者容易忽视主谓一致,时态等问题,只是直译,逐字逐句地将汉语替换成英语表达,不考虑句子结构的影响,这样也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对一些长难句,直译这种方法大多行不通的。 学生应该明确汉语句子所要传达的意义,并用英语的句子类型、结构翻译出来。 根据英汉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学生在翻译时恰当进行词语转换、语序调整,这样才会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二)祈使句

祈使句往往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请求、命令、要求等。 它可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结构。 祈使句的特点是简短却凸显主旨。 通过总结发现,英语的祈使句有多种表达方式,每个都有各自的要求。

1. 肯定句的祈使句结构

(6)Be+形容词/名词Be careful. 认真点!

(7)实义动词原形+其他成分Make a delicious dish. 做一顿美食。

(8)Let+宾语+动词原形+其他Let's go shopping.让我们一起购物吧!

(9)Do +动词原形+其他Do study hard. 努力学习。

2. 否定句的祈使句结构

(10)Don't+动词原形。

(11)Let's+not+动词原形。

(12)用否定副词never 构成,以加强否定含义。

(13)No+名词/v-ing。

英语祈使句肯定和否定表达中,有多种方式,但都坚持一个原则,动词位于句首。 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很难明白句子结构、语序、否定词not 所处的位置,不太能区分词性间的区别。 因此,在日常表达中,学生不多用祈使句,经常用陈述句来表达意见。如不要乱扔垃圾,说话者可能在英语表达中会增补主语,即You should not litter around.

(三)疑问句

疑问句可分为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和反义疑问句。 这里主要对比英汉特殊疑问句间的不同。 英语特殊疑问句中的特殊疑问词,像when, what, where 等,必须放在句子开头;而汉语特殊疑问句中,疑问词停留在它所替换的成分上,通常放在句子后面。

(15)Where have you been? 你去哪了?

在这里,不能把这个句子翻译成You have been where? 这种在语法、语序上都是错误的。 在汉语和英语中,特殊疑问句有着不同的语序。 汉语特殊疑问句仍保留陈述句的语序,句子各语法成分的位置不变。 英语特殊疑问句有两种语序:陈述句语序和疑问句语序。 当疑问词做主语时用陈述句语序,如例16;而当疑问词做其他成分时,则要用疑问句语序,如例17。

(16)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 什么是你最喜欢的运动?

(17)Which course do you like? 你喜欢哪门课?

在汉英翻译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语序错误的情况。 汉语特殊疑问句只需疑问词替代所需内容;而英语特殊疑问句要发生助动词与主语的语序变化。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就是用汉语的语序来替代英语,对目的语产生负迁移。

(四)定语从句

英语定语从句放在先行词后,是后置型从句,常常以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作为引导词放在先行词的后面;而汉语定语从句放在先行词的前面,是前置型从句。 汉语中有定语修饰而没有定语从句后置这种语法现象。 英语定语从句是开放式的,句子可以很长,可以从句中再套从句,理论上可以无限扩展,而汉语定语从句是封闭式的,句子简短。

(18) I like the teacher who teaches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我喜欢教精读课的老师。

三、 英汉句子表达使用差异

首先,在语言表达上,人们可以发现汉语多以“人”作主语;而英语常以物或抽象概念等非人称作主语。 由于受汉语主体思维的影响,学生的英语作文经常出现以人称代词“I”“You”或“We”开头的句子,这种表达没有错误,但并没有形成更好的写作效果。

(19)Her elegant temperament is deeply loved by students. 她气质优雅,深得同学们的喜欢。

其次,英语在表达形式上是静态的,句子中多用名词、分词、动名词等来表达说话人的意图;而汉语是动态的,往往用动词表达[6]。 从一些标识语中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

(20)No parking. 禁止停车。

(21)Out of service. 暂停服务。

然后,英汉之间的不同之处还在于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 形合更强调句子间的衔接性,句与句之间用关联词来连接;所谓意合无须借助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和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通过上下文来得知句子所要表达出的含义。 从结构上来说,汉语句子结构较松散。

最后,英语句子中多被动,汉语中多为主动。 并不是说英语句子中主动表达就是错误的,只是常有被动表达习惯。

(22)由于天气原因,野餐推迟到明天了。

Due to weather conditions, the picnic has been postponed until tomorrow.

英语中还有一种特殊表达,即句子采取形式主语这种方式,使句子避免头重脚轻,即主语部分过长,谓语部分过短,便于听话者理解英语多采用it 作形式主语来表达。 英语本土人一般不会这样说: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teachers is a good idea for students.而是会说:It is a good idea for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teachers.

总的来说,从语法、语序、习惯表达上,可以看出二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发现两者的不同,并且多阅读外语期刊,培养英语逻辑思维。 了解这些差异性,可以更好地习得源语与目标语,减少出现错误的频率,英语表达质量明显提升。

四、 将对比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表达学习中

(一)将预测应用于二语写作前

通过研究发现,英语和汉语在表达、结构上都大有不同。 那么对初学者来说,人们在进行语言输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对英语的句型结构、用法表达不清。 从中学生所写作文就可以看出各种各样的错误,所以了解语言之间的差异可以让学生对外语的组成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对二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理论来比较二者在句型方面的差异,总结出不同点,同时在进行教学前可预测学生常犯的错误,着重强调易错点难点,如谓语动词的时态、特殊疑问句的语序等,这样会增强学生思考的意识,在后面自己写作时会减少犯这样的错误。 对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条件,了解到学生的薄弱点,取长补短。 学生也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多思考,多积累,灵活运用词汇。 英语学习是融会贯通的过程,语言的基础知识会更有利于口语写作的学习。

(二)将解释应用于二语写作后

针对二语写作的学习,学生不仅只是把文章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检查,发现自身的错误;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也要做出有效的反馈,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 教师反馈在写作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存在较大差异性,其实是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通过研究发现,英汉在句子表达上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实际上大多英语学习者都没有形成英语逻辑思维,只是在已有的知识积累下的惯性学习。 因此,学生在不了解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正确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从根源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 结论

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学好一门外语是不容易的,受汉语思维、环境的影响,很难改变自己固定思维的想法,但学习者要始终保持着好学的态度。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表达习惯层面上有很大的差异。 学习者要了解母语与目标语的不同,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更地道的英文表达。 从各个句型中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掌握这些内容并加以练习会更好帮助学习者表达出更地道的英文。 文章结合例子对此进行阐释,由小见大,从基本句型出发,便于学习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二者间的不同,并从对比分析理论出发,将这种差异运用到真实学习中,有利于学生二语写作的学习,同时也激发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灵感。 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不注重对二语写作的学习及练习,同时有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有效练习。 文章通过将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两种语言的特性,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够有意识地注意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的不同,从而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失误,以达到最终写作的目的。 此文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所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出发,善于发现并总结易错点;学生了解语言间的差异,要学以致用,多培养英语逻辑思维,写出更符合西方特点的英文表达。

猜你喜欢
语序英汉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不犯同样错误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英汉校园小幽默